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該何時退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接到一位大我10歲的牙醫界前輩的私訊,要我對他們同學關於退休的討論表達一下個人看法。
他們是標準戰後嬰兒潮的世代,今年七十歲左右,算一算已經看診四十五年左右,仔細想一想,將近半個世紀,每天在同一個崗位從事一樣的工作,在變化迅速的時代,除了臨床醫療,大概是其他專業工作不容易找得到的。
他們的討論意見紛歧,有少數已退休,還沒有退休的人,有的正打算退休,有的根本沒想到這個問題,認為身體好好的,幹嘛退休,甚至認為退休後老得快,病得快,而且還死得快。
至於想退休的人,有的是覺得身體狀況走下坡,覺得看診很累,也有的覺得找不到好的助理,或者門診愈來愈多的奧客,心灰意冷,想想何必讓自己不愉快。另外有一類是牽涉到經濟面,認為競爭愈來愈厲害,比不過年輕牙醫師,而且診所裝潢久了舊了,吸引不了新患者,但是想想再看診也沒多少年,不想花大錢重新裝修。
當然,有一些比較積極想法的覺得還是該早點退休多享受人生吧!其實已辛勤工作了四五十年,才想到「早點」退休,對比起許多老師與公務人員,在工作二十來年就可以退休領終生俸,這個四五十年,也未免「太遲」,而不是「早點」啊!
看了這麼多不同意見,這些不同的選擇,其實也沒有什麼對錯好壞,只要自己自在開心就好,比較可惜的狀況是,假如常抱怨卻又不做任何行動與改變,就真的要想清楚,畢竟在六七十歲的年齡,往後還有充足精神和體力與活力的時間也不會太多,若還有未完成的心願與渴望,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或者,若覺得一下子把經營將近近半世紀的診所就這麼結束,似乎蠻可惜的,那麼可以採「半退休」的狀況,也就是減少門診時間,一個星期看個二、三天,空下大部分時間去活出一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總覺得自己開診所,最棒的地方是不被時間綑綁,每個星期要看幾天,每天要看幾個小時,都是可以自己決定,不像其他大部份行業,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還沒完全離開職場,時間就是老闆或客戶的,無法自己掌控。
其實不管是已經七十歲的前輩,還是如我六十歲左右,甚至四五十歲的壯年醫師,都值得珍惜這個自己開診所的最大優點。
以前在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臨床醫生從早看到晚,全年無休鞠躬盡瘁,是非常值得讚揚與佩服的,但是時代改變了,現在許多地方已醫療資源過分地充足,甚至已經要「搶病人」的地步,甚至因為資訊不對等而「創造出許多不必要的需求」的過度醫療也時有所聞,多看病人除了增加業績之外,已很難說服自己是為了得不到醫療服務的民眾而犧牲自己,所以如何將職業轉換成志業,或許是讓自己不留下人生遺憾的機會。
將職業轉換成志業,或許是讓自己不留下人生遺憾的機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 自我催眠跟醫師催眠可同時嗎?】昨天去給醫生做催眠治療時 原本躺好準備要聽從催眠師的指令 這時醫生竟然叫我自己自我催眠去進入催眠狀態, 他沒等我同意,就直接開始 在慌張之餘, 還好這次還是有成功進入催眠狀態 我的醫師是台灣催眠艾瑞克森派的催眠師,與我老師不同,當醫師知道我也是催眠師,雖然我不是他的學生,但他也不吝嗇地教我很多,讓我
    Thumbnail
    avatar
    【 無相先生 】陳楷澄催眠療癒離苦得樂
    2021-09-27
    長輩看診須知/解決長輩在醫院迷路、醫師問診不知如何應答的問題!許多長輩有定期到醫療院所回診的需求,但每一次的看診,對於年歲已高的年長者而言就有些困難,擔心在人來人往的診間迷路、等待時間過長、不曉得何時輪到自己。更重要的是,面對疾病時不知道該如何詢問、對於未來治療方向也不清楚…
    Thumbnail
    avatar
    黃金時代 - 頂級在家養老
    2021-09-13
    認識守護台灣心理健康的人們吧!—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師、輔導老師該怎麼分?心理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輔導老師 猜猜看,上述四個職業之中,哪一個是不存在的?
    Thumbnail
    avatar
    心理師當專輔
    2021-06-30
    黃軒醫師說 : 你如何提早發現,有受虐兒童?臺灣平均10分鐘,就會發生1件虐兒 最近臺灣的小朋友,一個被家人殺害,一個被成年人爆打,還有數不清的小朋友在幼稚園,在家庭中,反覆出現在社會媒體報導,可以知道,現在文明社會的角落,有些小朋友是不幸褔的,而其不幸福,卻竟是來自這些「成年人」呢! 有良心的民眾,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這些小朋友的,尤其是老師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0-09-06
    黃軒醫師說:如何分辨真假囗罩? 在臺灣,1週內,就抓出了數萬片的「假囗罩」,而且在口罩上都會鋼印著「Made in Taiwan),這個傷腦筋了,我看到了電視新聞快速介紹過了,哪些是真的?或假的?我真的沒有什麼印象,只好去閱讀一些文章,才發現原來【有些測試結果是假的】? 首先要有「二不」觀念: 1.不要看到【Made in Ta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0-08-18
    黃軒醫師說:為何血型影響COVID 19 ?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重症團隊的研究,收集1980個重症患者與2381個輕症對照組。研究發現: 血型A型的患者有最高風險成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風險:1.45倍)! 而血型O型的風險最低,為0.65倍! 為什麽? 一定是 O血型或A血型 ??? 我有趣的整理近年血型和疾病的相關文獻。 我們先看您日常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0-07-03
    黃軒醫師說:如何做好網球賽COVID 19的感控塞爾維亞的世界排名第一的網球選手Novak Djokovic表示:他接受COVID 19 檢測呈陽性反應,這是繼多位參加巴爾幹半島一場表演賽後染疫的球員之後中鏢。 這是網球大震驚的大事紀。 這位天下第一,幾天前參加了 亞得里亞巡迴賽(Adria Tour),他和很多位武林高手,比賽接觸,例如: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