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濃厚社會寫實風格的北歐犯罪小說──《羅絲安娜:馬丁.貝克刑事檔案 01》麥伊.荷瓦兒、培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TAG:11萬字、犯罪推理、刑偵、辦案、驚悚、懸疑

多虧Readmoo推理馬拉松認識的馬丁.貝克刑事檔案系列,這是由兩人協力寫作完成的,以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警探馬丁.貝克及其組員們的辦案過程為主題之犯罪推理系列小說,共有10本,各作品章節各自獨立,但又有巧妙連結,因此建議依序閱讀,體驗會更好。

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我在閱讀時其實是感覺不出來這是兩個人交叉章節撰寫而成的作品,是真的融合得天衣無縫。

這系列具有濃厚的北歐社會寫實風格,時代背景發生於1960及1970年代,那還在冷戰時期,沒有網路、手機、DNA鑑識技術的年代,與現在差異極大,但很奇妙的是,讀故事的時候,很自然就沉浸於劇情中,明明故事一點都不激情(真的很北歐冷硬style),也沒有很愉悅,時不時還有馬丁的內心碎碎念(有人想聽中年男子的碎念嗎XD),案情幾無線索,數度陷入膠著,比起靈光乍現的線索,更多的是漫長的等待,與無數次的落空,《馬丁.貝克》系列寫實呈現了警方於實際辦案時的枯燥與無力,其實與半世紀後的現在也沒甚麼差別。

這系列每本都有編者的話與導讀,個人覺得寫的很棒!對於事件被塑造出來的背後用意、小說問世時的時代意義等,我們得以更理解,同時也不會直接劇透光,我反而覺得因為有導讀,幫助讀者懂了這系列何以能成為經典作品,而不僅僅只是一部在那個時代,警探團隊的犯罪辦案故事,至少對我這個不甚了解推理小說發展的讀者很有幫助。

至於應該先讀還是後讀呢?其實我覺得都可以,除了第一本我先讀以外(因為我直接順著讀下去),後來我都選擇先直接看故事,看完再來讀導讀,我覺得這樣可以直接跟剛看完的劇情脈絡記憶去對照,比我先知道了作者想探討甚麼,而像是在找答案般的去讀故事有趣的多。

這本與其說是犯罪推理,我覺得稱為警探辦案作品會更貼切,而且是很寫實的辦案作品,辦案仍需要邏輯推理,但這部並不太告訴你他推理出了甚麼(很多時候存在馬丁的腦袋中、或是他跟同僚的眼神交會中),更精確地說,應該是「為什麼」有時候並沒有交代清楚,如果很在意要交代清楚的讀者應該會頗不習慣。

像是這部最後將犯人逮捕歸案的手法在我看來有點取巧,結局也有點戛然而止,但看完故事後再重讀導讀,大概可以稍微理解作者為何這樣設定了。

有人說《羅絲安娜》是這系列最難撐的(或者說門檻最高的?),難不難撐我不知道,但我同意對這系列有興趣的讀者先買第一本看,如果接受的了寫作風格,有興趣再買下一本,反正我看完是默默又下單了第二集就是了XD,馬丁貝克就是有種很迷幻的魔力(?)

P.S.寫的時候我已經完讀後續兩本了,真的是每本風格都不同XDD

電子書:《羅絲安娜》讀墨
《馬丁.貝克 刑事檔案》讀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eproads的沙龍
17會員
46內容數
各式主題及各國原創耽美小說掃文心得/讀後感。
deeproad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8
TAG:22萬字、短篇連作集、接龍、現代、懸疑、都市傳說、怪談、恐怖、驚悚
Thumbnail
2020/12/28
TAG:22萬字、短篇連作集、接龍、現代、懸疑、都市傳說、怪談、恐怖、驚悚
Thumbnail
2020/10/07
TAG:26萬字、現代、香港、刑偵、推理、辦案、時事
Thumbnail
2020/10/07
TAG:26萬字、現代、香港、刑偵、推理、辦案、時事
Thumbnail
2020/09/23
終於看完這兩本書了,實體書看得真的很慢的我。因為在閱讀前沒有被劇透,我算是很幸運的完整感受了作者對於這兩本書創作概念的讀者(有好好聽前人的警告),所以在寫心得之前,也要來說一下,不然被劇透到真的挺可惜的。
2020/09/23
終於看完這兩本書了,實體書看得真的很慢的我。因為在閱讀前沒有被劇透,我算是很幸運的完整感受了作者對於這兩本書創作概念的讀者(有好好聽前人的警告),所以在寫心得之前,也要來說一下,不然被劇透到真的挺可惜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Thumbnail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Thumbnail
透過小說與影集的角色讓我們投入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面對文字又比影集多了一些想像,透過導讀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經典的小說。 唐諾推理小說導讀I 作者:唐諾 INK印刻出版 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不認識馬修史卡德這個系列的小說,不過透由導讀之後,或許是一套值得找時間來嗑一下的推理小說。雖然不曾看過一
Thumbnail
透過小說與影集的角色讓我們投入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面對文字又比影集多了一些想像,透過導讀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經典的小說。 唐諾推理小說導讀I 作者:唐諾 INK印刻出版 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不認識馬修史卡德這個系列的小說,不過透由導讀之後,或許是一套值得找時間來嗑一下的推理小說。雖然不曾看過一
Thumbnail
覺得閱讀事一件蠻孤單的事情,看劇、聽音樂甚至出遊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而閱讀先不說難以與他人同步進行,每個人有感觸的部分都需要經過內化,比較難像戲劇那般被普遍的討論。所以讀墨這種以創作活絡的閱讀社群來鼓勵大家閱,同時利用類似等級打怪與收集限量徽章的遊戲方式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意願都讓我感受出他們經營的用心。
Thumbnail
覺得閱讀事一件蠻孤單的事情,看劇、聽音樂甚至出遊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而閱讀先不說難以與他人同步進行,每個人有感觸的部分都需要經過內化,比較難像戲劇那般被普遍的討論。所以讀墨這種以創作活絡的閱讀社群來鼓勵大家閱,同時利用類似等級打怪與收集限量徽章的遊戲方式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意願都讓我感受出他們經營的用心。
Thumbnail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Thumbnail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Thumbnail
推理小說是一種讓讀者與作者互相較勁的文體,你的任務就是布局一個充滿陰謀與智慧、而且又令人信服的故事——《推理寫作祕笈》主編序。這是本集結38位名作家寶貴心法的書。集合了勞倫斯·卜洛克、麥可‧康納利等大師的專文。儼然如同華山論劍,2、30年高手過招一次...
Thumbnail
推理小說是一種讓讀者與作者互相較勁的文體,你的任務就是布局一個充滿陰謀與智慧、而且又令人信服的故事——《推理寫作祕笈》主編序。這是本集結38位名作家寶貴心法的書。集合了勞倫斯·卜洛克、麥可‧康納利等大師的專文。儼然如同華山論劍,2、30年高手過招一次...
Thumbnail
「我們必定不可忘記,」格蘭接著說,「謀殺謎案的核心目的是給讀者幾名嫌疑犯,並保證在大約一百頁之內,其中的一或多人將被揭露為兇手。那正是這個類型之美。」
Thumbnail
「我們必定不可忘記,」格蘭接著說,「謀殺謎案的核心目的是給讀者幾名嫌疑犯,並保證在大約一百頁之內,其中的一或多人將被揭露為兇手。那正是這個類型之美。」
Thumbnail
文/傅月庵 向一名作家致敬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買本書追隨請他簽名,這不錯。如其因緣湊巧,能為他效勞,編一套書,那更好! 認識卜洛克是一九九七年的事。 那年,初入編輯這一行,工作壓力不大,看書成了最大福利,天經地義。恰巧「推理傳教士」詹宏志加上「臉譜」總編輯唐諾,聯兩手之力把原本冷門的「歐美推理」硬是加
Thumbnail
文/傅月庵 向一名作家致敬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買本書追隨請他簽名,這不錯。如其因緣湊巧,能為他效勞,編一套書,那更好! 認識卜洛克是一九九七年的事。 那年,初入編輯這一行,工作壓力不大,看書成了最大福利,天經地義。恰巧「推理傳教士」詹宏志加上「臉譜」總編輯唐諾,聯兩手之力把原本冷門的「歐美推理」硬是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