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3 嘉義,一個人的環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昨日的小小挫傷不影響行程

與嘉義土生土長的大學學妹一同用完早餐互練瘋話後

前往大名鼎鼎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1915-1935年限定版花磚

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花磚由歐洲傳入日本再引入台灣

製作技術之珍貴在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一塊花磚等值一塊土地

富人們用花磚炫富,同時也寓意著對子子孫孫的期許與願望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然而,隨著二戰到來時局動盪

子孫代代在時代變遷下四散各地

那祖先的祝福仍在屋簷下

直到老屋凋零

怪手砍下

館長與志工們數十年來穿梭拆除現場

徒手搶救一片片的花磚,清洗整理後才成了如今博物館內的典藏

搶救資料畫面

而這些努力漸漸得被世人看見

被國際看見

並將美麗繁複的花磚圖案化為文創商品

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堂號【濟陽】

你從哪來?你的祖先從何而來?

所有的秘密都在堂號裡,在祖先牌位下

每個人都不是無緣無故忽然蹦出來的

而堂號則高高寫在宗祀祠堂外

敘說著歷史

一棟百年古厝因子孫決議猜除

雲淡風輕下動工

直到拆下堂號那刻,這族內的大家長忽然哭了

他說:

「我感覺到什麼東西消失了。」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古代只有富家女子需要裹小腳(三寸金蓮)

而這張椅子正是設計來坐著裹小腳使用

一旁的抽屜則是用來放置裹腳布等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從圖樣設計、幾何、色彩對比到與建築景觀與家族願景的相關性

當代匠師美學造詣令人欽佩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花磚博物館本身也是一棟古蹟

坐落於繁華的林森西路上

這曾經是日治時期的木材行

建物滿是檜木以卡準銜接

木材行後方是鐵道

與阿里山鐵道相連接

花磚博物館不只乘載歷史

本身也是歷史的沿伸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攝於花磚博物館2021

離開花磚博物館後

繼續往高雄騎行

而行程表定10/24開跑的東港迎王

正在催促我拼命騎行

夜晚入住超便利的【單人房】青年旅館

從林森館起家的單人房

為三溫暖改裝

活用舊有建物的結構

將三溫暖形成了林森館特色

甚至搭配SPA加價購

而一人一間的隱私感及大廳的空間感

讓第一次入住林森館的我驚豔

而後在高雄火車站前站

以同樣概念建構的站前館更具時尚快節奏氛圍

不變的是泡澡三溫暖依然存在(只是比起林森館小很多)

2F的公共用餐區視野可延伸到85大樓

夜間更供應綠豆湯當消夜

而青旅一定要有的書籍、交流空間、洗衣烘衣機、販賣機等皆一應俱全

可說是每次我下高雄上課辦事必住地方

入住後,騎車來到學生時代曾經徘徊的吉林夜市

買了份好吃的印度餐點-Butter chicken

獨坐在愛河之心旁

享用著香辣與回憶





嘉義花磚博物館

  • 門票:100元,其中50元可折抵館內超過150元商品消費
  • 地址:台灣嘉義市林森西路282號
  •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10:00-17:30


【單人房】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八德一路392號

訂房網址:https://www.singleinn.com.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y Wang的天空藍世界
5會員
51內容數
【書會自己找上你】 喜歡書,喜歡閱讀,喜歡文字與畫,喜歡故事與歷史 家住圖書館旁,疫情期間最讓我抓狂的莫過於圖書館沒開 平均每個月會讀3-5本書,每個人生的階段遇到的書、遇到的人不盡相同 在此分享閱讀心得
2022/01/25
虎尾眷村建國一村是一個值得用整篇來介紹的地方 最初是鹿港小艾青旅的阿良強力推薦的虎尾必訪 再來是巧遇虎尾眷村再造協會的大哥熱情的介紹 最終與家鄉做社區藝文活動數十年的阿姨閒聊下才知 虎尾眷村 竟是台灣眷村保留打響的第一砲 在入眷村前,先來吃一客早餐 位於虎尾科大宿舍區旁的早餐好樂 帶著滿滿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2/01/25
虎尾眷村建國一村是一個值得用整篇來介紹的地方 最初是鹿港小艾青旅的阿良強力推薦的虎尾必訪 再來是巧遇虎尾眷村再造協會的大哥熱情的介紹 最終與家鄉做社區藝文活動數十年的阿姨閒聊下才知 虎尾眷村 竟是台灣眷村保留打響的第一砲 在入眷村前,先來吃一客早餐 位於虎尾科大宿舍區旁的早餐好樂 帶著滿滿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2/01/24
那日的傍晚,日色漸漸昏暗 在雜草堆裡丈量小龜防空洞的我 忽然聽見後方穿黑衣的男子呼喊 他對說:「走吧!帶你去看防空洞。」
Thumbnail
2022/01/24
那日的傍晚,日色漸漸昏暗 在雜草堆裡丈量小龜防空洞的我 忽然聽見後方穿黑衣的男子呼喊 他對說:「走吧!帶你去看防空洞。」
Thumbnail
2022/01/22
有別於大家旅行時都是早起狀態 我旅行時通常都是晚睡晚起(因為太愛聊了) 昨日與阿良討教到深夜,甚至還狂聊了東港迎王等民俗祭典 吃個早餐後,走到了知名的【丁家大宅】 比起繁複華麗的石雕木雕等家宅裝飾 丁家大宅可謂極其低調 天空藍搭上暗紅框 即使是位於中山路熱鬧區域上,低調的丁宅十分幽靜 原因如下
Thumbnail
2022/01/22
有別於大家旅行時都是早起狀態 我旅行時通常都是晚睡晚起(因為太愛聊了) 昨日與阿良討教到深夜,甚至還狂聊了東港迎王等民俗祭典 吃個早餐後,走到了知名的【丁家大宅】 比起繁複華麗的石雕木雕等家宅裝飾 丁家大宅可謂極其低調 天空藍搭上暗紅框 即使是位於中山路熱鬧區域上,低調的丁宅十分幽靜 原因如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建於不同時期的四棟建築組合,座落在曾為「畫都」、「木都」的城市,主建築棟是市定古蹟,在21世紀被選定為當地的美術館館址。 這應該是給建築師一個極富挑戰的考題吧! 建築背後的歷史 2000年登錄為嘉義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 2020年3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完工 ,於同年11月開館。
Thumbnail
建於不同時期的四棟建築組合,座落在曾為「畫都」、「木都」的城市,主建築棟是市定古蹟,在21世紀被選定為當地的美術館館址。 這應該是給建築師一個極富挑戰的考題吧! 建築背後的歷史 2000年登錄為嘉義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 2020年3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完工 ,於同年11月開館。
Thumbnail
與嘉義土生土長的大學學妹一同用完早餐互練瘋話後 前往大名鼎鼎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1915-1935年限定版花磚 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花磚由歐洲傳入日本再引入台灣 製作技術之珍貴在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一塊花磚等值一塊土地 富人們用花磚炫富,同時也寓意著對子子孫孫的期許與願望
Thumbnail
與嘉義土生土長的大學學妹一同用完早餐互練瘋話後 前往大名鼎鼎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1915-1935年限定版花磚 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花磚由歐洲傳入日本再引入台灣 製作技術之珍貴在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一塊花磚等值一塊土地 富人們用花磚炫富,同時也寓意著對子子孫孫的期許與願望
Thumbnail
午後悠閒地逛一下古蹟,非常寧靜的教堂,東西合併的 建築內,有一段不曾讓人忘記的歷史,有來到花蓮可以進來看看。 歷史: 戰後,日本人返回日本,神社部分建築遭到破壞,只剩下鋼筋混泥土建造的鳥居、石燈籠及狛犬等大型設施。 景點:新城神社遺址 地址:971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詳細照片紀錄 :
Thumbnail
午後悠閒地逛一下古蹟,非常寧靜的教堂,東西合併的 建築內,有一段不曾讓人忘記的歷史,有來到花蓮可以進來看看。 歷史: 戰後,日本人返回日本,神社部分建築遭到破壞,只剩下鋼筋混泥土建造的鳥居、石燈籠及狛犬等大型設施。 景點:新城神社遺址 地址:971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詳細照片紀錄 :
Thumbnail
去年跟貓朋友連假到中彰投,今年繼續沿線往南發展,去了故宮南院和台南。整體而言算是滿鬆散的行程,然而因為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南部就跟烤箱一樣,走在赤炎炎的路上整個人都有點神智不清。(;´༎ຶД༎ຶ`)
Thumbnail
去年跟貓朋友連假到中彰投,今年繼續沿線往南發展,去了故宮南院和台南。整體而言算是滿鬆散的行程,然而因為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南部就跟烤箱一樣,走在赤炎炎的路上整個人都有點神智不清。(;´༎ຶД༎ຶ`)
Thumbnail
身為嘉義人的我,一定要好好介紹嘉義當地的踩點。最近回到嘉義,發現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有一棟非常古典美,結合現代藝術建築的新景點:嘉義美術館開幕了。 嘉義具得天獨厚的人文發展,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文物,不僅風華猶在,更添入現代元素,在舊殼中注入新生命,再度綻放光芒。
Thumbnail
身為嘉義人的我,一定要好好介紹嘉義當地的踩點。最近回到嘉義,發現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有一棟非常古典美,結合現代藝術建築的新景點:嘉義美術館開幕了。 嘉義具得天獨厚的人文發展,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文物,不僅風華猶在,更添入現代元素,在舊殼中注入新生命,再度綻放光芒。
Thumbnail
我覺得每個城市都需要美術館,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追求與探索美的渴求,自然給我們很美的景色,而人創作了展現他靈魂狀態的作品,美術館的建築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美學觀。 嘉義市立美術館正式完工落成,讓嘉義市中火車站旁這個多元面貌的舊酒廠文創園區增添一份新氣象,有幸在試營運的第一天在
Thumbnail
我覺得每個城市都需要美術館,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追求與探索美的渴求,自然給我們很美的景色,而人創作了展現他靈魂狀態的作品,美術館的建築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美學觀。 嘉義市立美術館正式完工落成,讓嘉義市中火車站旁這個多元面貌的舊酒廠文創園區增添一份新氣象,有幸在試營運的第一天在
Thumbnail
耳聞彰化火車站前,有一棟古厝即將要被拆除 於是到裡面拍照 煉瓦造、木結構、瓦葺屋頂
Thumbnail
耳聞彰化火車站前,有一棟古厝即將要被拆除 於是到裡面拍照 煉瓦造、木結構、瓦葺屋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