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課程小記/新世代孩子的必修課:現代應用文禮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國文老師的日子裡,每次教到「書信」這個單元,我都會打開名為「老派的浪漫」的簡報檔。畢竟,對於小我一整個世代的孩子們而言,寫信真是最老派的溝通方式了。在有Line、Facebook Messenger和Instagram的時代,和人交流變得如此輕易即時,還能透過各種貼圖與emoji來表達情緒。
然而,在這樣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可能面臨什麼樣的麻煩狀況呢?
我們一起讀了《在自動販賣機,買我要說的話》這個故事:
克里斯托,《在自動販賣機,買我要說的話》(大穎文化,2019)
色彩繽紛的村莊裡,有座「文字磨坊」,能將人們吐出的字句磨碎、打散、攪拌,重組成鮮活生動的詞句,讓人們自由組合使用。有天,村長為了讓村莊更現代化,在廣場放置「文字自動販賣機」,可以依據主題選取自己喜歡的詞句,真是太方便了!磨坊主人懷中那些詞句再也沒有人想要使用。但是,幾個星期過後,他們發現,無論是想要談情還是罵人,自動販賣機裡的句子總是少了一些真實溫度。於是,愈來愈不快樂的他們,開始想念文字磨坊……
讀完故事,因為課堂上大部分孩子是國小生,我先拋出幾個擷取檢索型的題目讓他們回答,再和他們分享,我覺得文字磨坊就像是人類的大腦,不同的時代、文化脈絡中,都能藉由群體的互動不斷產生新鮮語言。而網路雖然也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性,某些時候卻像「文字自動販賣機」,可以快速簡便的使用固定文辭、符號、貼圖進行溝通,有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例如老師交代的作文題目)的時候,透過網路也能找到適當範例。接著我們討論,在這些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哪些麻煩的狀況?
討論中,孩子們提到偶爾可能會因距離而溝通不順,也可能太依賴網路。而我告訴他們,網路的便利性當然值得被好好運用,不過,我們利用網路做的事愈來愈多,除了和朋友交流以外,也會有許多和師長、前輩進行特定目的溝通的需求。受網路滋養成長的新世代,很容易因為網路的輕巧便利,即使在正式的交流中,也以一種過於隨興的態度面對不同身分及輩分的人,讓對方感覺不被尊重。一句話、一個貼圖或表情符號,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解讀,就像故事裡,村民發現文字販賣機不一定能讓他們說出適合的話。
其實,也不只是在網路上,也不只是孩子。許多人在使用電話或是面對面向對方進行邀請、詢問等動作時,也都展現出缺乏溝通與表達能力的狀況。例如之前我就觀察到,學校的孩子帶著邀請卡到教師辦公室,希望老師幫他們在畢冊上寫祝福語,卻無法清楚而順暢表達他們的需求和需要的時間,必須透過老師不斷提問。
那麼,在這種必須情境中,應該怎麼和對方進行順暢而愉快的溝通呢?便是我們這堂課的練習主題。
剛好,在上課前一週,我在Facebook上讀到翻滾海貍工作室負責人楊子漠老師的貼文,覺得太適合作為這堂課的教材了!因此,我也把這堂課的主題訂為這篇貼文的標題:「現代應用文禮儀(←楊子漠老師的完整貼文請點此連結!)
(完整原文請見截圖上方文字連結)
一開始,孩子們面對我從網路上蒐羅而來,讓演講者與被採訪的書店老闆們都瞬間白眼一千遍的「落漆」邀請訊息,其實都看不太出來問題到底在哪裡?當我請他們修正時,他們很認真地增補「請」、「請問」、「您」等詞語,讓句子看起來更完整,但好像沒有太大改變?直到我讓他們閱讀當事者的心聲原文,才恍然大悟地發現,原來要讓句子完整,也要讓對方感覺受尊重,這是一件細微又重要的事。
過去,關於應用文,學校老師只負責教大家「書信」的格式和各種用語,學生其實沒有機會學習這些和他們生活更貼近的「現代應用文禮儀」。而在這堂課,我讓孩子們閱讀楊子漠老師這篇清晰、完整而實用的貼文,自己整理重點後,再請他們根據我設定的情境,寫出一則內容完整,也符合禮儀的訊息。

對他們而言,雖然目前可能還沒有太深刻的實感,但隨著進入中學、大學甚至社會,面對這種情境的機會,也將愈來愈多。在這堂課過後,也希望他們至少能好好記著,無論何種形式的溝通,懷抱真誠與同理,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喜閱樹是一間教室,也是讓我實現夢想的地方。不是每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紀錄自己成為一位讀寫教師的路途中,踩踏的每個步伐。慢慢灌溉,自在成長,我想和同行的孩子一起,茁壯與綻放。--所以,我要開始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新學年漫長而華麗地迤邐開展,即將在第一堂課上與可能陌生的老師與同學相遇,通常也將迎來一件大部分學生們又怕又不愛的事……
開口說話時,注視著你一雙雙眼睛像星火安靜閃爍,你會很想守護那光亮,生怕一陣生硬銳利的風吹過,一切就要熄滅。 這是屬於教室的魔幻時刻。
當新學年漫長而華麗地迤邐開展,即將在第一堂課上與可能陌生的老師與同學相遇,通常也將迎來一件大部分學生們又怕又不愛的事……
開口說話時,注視著你一雙雙眼睛像星火安靜閃爍,你會很想守護那光亮,生怕一陣生硬銳利的風吹過,一切就要熄滅。 這是屬於教室的魔幻時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近日在大學生社群Dcard流傳一組對話紀錄 老闆發文詢問年輕人都這樣講話嗎? 風向一面倒?! 但我看了覺得挺正常的 如果這是平常的對話沒有到很有禮貌但也不至於不禮貌吧? 但是如果這是加了通訊軟體後的第一句話 確實少了得體的「打招呼」 你們覺得呢? 老闆標記 #學校不敢教 #丟出來讓老闆教
Thumbnail
當我們用文字在跟其他人溝通時,最基本就是要暢通,不然語意不通之外,還有可能造成誤解,如果沒有加強文字的功力,沒有好好把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對於自己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吧?
每年教到書信的語文常識時,都會帶領學生手寫一封信。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提筆寫過信,甚至會問我:「傳訊息就很方便了,為什麼要寄信呢?」所以,我總得先想出各種點子來引起他們的動機,像是製作一個時光膠囊,寫信給未來的自己,老師會在五年後依約寄出信件。 然而,今年在我提出要手寫信,等著學生們的質疑時,發現平
Thumbnail
現代人普遍使用社群軟體聊天,字尾如果沒有加上表情符號容易產生距離和誤解。人跟人之間的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好好講話、講好話,一句話講得不好,就是結惡的開始。 老師父說,如果能好好說話,就像在兩個人之間搭起一座橋,讓彼此都能輕易上橋,走進對方的心,那樣的對話就是成功。如果不能好好講話,聲色粗厲
Thumbnail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近日在大學生社群Dcard流傳一組對話紀錄 老闆發文詢問年輕人都這樣講話嗎? 風向一面倒?! 但我看了覺得挺正常的 如果這是平常的對話沒有到很有禮貌但也不至於不禮貌吧? 但是如果這是加了通訊軟體後的第一句話 確實少了得體的「打招呼」 你們覺得呢? 老闆標記 #學校不敢教 #丟出來讓老闆教
Thumbnail
當我們用文字在跟其他人溝通時,最基本就是要暢通,不然語意不通之外,還有可能造成誤解,如果沒有加強文字的功力,沒有好好把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對於自己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吧?
每年教到書信的語文常識時,都會帶領學生手寫一封信。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提筆寫過信,甚至會問我:「傳訊息就很方便了,為什麼要寄信呢?」所以,我總得先想出各種點子來引起他們的動機,像是製作一個時光膠囊,寫信給未來的自己,老師會在五年後依約寄出信件。 然而,今年在我提出要手寫信,等著學生們的質疑時,發現平
Thumbnail
現代人普遍使用社群軟體聊天,字尾如果沒有加上表情符號容易產生距離和誤解。人跟人之間的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好好講話、講好話,一句話講得不好,就是結惡的開始。 老師父說,如果能好好說話,就像在兩個人之間搭起一座橋,讓彼此都能輕易上橋,走進對方的心,那樣的對話就是成功。如果不能好好講話,聲色粗厲
Thumbnail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