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橫空降世:濱溝馬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蠅毒草科溝馬齒屬有4種,主要產自澳洲亞熱帶地區,2004年之前台灣植物誌第二版尚未有該科的記錄,台灣師範大學鍾明哲等人於2005年首次記錄台灣產該科植物,為台灣新紀錄屬,也是種的新紀錄。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可能藉由水鳥自東亞、澳洲遷移線攜入本島,目前僅分布西南部海濱地區,多生長在農地濕潤環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子的沙龍
174會員
244內容數
我是葉子,選擇了「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來作為寫作計畫主題。因為工作關係,我所經歷過的荒煙漫草之地、讀的、寫的,一直都圍繞在植物身上,那種不斷挖掘的新發現成了必要的一種核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同時分享發現(遇見)的心境歷程——台灣這塊被稱為「Formosa」的蒼翠之島,其魅力是多麼無窮。
葉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9
馬鞭草科鴨舌癀屬約有10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台灣可見1種,全島分布低海拔地區,常見於海岸、河灘或是魚塭等水邊環境和其他類似受干擾的地方。它是一種非常優勢且具有吸引力的地被植物,在溫熱帶地區終年常綠,生長速度快、覆蓋性佳且植株密貼如毯,也是蝴蝶的蜜源植物,更可以耐受乾旱和季節性濕地。
Thumbnail
2023/07/09
馬鞭草科鴨舌癀屬約有10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台灣可見1種,全島分布低海拔地區,常見於海岸、河灘或是魚塭等水邊環境和其他類似受干擾的地方。它是一種非常優勢且具有吸引力的地被植物,在溫熱帶地區終年常綠,生長速度快、覆蓋性佳且植株密貼如毯,也是蝴蝶的蜜源植物,更可以耐受乾旱和季節性濕地。
Thumbnail
2023/06/18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2023/06/18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2023/05/27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2023/05/27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青灣潛水訓練中心PIDC,首度以牡蠣殼磚來種植珊瑚,推動生態復育,為海洋生態打造一個永續的家。6月10日端午節活動當日,澎湖天際出現罕見的吉祥七彩祥雲及日暈。
Thumbnail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青灣潛水訓練中心PIDC,首度以牡蠣殼磚來種植珊瑚,推動生態復育,為海洋生態打造一個永續的家。6月10日端午節活動當日,澎湖天際出現罕見的吉祥七彩祥雲及日暈。
Thumbnail
這天是風大的日子 沒有人會在這種天氣到海邊去 除了那些靠海維生的奶奶爺爺們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 在海裡捕捉各類的貝類海產 本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己曾經也這樣跟大家一樣 有空就往海邊跑 總期待著魚兒上鉤 那變成了我往彰濱的日常 離不開走遠我只能到這裡來 但是我在這些年的過程
Thumbnail
這天是風大的日子 沒有人會在這種天氣到海邊去 除了那些靠海維生的奶奶爺爺們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 在海裡捕捉各類的貝類海產 本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己曾經也這樣跟大家一樣 有空就往海邊跑 總期待著魚兒上鉤 那變成了我往彰濱的日常 離不開走遠我只能到這裡來 但是我在這些年的過程
Thumbnail
學生時代的每個夏天,北海岸的白沙灣總會來過這麼一回,彷彿夏天的簽到簿,一年又一年。 麟山鼻,就靜靜的臥在白沙灣的旁邊,而我錯過了簽到,一年又一年。 真的太美了,初次見面的感想。
Thumbnail
學生時代的每個夏天,北海岸的白沙灣總會來過這麼一回,彷彿夏天的簽到簿,一年又一年。 麟山鼻,就靜靜的臥在白沙灣的旁邊,而我錯過了簽到,一年又一年。 真的太美了,初次見面的感想。
Thumbnail
拋開城市的緊湊,沿著濱海公路悠悠地前進,心情也放慢到了速限之下,一路開往位在本島極東處,東北角,真的百去不膩。
Thumbnail
拋開城市的緊湊,沿著濱海公路悠悠地前進,心情也放慢到了速限之下,一路開往位在本島極東處,東北角,真的百去不膩。
Thumbnail
馬祖,是我第一個島嶼經驗,在十年前。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認識推廣馬祖話的掐米、以馬祖閩東語書寫的劉宏文老師,以及在桃園推動的「桃園。馬祖。人」計畫,還有更多不知道名字的活動與戲劇,馬祖的活力與韌性,一如當時在當地感受到的。 在一系列的影像與書寫中,獻上十年前的馬祖。
Thumbnail
馬祖,是我第一個島嶼經驗,在十年前。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認識推廣馬祖話的掐米、以馬祖閩東語書寫的劉宏文老師,以及在桃園推動的「桃園。馬祖。人」計畫,還有更多不知道名字的活動與戲劇,馬祖的活力與韌性,一如當時在當地感受到的。 在一系列的影像與書寫中,獻上十年前的馬祖。
Thumbnail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Thumbnail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Thumbnail
多羅滿賞鯨的 不務正業2021代表作 <東部以東> 陳聖文&金磊的展覽 「萬事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 「一個島如果不向海進取,卻背對著海,島還剩下什麼?」 座落西太平洋,台灣這座島嶼四面環海,人文歷史及經貿發展與海洋密不可分。然而在過往的生命經驗當中,對於都市以外發生的事總是輕描淡寫,偶爾受人注目的
Thumbnail
多羅滿賞鯨的 不務正業2021代表作 <東部以東> 陳聖文&金磊的展覽 「萬事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 「一個島如果不向海進取,卻背對著海,島還剩下什麼?」 座落西太平洋,台灣這座島嶼四面環海,人文歷史及經貿發展與海洋密不可分。然而在過往的生命經驗當中,對於都市以外發生的事總是輕描淡寫,偶爾受人注目的
Thumbnail
最好的時光,終會成為過去 彩衣褪去,留下一身純白 帶走的,只有真實的虛無 帶不走的,隨意處置- 成為庇護的堡壘、國度的邊界、遮風擋雨的家。
Thumbnail
最好的時光,終會成為過去 彩衣褪去,留下一身純白 帶走的,只有真實的虛無 帶不走的,隨意處置- 成為庇護的堡壘、國度的邊界、遮風擋雨的家。
Thumbnail
那天下午去了奎壁山一趟,為了看「摩西分海」。抵達的時候已是傍晚,海水明顯在漲潮,所以通往赤嶼的步道早早豎起「禁止通行」的告示,只能遠觀。當下心裡略感失望,只好坐在堤防邊,看著海的另一端,但在海水慢慢吞沒步道的同時,幾個漁婦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
Thumbnail
那天下午去了奎壁山一趟,為了看「摩西分海」。抵達的時候已是傍晚,海水明顯在漲潮,所以通往赤嶼的步道早早豎起「禁止通行」的告示,只能遠觀。當下心裡略感失望,只好坐在堤防邊,看著海的另一端,但在海水慢慢吞沒步道的同時,幾個漁婦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