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貝克探案《蒸發的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時,那位把婚姻價值以財富虛榮深度為衡量標準的碗公嬸,急忙焦躁的吵鬧計較聲音猶言在耳,事隔多年之後,我甚至從小孩子的口中得知,那一趟說是帶小孩子出去玩的活動,竟然還包括了一向認為有便宜不佔會對不起列祖列宗的娘家那邊的妹妹,而我已故的爸爸招待親戚朋友的出遊,自然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他們不在乎旅遊品質,只要滿足免費旅行的生命意義的弱水三千又一筆。看到馬丁貝克的無奈,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一切不能成為雲煙的往事。

這仍然是個冷硬派偵探的故事,他們兩個(瑞典作家的名字我一直記不起來,我也不覺得偵探推理小說學者有什麼好自鳴得意的,所以我就直呼這兩位聯合作家為他們兩個。)的第二次合作寫下這本讓我本來以為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國際陰謀,或者甚至在早餐的時候跟老大感慨著毒品案件在當時可以成為偵探小說的核心犯罪題材,我們兩個還長嘆唏噓地對現在這種玩意兒已是泛濫成災的社會現象感慨不已時,萬萬不知道,原來真相竟然是來自於得意忘形的人際關係而已。

後來我在慣例性早餐案例研討會上改口,原來人與人的關係要建立在沒有關係的形式上,才是生活最安穩的上策呀!得意忘形了之後,牽動的又豈止是自己一個人的利益得失,如今呀!社會結構與傳遞速度已經密集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情況,而且還有神秘難懂的多元宇宙說法,你的一個起心動念往往就改變了九族之內所有人的一生。

raw-image

雖然整本小說讓我覺得十分沈悶,儘管他們兩個還是硬要湊上一些性器官的興奮劑名詞來喚醒讀者,但是,後來的真相竟是讓被害者死亡(蒸發)原因地有如輕如鴻毛的結束,這一切明知道都是冷硬派的基本佈局,我卻還是被騙的團團轉,就怕一個不小心看漏了哪個重要的線索,讓後來公佈答案時的快感降至冰點。

雖然如此,整個故事仍然可以歸類在帶有盪氣迴腸的意猶未盡這個範圍內,而冷硬偵探的犧牲奉獻,仍然還是有些許的劇情質感以及約略的文學價值。特別的是還在島上度假的妻子,那句一貫擅於埋怨生活的嘆息,嗯,人與人的關係,最好還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6會員
154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亞熱帶往事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說馬修史卡德是按照勞倫斯卜洛克真實年紀而撰寫的偵探角色,那,這個在一九八九年被翻譯為《刀鋒之先》的故事應該是在馬修史卡德以及勞倫斯卜洛克都約略跟我在同樣為五十歲的當下所發生的,萬萬沒想到,在體力走下坡的當下被人生歷練積累的喘不過氣的厭世感中,這本名字並不怎麼引起我興趣的《刀鋒之先》,竟然讓我在睡
Thumbnail
如果說馬修史卡德是按照勞倫斯卜洛克真實年紀而撰寫的偵探角色,那,這個在一九八九年被翻譯為《刀鋒之先》的故事應該是在馬修史卡德以及勞倫斯卜洛克都約略跟我在同樣為五十歲的當下所發生的,萬萬沒想到,在體力走下坡的當下被人生歷練積累的喘不過氣的厭世感中,這本名字並不怎麼引起我興趣的《刀鋒之先》,竟然讓我在睡
Thumbnail
不知不覺,本來打算今年把這套〈馬丁貝克探案〉全集給看完的願望,就因為抓一尾蟲子在屁股癢的這種惡習給活生生地耽誤了。今年就這樣慘澹匆忙又毫無意義地過了大半,而這套小說,在今天也僅僅停留在第四本的階段,對於我這謎一般個性的存在,我自己也常常都摸不到腦袋。 這是發行在一九六八年的北歐冷硬派偵探小說,具體
Thumbnail
不知不覺,本來打算今年把這套〈馬丁貝克探案〉全集給看完的願望,就因為抓一尾蟲子在屁股癢的這種惡習給活生生地耽誤了。今年就這樣慘澹匆忙又毫無意義地過了大半,而這套小說,在今天也僅僅停留在第四本的階段,對於我這謎一般個性的存在,我自己也常常都摸不到腦袋。 這是發行在一九六八年的北歐冷硬派偵探小說,具體
Thumbnail
時間來到了分居的幾天之後,我如自己預期地在今天把〈馬丁貝克探案〉的第三本《陽台上的男子》給啃個精光,如果你以為這本書精彩到我是狼吞虎嚥地不惜睡眠成本玩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也跟一個多星期前在百無聊賴的選擇下,繼續跟著馬丁貝克走著,從預期的冷硬派偵探的微反轉卻底蘊強韌的既定印象裡,找到了一本失敗的冷
Thumbnail
時間來到了分居的幾天之後,我如自己預期地在今天把〈馬丁貝克探案〉的第三本《陽台上的男子》給啃個精光,如果你以為這本書精彩到我是狼吞虎嚥地不惜睡眠成本玩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也跟一個多星期前在百無聊賴的選擇下,繼續跟著馬丁貝克走著,從預期的冷硬派偵探的微反轉卻底蘊強韌的既定印象裡,找到了一本失敗的冷
Thumbnail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Thumbnail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Thumbnail
友人詢問最近讀什麽書。我通常亂讀,並沒有系統、完整的閱讀規劃。通常是家裏有什麽書就讀什麽,或圖書館借到什麽讀什麽。 隨意閱讀不易建立完整的知識、思想架構,未必是良好的閱讀方式。然而我這個中年書蟲,閒來讀讀幾本書,主要是樂趣。既然今生今世無意立功立言,也就不必計較閱讀方式是否合宜適當了。
Thumbnail
友人詢問最近讀什麽書。我通常亂讀,並沒有系統、完整的閱讀規劃。通常是家裏有什麽書就讀什麽,或圖書館借到什麽讀什麽。 隨意閱讀不易建立完整的知識、思想架構,未必是良好的閱讀方式。然而我這個中年書蟲,閒來讀讀幾本書,主要是樂趣。既然今生今世無意立功立言,也就不必計較閱讀方式是否合宜適當了。
Thumbnail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Thumbnail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Thumbnail
參加了木馬文化舉辦的試讀活動,搶先閱讀了6月2號出版的《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的部分內容,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是挪威的知名作家——不只獲獎成果豐碩,暢銷程度更是不同凡響。本書是他的半自傳小說《我的奮鬥》六冊中的其中一冊,以愛情為主題,描寫他跟第二任妻子琳達從相識熱戀到結婚生子的過程。
Thumbnail
參加了木馬文化舉辦的試讀活動,搶先閱讀了6月2號出版的《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的部分內容,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是挪威的知名作家——不只獲獎成果豐碩,暢銷程度更是不同凡響。本書是他的半自傳小說《我的奮鬥》六冊中的其中一冊,以愛情為主題,描寫他跟第二任妻子琳達從相識熱戀到結婚生子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