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北院,傾城色,也多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北故宮,photo by bookarchery

台北故宮,photo by bookarchery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羅萬象的古玩置放得井井有條已是挑戰。厲害的是,那些匠心獨具的設計,木雕,玉雕,象牙雕,無一不是巧雕,還有書法字畫鑲嵌在木匣裡,素雅之間,平衡的極好。

多寶格展,photo by bookarchery

多寶格展,photo by bookarchery

展品很精彩,但當年裝運那些寶貝的大鐵箱彷彿潘朵拉的盒子一般也引我好奇,好奇裡頭是防水的嗎?經過這麼多年,有沒有生鏽?最重要的是,內部空間如何?是否還有什麼特殊設計?希望有機會知道答案。

出了多寶格展,因爲多看了一眼草蟲捉迷藏展的配色而不自覺的再度走入gift shop。天人交戰一番,還是入手了紙膠帶。有些花草配色,實在讓人難以抗拒,如同延禧攻略曾帶起莫蘭迪色風潮,而長安十二時辰讓大唐盛色再度進入觀眾眼裡。

gift shop, photo by bookarchery

gift shop, photo by bookarchery

書承文,美承色,文物背後的文化符碼,透過顏色解讀有時更具趣味。這也是為何一看到故宮南院在展「花樣何處來」,決定立刻衝一波。都說萬里無雲萬里晴,天藍得耀眼,只是未曾料想到五月的熱,熱到讓人心慌。

按照導航抵達南院門口,停妥車得快步走到服務中心,畢竟門口離展館的距離,若是冬天還可以緩步行,順便欣賞庭園造景,可當天的溫度,絕對介於33-35度之間,讓排隊等待接駁車的人,一上車後都如釋重負。

故宮南院外觀, photo by bookarchery

故宮南院外觀, photo by bookarchery

由姚仁喜建築師設計的南院,在嘉南平原稻田及蔗田群綠間,以水墨畫裡頭的濃墨、飛白、渲染筆法勾勒建築主體。台北故宮的宮殿建築,故宮南院的現代建築,如同法國羅浮宮加上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傳統與創新,新舊時代,相映成趣。

進入展館,溫度是20度,大大鬆了口氣。沈浸式體驗展區就在售票口旁,買完票後,不著急了,研究起內部展區動線,再一層層一展廳一展廳的逛過去。東亞茶文化跟花樣何處來,是此行最想細細品味的。雖然不懂茶道,對於茶文化也一知半解,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東西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中國茶傳入日本,也影響台灣功夫茶。光是茶盤,茶具,茶杯,茶席,一字排開,已夠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花樣何處來展間,photo by bookarchery

花樣何處來展間,photo by bookarchery

轉入花樣何處來的展間,碗、碟、盤、甕,不同藍黃白紅的用色,加上八仙、靈芝、龜鶴的圖樣在青花瓷上,寓意無一不是萬壽無疆,永保萬年,當然也點出嘉靖皇帝對於長生不老,壽與天齊的追求。青花紋樣有許多,裡面覺得最有趣的是嬰戲圖套杯組,戲螃蟹、騎馬打仗、放風箏,孩童栩栩如生的表情,看了也覺得他們玩得正歡。

故宮裡,傾城色,在服飾器物裡,在字書繪畫裡。此行意猶未盡,待天轉涼時會再二訪,希望能走上至美橋,觀湖景,賞秋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晴-avatar-img
2023/05/20
看了介紹,也好想親自一睹故宮文物的風采。復古的莫蘭迪色,不知為何有種獨特的魅力!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0
心晴 莫蘭迪色大概是因為低飽和度,所以跟很多東西都百搭。而且那些色系不知為何都有種莫名的低調沈靜氣質。南北故宮都很精彩,相信心晴日後造訪會有許多驚喜。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05/20
很喜歡故宮南院的建築設計,融合中西元素,擁有深遠的意涵。可惜它的周邊環境及設施都還不夠完善,生活機能也還有待改善。否則,真可以在那兒待上好久呢!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0
Angela Chen 同感。建築主體非常棒,展覽也精彩。美中不足的就是館區周遭似乎沒有完善生活機能(用走的應該走不到,得有交通工具),就算中途想外出吃東西再返場也頗有難度。
如意-avatar-img
2023/08/01
下次回台必訪之地! 謝謝介紹!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01
如意 台灣博物館越做越好,南北故宮各有特色,相信如意走訪時應該會感到不虛此行。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5/20
可惜我錯過了去年故宮多寶格展覽,今天讀這篇文章神遊南北院,很享受!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0
熟齡文青 謝謝文青的喜歡,多寶格展真的不錯。台北故宮跟故宮南院各有巧思卻同樣精彩。
Vina-avatar-img
2023/05/20
謝謝您分享故宮南北院的參觀心得,文字情感都顯得細膩雅緻,令人也想跟著去欣賞。我也還未去過南院,希望以後有機會造訪。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0
Vina 建築主體超級迷人,空間跟動線規劃很清楚明晰,相信Vina應該也會喜歡。
avatar-img
bookarchery的沙龍
147會員
254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bookarche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始終只看過照片,未曾親自走訪過的,台中,舊城區,富興工廠1962,從荒蕪走向新生,是revival也是reborn,更redefine關於城市、記憶、文化、聚落的新地標。 按著google地圖穿街走巷,來時一路擔心下雨,抵達目的地前,發現天空撥雲見日。民國36年核准登記的盛香堂是台灣第
Thumbnail
2025/04/25
始終只看過照片,未曾親自走訪過的,台中,舊城區,富興工廠1962,從荒蕪走向新生,是revival也是reborn,更redefine關於城市、記憶、文化、聚落的新地標。 按著google地圖穿街走巷,來時一路擔心下雨,抵達目的地前,發現天空撥雲見日。民國36年核准登記的盛香堂是台灣第
Thumbnail
2025/04/02
2024年12月13日,台中勤美術館,開館了。隈研吾設計的地景式美術館,打破藝術框架,讓無牆的藝術從室內延伸到室外,與街道,與地方,共創永續文化。勤美術館就在勤美洲際飯店旁,我們先在飯店一樓義式料理餐廳享用午餐。各點了基本款波隆那肉醬義大利麵及海鮮義大利麵,配上熱氣氤氳的茶及餐後
Thumbnail
2025/04/02
2024年12月13日,台中勤美術館,開館了。隈研吾設計的地景式美術館,打破藝術框架,讓無牆的藝術從室內延伸到室外,與街道,與地方,共創永續文化。勤美術館就在勤美洲際飯店旁,我們先在飯店一樓義式料理餐廳享用午餐。各點了基本款波隆那肉醬義大利麵及海鮮義大利麵,配上熱氣氤氳的茶及餐後
Thumbnail
2025/02/06
銀髮川柳是一系列的套書,由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所舉辦的短詩投稿。投稿人可以是任何年紀,主題以高齡化社會及高齡者的生活日常為主題即可。恰如文案所言,不論是身為高齡者,家有高齡者或者對於日本人口老化現象有感的人,筆下言簡意賅的文字心酸有時,無奈有時。當然,爆笑也有時。
Thumbnail
2025/02/06
銀髮川柳是一系列的套書,由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所舉辦的短詩投稿。投稿人可以是任何年紀,主題以高齡化社會及高齡者的生活日常為主題即可。恰如文案所言,不論是身為高齡者,家有高齡者或者對於日本人口老化現象有感的人,筆下言簡意賅的文字心酸有時,無奈有時。當然,爆笑也有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久沒有去南故宮,這回應朋友邀請去看看此時的書畫陶瓷和茶文化展,很豐富的藝術之旅,走一趟南故宮加上朋友的博學多聞,居然逛到下午一點多,忘了午餐時間......... 今日行程:嘉義故宮南院-->東石海產
Thumbnail
很久沒有去南故宮,這回應朋友邀請去看看此時的書畫陶瓷和茶文化展,很豐富的藝術之旅,走一趟南故宮加上朋友的博學多聞,居然逛到下午一點多,忘了午餐時間......... 今日行程:嘉義故宮南院-->東石海產
Thumbnail
文物館設立於廟旁的龍鳳樓,興建於民國69年,裡頭有潘麗水的彩繪與蔡元亨的書法作品。 文物館的專門導覽人員謝君彥女士為澎湖白沙吉貝人,目前為李志上修復師率領名襄彩繪修復團隊進行文物的清潔作業。
Thumbnail
文物館設立於廟旁的龍鳳樓,興建於民國69年,裡頭有潘麗水的彩繪與蔡元亨的書法作品。 文物館的專門導覽人員謝君彥女士為澎湖白沙吉貝人,目前為李志上修復師率領名襄彩繪修復團隊進行文物的清潔作業。
Thumbnail
此特展展場試圖打造廟宇祭祀空間的氛圍,從展覽大廳進入如同走進廟埕,映入眼簾的是「刑期無期」匾與門神,模擬踏入三川殿後步入正殿的路徑,從「古物」為主題的視角體驗田野中寺廟文物的本質與古物的故事。 其中我很喜歡的是古物廟特展的紀念品,粉紅色香火袋型的紙袋,展場內有空白紙可以到展區內定點進行版畫翻印,再將
Thumbnail
此特展展場試圖打造廟宇祭祀空間的氛圍,從展覽大廳進入如同走進廟埕,映入眼簾的是「刑期無期」匾與門神,模擬踏入三川殿後步入正殿的路徑,從「古物」為主題的視角體驗田野中寺廟文物的本質與古物的故事。 其中我很喜歡的是古物廟特展的紀念品,粉紅色香火袋型的紙袋,展場內有空白紙可以到展區內定點進行版畫翻印,再將
Thumbnail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Thumbnail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Thumbnail
你曾經感嘆過生命的不公平嗎?雖然不是光靠努力就能獲得自己渴望的生活,但是對於沒有繼承任何資源與優勢的人而言,只要後天努力,還是有機會透過其他方式來彰顯自己的成就與價值。就像那些原本沒有任何典藏品的博物館,還是有機會藉由研究員們的田野調查和考古挖掘,找到意想不到的寶物,並形塑出博物館的特色與展覽主軸。
Thumbnail
你曾經感嘆過生命的不公平嗎?雖然不是光靠努力就能獲得自己渴望的生活,但是對於沒有繼承任何資源與優勢的人而言,只要後天努力,還是有機會透過其他方式來彰顯自己的成就與價值。就像那些原本沒有任何典藏品的博物館,還是有機會藉由研究員們的田野調查和考古挖掘,找到意想不到的寶物,並形塑出博物館的特色與展覽主軸。
Thumbnail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Thumbnail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Thumbnail
大馬人愛去台灣那裡玩?雅好藝文的先生,喜歡去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對故宮興致不大,然而帶路兼陪公子讀書,不到五年,我這個俗人竟然去了故宮兩次。 歷代書法家的真跡最吸引先生。他表示,坊間字帖往往放大或縮小,看不出碑帖的本來面目,若能親眼見到原件,才能看清楚整幅作品的筆法、結構等等,真跡的尺寸非常重
Thumbnail
大馬人愛去台灣那裡玩?雅好藝文的先生,喜歡去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對故宮興致不大,然而帶路兼陪公子讀書,不到五年,我這個俗人竟然去了故宮兩次。 歷代書法家的真跡最吸引先生。他表示,坊間字帖往往放大或縮小,看不出碑帖的本來面目,若能親眼見到原件,才能看清楚整幅作品的筆法、結構等等,真跡的尺寸非常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