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改編】三隻小豬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豬媽媽的三個兒子都長大了,家裡住不下,媽媽要牠們出去蓋自己的房子住。豬大哥經常在外面旅行,平時沒存甚麼錢,只能就地取材用些茅草和竹子搭了一間房子,想說自己經常外出,一年也住不了幾次。豬二哥是個文青,覺得原始木作符合牠的風格和氣質,稍微參考了一下市面上暢銷的文青雜誌介紹的木構建築形式,親自去木料行挑選帶有自然清香的木材,偕同一些在「亥亥思潮」社團認識的文青同好,講究地用無釘接榫的方式建造了自己的夢幻木屋,並自創一套進出門儀式,說這樣可提升自己和木屋契合的層次。豬小弟顯然比較寬裕,姑且不問牠的錢是從哪來的,牠找了知名建築設計師,簡單描述自己的需求,「我相信你們的專業!」牠拍著設計師的肩,價都沒砍就將整個工程包給設計師團隊,蓋了一間時尚磚屋。因為蓋磚屋需要些時間,豬小弟又跟豬媽媽一起多住了幾天,直到磚屋完成。

一天,一隻飢餓的大野狼經過,看見豬大哥在屋外納涼,彷彿看見一大塊豬排在那熟成,沒想就加快腳步衝撲過去,豬大哥見狀,趕緊進屋關門關窗,但大野狼衝過來的速度非常快,一下子豬大哥的茅屋就給撞壞了,嚇得豬大哥趕緊跑到豬二哥那求救。

大野狼追著豬大哥跑到豬二哥屋前,門和窗都已經緊閉,豬大哥和豬二哥在屋裡直打哆嗦。大野狼還是有讀點書的,用最傳統的鑽木取火方式弄了個火堆燒房子,豬二哥紅著眼眶噙著淚,顧不得什麼儀式了,頭也不回地同豬大哥朝豬小弟的時尚磚屋奔去。

過度飢餓加上剛剛體力大量消耗的大野狼一度担心會追丟兩塊熟成豬排,幸好豬小弟的磚屋夠招搖,撐一下還是趕到了磚屋門前。大野狼正在思考如何侵入屋內,門口的對講機說話了。

「你是大野狼吧?」
「呃……我是。」
「聽說你要吃我兩個哥哥,是嗎?」
「沒…不不…對!那是他們的宿命,你也是!」
「你會後悔的。」
「死到臨頭耍什麼嘴皮子,快開門!」
「我們是美豬,你知道嗎?」
「嗄?」「美ㄧ豬ㄧ,你有在看新聞嗎?」

門縫傳出一份文件,包含三隻小豬的生產履歷和美豬新聞。大野狼還是認得字的,看到了幾些關鍵字,瞪大了眼睛,接著露出極度失望的表情。

「知道了吧!縱使我們是對立的角色,我還是抱著慈悲的心打從心底關心著你!」

雖然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大野狼卻查覺到自己反射性地流下兩行淚。從來沒有任何豬對自己表達如此真切的關懷,豬兒的清正心靈讓自己的良心瞬間膨大到足以被發現。

大野狼帶著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產生的愧疚感默默離開了,之後遇到同伴還會不時提到這些豬兒對牠的好。豬大哥和豬二哥透過豬小弟跟豬媽媽斡旋獲得一些資源,重新蓋了新的房子。雖然豬大哥還是覺得茅草屋就足夠了,豬二哥仍堅持要蓋木屋,但在豬小弟的建議下加強了耐撞度和防火功能。

「那幾張紙果然好用!」豬小弟心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derM的沙龍
1會員
12內容數
Shade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3
緊握方向盤的手 疫情嚴峻,許多人幾乎足不出戶,出外購買餐食、生活用品的習慣移向網路訂購。訂購的東西不可能憑空就在訂戶家門口出現,自動導航運送物流的無人交通工具也還在概念階段,能擔負這項任務的,就是貨運司機們。
Thumbnail
2021/06/03
緊握方向盤的手 疫情嚴峻,許多人幾乎足不出戶,出外購買餐食、生活用品的習慣移向網路訂購。訂購的東西不可能憑空就在訂戶家門口出現,自動導航運送物流的無人交通工具也還在概念階段,能擔負這項任務的,就是貨運司機們。
Thumbnail
2020/11/29
「好想吃…好想吃…」孕婦站在自家後窗前,死盯著窗外一片花園裡的匍匐風鈴草(Rapunzel),口中不停分泌的唾液不受控制地從嘴角溢出。 那片花園屬於一位女巫。由於巫師業收入不穩定,園裡種了不少食用花葉、香草,以使能自給自足,不受景氣影響。
Thumbnail
2020/11/29
「好想吃…好想吃…」孕婦站在自家後窗前,死盯著窗外一片花園裡的匍匐風鈴草(Rapunzel),口中不停分泌的唾液不受控制地從嘴角溢出。 那片花園屬於一位女巫。由於巫師業收入不穩定,園裡種了不少食用花葉、香草,以使能自給自足,不受景氣影響。
Thumbnail
2020/11/22
森林附近住著一家四口:伐木工人與再娶的妻子,以及名叫漢賽爾、葛麗特的一對小兄妹。靠著僅會的伐木技能,伐木工人掙錢換食物的能力有限,而現任妻子對森林裡有什麼可以採集作為食物十分陌生,也幫不上忙。由於近期物價不斷調漲,伐木工人能掙得的食物愈來愈少,眼看就要寅吃卯糧了……
Thumbnail
2020/11/22
森林附近住著一家四口:伐木工人與再娶的妻子,以及名叫漢賽爾、葛麗特的一對小兄妹。靠著僅會的伐木技能,伐木工人掙錢換食物的能力有限,而現任妻子對森林裡有什麼可以採集作為食物十分陌生,也幫不上忙。由於近期物價不斷調漲,伐木工人能掙得的食物愈來愈少,眼看就要寅吃卯糧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前有三隻小豬,他們本來都住在草地上,但有天他們突然想到,如果只是住在草地上,而沒有遮風避雨的地方,那遇到風雨的時候怎麼辦? 第一隻小豬反應很快,他馬上衝了出去,去找了很多的枯草,要做草屋。他很快蓋起了草屋。 第二隻小豬很謹慎,想了好幾天,寫了計畫書,要蓋小木屋,因為要蓋小木屋需要木
Thumbnail
從前有三隻小豬,他們本來都住在草地上,但有天他們突然想到,如果只是住在草地上,而沒有遮風避雨的地方,那遇到風雨的時候怎麼辦? 第一隻小豬反應很快,他馬上衝了出去,去找了很多的枯草,要做草屋。他很快蓋起了草屋。 第二隻小豬很謹慎,想了好幾天,寫了計畫書,要蓋小木屋,因為要蓋小木屋需要木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Thumbnail
這一天,大野狼來到稻草屋前大叫:「小豬,快讓我進去。」豬大哥說:「我不要,你會把我吃掉。」大野狼說:「那我就把你的房子吹倒,呼~呼~」,一下子豬大哥的稻草屋就被吹倒,豬大哥趕緊跑到豬二哥家裡。接著,大野狼來到小木屋前大叫:「快開門讓我進去。」兩隻小豬說:「我們才不要開門,你會吃掉我們。」大野狼說:「
Thumbnail
這一天,大野狼來到稻草屋前大叫:「小豬,快讓我進去。」豬大哥說:「我不要,你會把我吃掉。」大野狼說:「那我就把你的房子吹倒,呼~呼~」,一下子豬大哥的稻草屋就被吹倒,豬大哥趕緊跑到豬二哥家裡。接著,大野狼來到小木屋前大叫:「快開門讓我進去。」兩隻小豬說:「我們才不要開門,你會吃掉我們。」大野狼說:「
Thumbnail
學期末,女兒拿回一篇作文,開心的與我們分享。 老師要他們改編童話故事,一向古靈精怪的她,把童話故事角色大集合,全都串在一塊兒了。 她寫了將近千字(打字打得粉累 >"<),內容蠻有趣的。老師給她全班最高分。 徵得本人同意,獨家取得授權刊登,內容如下。
Thumbnail
學期末,女兒拿回一篇作文,開心的與我們分享。 老師要他們改編童話故事,一向古靈精怪的她,把童話故事角色大集合,全都串在一塊兒了。 她寫了將近千字(打字打得粉累 >"<),內容蠻有趣的。老師給她全班最高分。 徵得本人同意,獨家取得授權刊登,內容如下。
Thumbnail
三隻小豬在聖誕節前夕蓋了自己房子, 在這聖誕佳節, 他們將會遇見大野狼或聖誕老公公呢?
Thumbnail
三隻小豬在聖誕節前夕蓋了自己房子, 在這聖誕佳節, 他們將會遇見大野狼或聖誕老公公呢?
Thumbnail
從前有兔子三兄弟,長大之後,兔媽媽要他們出門獨立去。 於是,三兄弟出去找自己的新家。 因為看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於是兔小弟蓋了棟磚屋,快樂的住了進去。 兔二哥覺得兔子不適合住磚屋,於是蓋了棟木屋。 兔大哥覺得兔子就是兔子,於是弄個間草屋。 於是大野狼來了,他守在磚屋外面,兔小弟怕死了卻又出不去。最後
Thumbnail
從前有兔子三兄弟,長大之後,兔媽媽要他們出門獨立去。 於是,三兄弟出去找自己的新家。 因為看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於是兔小弟蓋了棟磚屋,快樂的住了進去。 兔二哥覺得兔子不適合住磚屋,於是蓋了棟木屋。 兔大哥覺得兔子就是兔子,於是弄個間草屋。 於是大野狼來了,他守在磚屋外面,兔小弟怕死了卻又出不去。最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