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課程小記】之前:教室中的魔幻時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開口說話時,注視著你一雙雙眼睛像星火安靜閃爍,你會很想守護那光亮,生怕一陣生硬銳利的風吹過,一切就要熄滅。

這是屬於教室的魔幻時刻。

在追蹤一陣子的寫作教師那裡看到,做著我們這份工作的人,是在「創造抵達知識的路徑」,我喜歡這個說法,也喜歡她說,每堂課的準備,都是一次創作過程。那對我來說,便是帶著並不精緻但用心繪製的地圖,和純粹的心靈相遇在教室,然後我們一起為地圖增添風景,一起試著在過程中得到一些能力與回憶,能伴著他們再走向自己嚮往的旅程。

但你可能會知道,魔幻時刻最幻美也在其短暫。除去修辭以後的教室,其實像沒有濾鏡的照片一樣赤裸。而那真實也是好的,互相袒露粗糙的部分,才有機會打磨成光。我也是在這一次次的過程中,試圖找到安放自己與擁抱孩子的姿態。

最開始,我的許多恐懼來自於不相信自己擁有指引方向的能力;再後來,發現於我最難的部分,是和人群一起待在同個時空,還得試圖「扮演」某種模樣。經驗缺乏致使我不得不複製印象中的形狀,許多時候卻感覺靈魂與「台下」那些終將混濁的瞳孔一樣遭受壓迫。

「站在『台上』的妳,很有老師的樣子。」一個前輩曾對我這麼說,而我知道那不是全然的肯定,它包含著可惜。那麼、我應該是更閃閃發亮的模樣嗎?我想自己找到答案。於是,這一年多來,我走進另一間小小的教室,上過幾堂自覺不堪必須打掉重練的課,也看過幾次孩子單純因為學習而升起的快樂,仍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個好老師,但能確定,教室裡的我,或許還不足以被仰望,但漸漸地,我可以是我自己了。

當我可以是我自己,那代表,教室裡的每一個人,也都可以是自己。即使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自願走進來,但我努力成為那個先打開自己、看見他們的人,也陪伴他們一起看見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我們一起,慢慢讀字,慢慢寫字,看見更大的世界,也看見自己心中的小小宇宙。

這就是我想做的事,也是我一個人沒辦法完成的事。除了親愛的虹瑩老師給我空間與指引,讓我相信自己終會走出自己的路;還有可愛的孩子用他們最真誠的模樣與我相見,互相從磨合至同行的過程中,彼此微調己身明暗溫度,偶爾也能迸發小小光亮。

原來教室裡的魔幻時刻,不是因為身為老師的我點燃了星火,是那些小小閃爍,點亮我的瞳孔。是教室裡的孩子守護著我,以他們自己也沒有察覺的方式。

_________

寫給自己

這個帳號創了一年多,想記錄離開學校以後的教學思考與風景。但它也空白了整整一年。在我離開學校,開始試圖建構自己的教與學,過程中始終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可是,什麼是「準備好」呢?
我總對孩子們說,來到這裡,縱然可能帶著各種層次的不適,但請相信,我只想看見你們寫下自己真實的想法。每一次,總感覺教室角落隱隱存在仍然帶著羞怯與恐懼的眼光,我卻總是忽視那個透明的女孩,給她太多的限制,心裡其實不相信她真的能寫出什麼。那麼平庸的那個女孩,便是我眼裡的自己。

然而,首次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營隊期後,在喜閲樹正式工作滿一年的此刻,回憶過程中經歷的所有焦慮不安挫折,許多我也都還沒徹底解決,還有好多想要做到的事噢!這就是最重要的事了——我沒有厲害的學經歷、無法憑一己之力創造一套有效的教學法、也沒辦法保證自己的每堂課都充實完美⋯⋯,但是,身為一個讀寫教師,我永遠渴望閱讀世界,豐饒自我,陪伴那些剛好來到我面前的孩子,走一段有所收穫的路。

請妳相信自己吧,如同妳一直以來相信書寫的力量。
蹲下身體,望進我也有擁有的那雙,平凡但暗裡有光的眼。
那個最需要我的孩子,我想對她這麼說。

這篇小記從八月開始寫了好久,本來想練習寫些更實際的東西,可以被「參考」的紀錄。但寫著寫著,突然想起年初參加一場工作坊,感冒拖著整具身體,不明所以的情緒也魘著心靈,身心不適的狀態下,已經顧不得想要啟動能量被人們看見的企圖心,只想趕快結束一切,把自己緩緩退回殼中。

那時,有個並不同組的夥伴走近,她對我說,在我身上見到了光。

我把那時刻深深印在心裡了,後來每一次需要力量時,都閉上眼睛,喚起這段回憶。才發現,這些字原來是為了寫給九月此刻,正要開展新一季課程的自己。

不是每一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一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先學會不逃避,先培養看見自己的眼光,安撫了教室裡透明女孩的不安,才能在過程中生出足夠的勇氣與能量,真正看見並擁抱那些來到我面前的孩子。是的,身為老師,我們都必須在期待孩子之前,自己先舒展肢體,成為自在的姿態。

所以我要繼續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冠穎(冠冠老師)的沙龍
69會員
54內容數
喜閱樹是一間教室,也是讓我實現夢想的地方。不是每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紀錄自己成為一位讀寫教師的路途中,踩踏的每個步伐。慢慢灌溉,自在成長,我想和同行的孩子一起,茁壯與綻放。--所以,我要開始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2025/03/29
大衛.里奇斐德《隔壁的恐龍先生》(小宇宙文化,2025)
Thumbnail
2025/03/29
大衛.里奇斐德《隔壁的恐龍先生》(小宇宙文化,2025)
Thumbnail
2023/09/16
你對這個世界滿意嗎?是否在聽見這個問題的當下,眉毛就不自覺皺了起來?社會上始終存在著各種令人看不慣的怪奇現象。幸好現代人們擁有網路可以大肆酸言抱怨,那,然後呢?
Thumbnail
2023/09/16
你對這個世界滿意嗎?是否在聽見這個問題的當下,眉毛就不自覺皺了起來?社會上始終存在著各種令人看不慣的怪奇現象。幸好現代人們擁有網路可以大肆酸言抱怨,那,然後呢?
Thumbnail
2023/02/21
快樂。悲傷。恐懼。灑下看似平凡的詞彙,我期待它們在每顆心靈上將各自伸展綻放的模樣。
Thumbnail
2023/02/21
快樂。悲傷。恐懼。灑下看似平凡的詞彙,我期待它們在每顆心靈上將各自伸展綻放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那是一月時候的事情,還記得那時候的我,在「我」的世界中獨自走了好一段時間後,總算逐漸摸索著回歸人間的路,久違的再次接觸人。
Thumbnail
那是一月時候的事情,還記得那時候的我,在「我」的世界中獨自走了好一段時間後,總算逐漸摸索著回歸人間的路,久違的再次接觸人。
Thumbnail
碎掉的鏡片,只是偶爾的縫合,但輕輕一碰,卻又立刻充滿了裂痕
Thumbnail
碎掉的鏡片,只是偶爾的縫合,但輕輕一碰,卻又立刻充滿了裂痕
Thumbnail
9月28日的午夜,剛過27分, 還在哄睡懷裏孩子的我, 收到了今年教師節的第一封祝福。 直到撰寫這篇文的此刻, 手機不停的亮著,訊息跳著, 仍有祝福的訊息捎來-- 來自現在的學生與爸媽, 曾經教過的孩子, 好久未見面的家長們, 以及自己的媽媽。 那天,孩子問我: 老師,您曾想過不要當老師, 轉身離開
Thumbnail
9月28日的午夜,剛過27分, 還在哄睡懷裏孩子的我, 收到了今年教師節的第一封祝福。 直到撰寫這篇文的此刻, 手機不停的亮著,訊息跳著, 仍有祝福的訊息捎來-- 來自現在的學生與爸媽, 曾經教過的孩子, 好久未見面的家長們, 以及自己的媽媽。 那天,孩子問我: 老師,您曾想過不要當老師, 轉身離開
Thumbnail
「沒有學生的快樂。」你仍是埋頭進行教學進度的彙整,那是你進入到這群小一新生需要的思考。
Thumbnail
「沒有學生的快樂。」你仍是埋頭進行教學進度的彙整,那是你進入到這群小一新生需要的思考。
Thumbnail
今天在上課的時候 老師談到莫內《散步、撐陽傘的女人》時,在談一個瞬間的概念,那是面對到未來感到迷惘,我不知道我未來在哪,但至少這一個瞬間,我是美的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老師這麼一說,我立刻想起了某一個瞬間 不幸的是,那個瞬間不是當下 我想起那個大三暑假 在學校正門跟幹部們告別 那時的我...
Thumbnail
今天在上課的時候 老師談到莫內《散步、撐陽傘的女人》時,在談一個瞬間的概念,那是面對到未來感到迷惘,我不知道我未來在哪,但至少這一個瞬間,我是美的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老師這麼一說,我立刻想起了某一個瞬間 不幸的是,那個瞬間不是當下 我想起那個大三暑假 在學校正門跟幹部們告別 那時的我...
Thumbnail
白淨的制服沾染上雛菊的馨香,散發著青春活潑的味道。 在那個單純的年紀裡,無論是什麼樣的模樣都看起來很美好,而且閃閃發光著。 永遠不結束的春天,在她的記憶中仍是如此鮮明。
Thumbnail
白淨的制服沾染上雛菊的馨香,散發著青春活潑的味道。 在那個單純的年紀裡,無論是什麼樣的模樣都看起來很美好,而且閃閃發光著。 永遠不結束的春天,在她的記憶中仍是如此鮮明。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