編輯嚴選
導入情感作用與概念發展之創作流程-畢設週記之三

2020/09/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一般設計的起始階段,為找尋主題,常在任意的狀態,自由捕捉概念,以形成主題。 在此狀況下,往往要根據情境需求,擬定主題來發展設計,並在設計完成階段,以成果來評估所發展的設計,是否與概念主題相符。
  • 此種設計模式由,尋求概念(解析)→形成概念(综合)→ 檢討(評價)→製作(傳達)的流程
  • 找尋主題,其實也是呈現設計者的意圖。
造型喚醒心裡情感,進而發展概念,概念延伸主題與反應現象,產生畢業設計
  • 情感的分析模式(如下圖),分析情感的組成已利用在形象轉化中。
想理想著我能替建築做什麼,而不是我想做成什麼樣子

形象轉化理論概念模式

一棟傑出的建築反映時代、社會、風土環境,而且又能滿足使用的功能-劉育東 《建築的含義》
1.環境特微
建築本身的造型要與自然環境及所處的建築環境相協調。
2.空間特徵:
建築造型形式並非單從外部立體構成角度即能確定的,它必須顧及到內空間的自然條件。
3.抽象的象微特性:
象徵有兩類形式:一類為具體形式,選用某種典型形象來隱喩某種事物,因而使人產生某種聯想及情感 (例如,紀念性雕塑或寫實性的標誌等等)。
另一類為非具象之象徵形式,此即為建築造型。只經由造型形式的各種關係要素,如色彩組合、方向、光影處理、虛實安排或質地效果等抽象的構成形,來創造某種抽象的心理感覺。(例如莊重、肅穆、輕快、明朗、樸實、大方、華貴與高雅等等。

調查訪談-個案研究

很少人敢宣布不受歡迎的事實真相。一艾德溫·珀西・惠普爾(Edwin PercyWhipplc,1866)
而為了實現我的論點,還做了一份調查研究,醫學上,某位患者講述個人的經驗稱之為「個案研究」 (case studies),一般認為這類口述記錄可以提供一些洞見,讓人更了解某種疾病以及探討議題的可觀度。對病患的問題內容會在第三章公布,主要研究住院人的感受心情,以及對於全控意見的觀感以及社區性治療的疑問。後面會放上深入訪談的內容,以下是訪談得到的結論。
藉由客觀訪談瞭解患者患病的原因,進而探討精神病患現在的處境,對醫療環境的認知有最佳範圍與最佳範圍外,最佳範圍內的通常穩定發展並且康復,最佳範圍外的通常需要調適,不順利的話病情會反覆發生,壓力增強下,治療結果不佳的狀況。

預期成果設想一種新穎的精神醫學

雖然這樣講很彆扭,最大的預期成果當然是希望我可以在做設計的過程中順便治癒我乾枯的靈魂。再來我整理出臺灣的慢性精神醫療建築的未來可能出路如下:
1.社區復健計畫需要規範以及更多補助對策。(上章有提到社區治療容易造成流浪漢等社會問題,後續追蹤也不踏實)
2.病室的景觀、色彩可以提供更多的居家舒適感。
3.彈性應用科技(電子監視器、感應震動器),來提升病人的隱私。
4.增加綠化空間及戶外空間的使用率。
5.未來的翻修或新建案,建議用預算的10%做好前期研究,把空間的調整權力,開放給員工、住 民甚至社區民眾,一起參與、討論、整合。
6.社區跟機構有對彼此開放的空間和實質的往來互動。 這一切,及合理的健保給付和醫病比,民眾、媒體對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相關人權、法令的 提升,都不會改變得很快(有些現在看來也不太能變)。

案例分析

不是醫治精神病,而是醫治患者-龍崗人民醫院精神科
「以人為本」是現代醫療保健觀的核心觀念。強調要以患者為中心,以完整的人和人的全面健康為中心而現代醫學理論和現代醫學實踐的變化集中反映了這種以患者為核心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是對傳統醫療保健模式的超越。
呼~看這麼久聽首歌來休息一下吧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