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影評▕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造福人的心理學,變成操弄人的奴役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雷警示,雖無細部劇情或結局雷,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商品化的心理學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開宗明義地點出,人類使用網路服務的過程中,忽略了免費的成本,畢竟所有對價行為,都有捨有得,不會存在一項只有得沒有捨的交易行為。以此來說,人類把自己的注意力、興趣、個人隱私與時間交出給科技巨頭,科技巨頭再將其配對給廣告業主,以利廣告投放可以最佳化,這套遊戲規則並不是黑幕,相反的,它大方地展現給使用者,毫不避嫌地要使用者們同意,而使用者也確實同意,只是沒有想到同意所要付出的代價,其價值超脫自身所能想像。

由此可知,《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雖然是聚焦在科技巨頭的企業倫理來探討,但這場交易之所以能形成,使用者、科技巨頭與廣告主,缺一不可。

做為提線木偶,某種程度,我們割下了自己的心,雙手奉獻交給了惡魔。

廣告,早在15世紀就出現在世界,這場爭奪人們注意力的戰爭早就開打,如火如荼的戰火與煙硝一直都在,只是因為網路平台而獲得放大,以此來說,廣告行銷法,早已潛伏在人類世界中長達600年以上的時間,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完全嶄新的戰場。如同實際的戰爭一般,即使戰爭的規模與等級,因應科技來到前所未有的層級,但其中的暴力行為一路伴隨人類歷史來發展,從未缺席,廣告也是,即使出生得較晚。

然而,廣告之所以能夠有效,完全有賴於人們內在的酬賞制度,過往的廣告,你可以忽略不去注意,保有自主意志。當今,因為使用條款,為了獲得免費的優質社群服務,我們販賣了自己的時間,可能是5秒、15秒、30秒。乍看之下,那是我們自主去選擇的交易行為,仍舊保有完整的自由意志,但在投放時間中所塞入的資訊與廣告,確實會不斷地影響你我做出後續的決定。因此,表面上看似仍擁有自由,但那份自由漸漸地不再完整,何況,廣告的目的也不會只是曝光,重點在於背後的黏著。

raw-image

美國著名影集《廣告狂人》中對於香菸的探討,即點出黏著的精隨在於操弄。當時,香菸被美國衛生當局指出有害健康,自此,原本有助心靈發展對抗焦慮的聖品,成為一種不良毒物。不過,大眾彼此心知肚明,即使危險,那份癮頭早已無法退去,然而這依然是一場銷售危機,處理得當,香菸公司才有機會逆風承浪。

爾後,經由討論,香菸公司董事與行銷專員,催產出兩個行銷方案,其一為運用「男子氣概」的魅力加強抽菸行為,強調危險致命卻勇往直前才是真男人,藉此化解危害健康所造成的吸菸猶豫;其二為運用「思維邏輯」的暗示,利用捲菸烘烤這個普遍製程來聚焦,強調香菸雖然危險,但因為它是被烘烤(tosast)出廠的,所以受到祝福(tosast),使用的人,死後則會前往天堂,過上另一段幸福又快樂的來世,藉此避免正面衝撞,但又可以安定癮君子的焦慮與擔心,讓吸煙者忽視政府的警告,繼續抽煙。

精彩、有趣卻危險,上述片段點出了人類在操弄心理上到底有多擅長,多有創意。
raw-image

因此,如同《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所強調,使用社群軟體,我們不只販賣注意力,還有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親手打開腦袋殼,然後張開雙手歡迎廣告商去改造我們,藉此把自己圈養成一隻又一隻被餵養的金雞母,永續地為公司帶來營收。以此來說,社群網路平台的存在並非真正的問題核心,真正的癥結點在於背後的使用方式與邏輯思維,就像以核資源來說,避開其安全性與污染的爭議,它確實可以發電點亮世界,也可能引爆點燃末日。

為此,所有的問題,如同近代人類史上的一切問題,還是會回歸到資本主義的氾濫與高張來討論。資本主義可以說是人們最偉大卻又最恐怖的發明,過去,它帶動科技進步,推動自由意志的高漲,階級的翻轉,現在,它卻反過來限縮人文主義的發展,創造出新的封建世代。每一間科技巨頭如同一座又一做的王國,內有領土與領主,做為領民,我們繳稅,付出我們的勞力(注意力)與自由意志,進而獲取生活的安穩與滿足,以融入社群大眾,廣告主,則是握有特權的貴族,掌握著遊戲規則,進而與領主共謀出這一場統治戲碼。

如同馬克斯於《資本論》所預言,人類將因為巨大的資本主義體系而「異化」,失去自我、思考與自主,更失去了人性,如今,更為可悲,我們不只是生產增財的工具,更變成被交易的物品。然而,異化的對象也不只是過往所強調的工人階級,全世界的社群服務使用者,都是科技巨頭與廣告商的生產工具,我們只能夠以資本階級想要的方式來存活,即使,我們明明一同添磚增瓦,共築出了美好的數位王國,王國的所有權,還是只專屬於特定階級人士,而非底層的使用者們。以此來說,真實世界雖然已經沒有畜奴的現象,但在數位世界中,我們都是一頭又一頭的代宰羔羊,被奴役著,被搾取著,被爭奪著,直到沒有一絲價值的那一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667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劇相談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凱文凱利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的主要觀點,就是科技永遠不會停下腳步,科技進步過程中如果出了問題,最佳的做法不應該是回頭或退縮,而是發明出新的方法克服問題。我對於社群媒體的發展有類似的樂觀看法,比如說現在有獨立的事實查核機構,假新聞已無法像以前那樣快速傳播。當然,問題還是很多,但是只要人類社會繼續進步,我們可以讓問題越來越少。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8
我也站在比較樂觀的立場,但也認同這個議題需要注意,而不是一昧地反對。另外,我認為更深的應該不是科技的出現,而是科技背後的人性互動,並非從科技層面來解決,應該回到情感面去理解、對話與體諒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4.3K會員
137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3/11/09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2023/11/09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2021/07/02
村西正如身穿新衣的國王,清楚自知描繪的願景,就是荒唐的騙局,卻拉不下臉,坦白才能的有限,或許商業嗅覺確實異常敏銳,但類似藝術本質的追逐,就是碰巧到達的境界,眾人眼底的AV帝王,就是彼此共築出的浪漫泡泡,令人沉醉卻虛幻。整個團隊看得最清楚的人,一直以來,都不是社長,而是深陷騙局,卻無法脫身的全裸監督
Thumbnail
2021/07/02
村西正如身穿新衣的國王,清楚自知描繪的願景,就是荒唐的騙局,卻拉不下臉,坦白才能的有限,或許商業嗅覺確實異常敏銳,但類似藝術本質的追逐,就是碰巧到達的境界,眾人眼底的AV帝王,就是彼此共築出的浪漫泡泡,令人沉醉卻虛幻。整個團隊看得最清楚的人,一直以來,都不是社長,而是深陷騙局,卻無法脫身的全裸監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