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行旅202009|嘉義打卡熱點,開箱嘉義市立美術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覺得每個城市都需要美術館,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追求與探索美的渴求,自然給我們很美的景色,而人創作了展現他靈魂狀態的作品,美術館的建築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美學觀。
raw-image

嘉義市立美術館已正式完工落成,讓嘉義市中火車站旁這個多元面貌的舊酒廠文創園區增添一份新氣象,有幸在試營運的第一天在嘉義,當然就要去走一趟!

raw-image

嘉義市立美術館離嘉義火車站步行約三分鐘的路程,是由三棟不同時期的建築物構成:分別是興建於 1936 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也就是上圖中的這棟建築物、1954 年的酒類倉庫以及1980 年的菸酒成品倉庫。

raw-image

|古蹟:1936 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其中1936 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這棟建築原設計師是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他也是現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原警察署)、台南林百貨的建築設計師,回想起來很多細節的確有相似的風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古蹟本體外牆原來的磁磚是北投燒窯,表面有著自然的水波線條,不知道原來的顏色是不是還是眼前我們所見的色彩。我看到一塊外磚的顏色跟別的特別不同,也許是新燒的,也許是用當年留下來的樣本補的,總之現在建築物上的磚色肯定是仿不出來了,那是有80多年歲月,是與時間創造出的顏色。

raw-image

其實古蹟建築這部分目前是沒有設置展廳的,三樓倒是有個迴廊通往開放的圖書空間,其他樓層目前是關閉,所以古蹟這棟內部我也就只有一些從三樓拍的照片。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美術館入口與主展廳

美術館的入口並不是在大馬路中山路上,也不是在古蹟這棟的側面,是在與它十字的路口光彩街上,美術館入口是個開放式的中庭被美術館三棟建築物所圍繞,中庭的規劃小巧、簡單又親切,購票及所有相關的信息都在入口處一樓內。這棟玻璃外觀的建築才是美術館主館。

raw-image

因為正值試營運期,所以是不需門票的,我們就從最頂層的四樓由上而下參觀,這也是我十份建議的路線,四樓是欣賞此棟改造過的建築最好的地方,這棟改造是由知名的黃明威建築師主導,以嘉義是木都的概念出發,在這棟建築物中要把木的元素柔進去,透過通透玻璃讓室內與戶外的空間進行對話。

raw-image
raw-image

目前有以嘉義公園為主題的展覽,其中還有幾幅是出生嘉義國際知名畫家陳澄波先生的作品。展廳都不大,作品量有限,我就不放展廳內作品的照片,老話一句,這些作品很值得你親自來拜訪他們。

題外話,陳澄波先生的作品很吸引我,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也許是因為我看得懂吧!那奔放的線條與色彩是充滿對生活的鄉土的熱情與愛,他畫了一個多彩而我卻不認識卻應該要很熟悉的世界,我也對他的過世感到悲哀及無限的惋惜,歷史無論對錯都有它會走的路,大家終歸是無可奈何。

|第三個展廳

這棟建築一樓是規劃給兒童活動使用,3~10歲的孩子都可以找到想玩的活動,入口就在一樓,不需經過本館入口。倒是二樓規劃成展廳,本館二樓有通道進入,是倉庫型建築,很有美感。

raw-image

我覺得每個城市都需要美術館,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追求與探索美的渴求,自然給我們很美的景色,而人創作了展現他靈魂狀態的作品,美術館的建築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美學觀,嘉義是畫都,其實我很訝異到現在才有一個像樣的市立美術館,來得太遲了,但總比沒有好。

遊走一個城市,不要忘了美術館,即使你不怎麼喜歡看藝術品,因爲有時它們的確也不全是那麼怡人,但來看看一個城市對空間對美的詮釋是了解他們生活方式的一個管道。

|信息區

嘉義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Chiayi.Art.Museum/
適合對象:老少皆宜
所需時間:2小時。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給我一個鼓勵,一顆心或分享,讓更多朋友看到白月光寫的好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月光的沙龍
20會員
21內容數
各地小遊記,吃吃、喝喝、晃晃、逛逛。
白月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01
台南真是個自帶香氣的城市,文化的香氣、美食的香氣、糖的香氣、廟宇的香氣。光鐵窗花就讓我這次的台南之旅雀躍不已。如果台南從光復後就另建新城,也許今天的台南市舊城就能原汁原味的呈現60年前的樣貌,也許台灣就有一座世界遺產級的城市。這是個古城控的幻想...
Thumbnail
2020/11/01
台南真是個自帶香氣的城市,文化的香氣、美食的香氣、糖的香氣、廟宇的香氣。光鐵窗花就讓我這次的台南之旅雀躍不已。如果台南從光復後就另建新城,也許今天的台南市舊城就能原汁原味的呈現60年前的樣貌,也許台灣就有一座世界遺產級的城市。這是個古城控的幻想...
Thumbnail
2020/09/25
一個城市的飲食可分為有名的東西或當地人常吃的東西,然而這東西如果你覺得好吃,那它就是美食惹!
Thumbnail
2020/09/25
一個城市的飲食可分為有名的東西或當地人常吃的東西,然而這東西如果你覺得好吃,那它就是美食惹!
Thumbnail
2020/09/24
在驅車前往故宮南院的路上,當路旁開始是一片片甘蔗園映入眼簾時,就表示快到了,當車子駛上入宮車道,映入眼前是另一片天地。
Thumbnail
2020/09/24
在驅車前往故宮南院的路上,當路旁開始是一片片甘蔗園映入眼簾時,就表示快到了,當車子駛上入宮車道,映入眼前是另一片天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Thumbnail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Thumbnail
台北市定古蹟有非常多,中山藏藝所與中山茶書院並存該建築;算是一個建築很特別、老建築下又歷經好幾個機關再利用。所在地在清朝是在台北城城北、建築特色就是紅磚水泥牆二樓建築。說此地是台北市日治時期建築物遺留代表之一,也是許多團體導覽小旅行必遊之地。 中山藏藝所與中山茶書院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
Thumbnail
台北市定古蹟有非常多,中山藏藝所與中山茶書院並存該建築;算是一個建築很特別、老建築下又歷經好幾個機關再利用。所在地在清朝是在台北城城北、建築特色就是紅磚水泥牆二樓建築。說此地是台北市日治時期建築物遺留代表之一,也是許多團體導覽小旅行必遊之地。 中山藏藝所與中山茶書院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
Thumbnail
川端藝會所的前身是「川端町派出所」,於1936年竣工,屬日治時期臺北南警察署轄下。當年的建築師是篠原武男,二層樓的建築風格是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也是1930年代臺北市興建派出所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後,改名「廈門街派出所」,並改建成三層樓延續使用,2010年派出所遷移,才移交還
Thumbnail
川端藝會所的前身是「川端町派出所」,於1936年竣工,屬日治時期臺北南警察署轄下。當年的建築師是篠原武男,二層樓的建築風格是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也是1930年代臺北市興建派出所的代表作。 二次大戰後,改名「廈門街派出所」,並改建成三層樓延續使用,2010年派出所遷移,才移交還
Thumbnail
建於不同時期的四棟建築組合,座落在曾為「畫都」、「木都」的城市,主建築棟是市定古蹟,在21世紀被選定為當地的美術館館址。 這應該是給建築師一個極富挑戰的考題吧! 建築背後的歷史 2000年登錄為嘉義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 2020年3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完工 ,於同年11月開館。
Thumbnail
建於不同時期的四棟建築組合,座落在曾為「畫都」、「木都」的城市,主建築棟是市定古蹟,在21世紀被選定為當地的美術館館址。 這應該是給建築師一個極富挑戰的考題吧! 建築背後的歷史 2000年登錄為嘉義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 2020年3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完工 ,於同年11月開館。
Thumbnail
與嘉義土生土長的大學學妹一同用完早餐互練瘋話後 前往大名鼎鼎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1915-1935年限定版花磚 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花磚由歐洲傳入日本再引入台灣 製作技術之珍貴在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一塊花磚等值一塊土地 富人們用花磚炫富,同時也寓意著對子子孫孫的期許與願望
Thumbnail
與嘉義土生土長的大學學妹一同用完早餐互練瘋話後 前往大名鼎鼎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1915-1935年限定版花磚 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花磚由歐洲傳入日本再引入台灣 製作技術之珍貴在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一塊花磚等值一塊土地 富人們用花磚炫富,同時也寓意著對子子孫孫的期許與願望
Thumbnail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綠瓦黃磚構築成的興亞式建築 今年四月台北市再添一個老建築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如果你是老台北人,應該對這座位於忠孝西路與懷寧街街口的建築有點印象。
Thumbnail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綠瓦黃磚構築成的興亞式建築 今年四月台北市再添一個老建築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如果你是老台北人,應該對這座位於忠孝西路與懷寧街街口的建築有點印象。
Thumbnail
身為嘉義人的我,一定要好好介紹嘉義當地的踩點。最近回到嘉義,發現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有一棟非常古典美,結合現代藝術建築的新景點:嘉義美術館開幕了。 嘉義具得天獨厚的人文發展,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文物,不僅風華猶在,更添入現代元素,在舊殼中注入新生命,再度綻放光芒。
Thumbnail
身為嘉義人的我,一定要好好介紹嘉義當地的踩點。最近回到嘉義,發現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有一棟非常古典美,結合現代藝術建築的新景點:嘉義美術館開幕了。 嘉義具得天獨厚的人文發展,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文物,不僅風華猶在,更添入現代元素,在舊殼中注入新生命,再度綻放光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