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冠肺炎還是武漢肺炎?小編該怎麼描述最安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剛滑到總統蔡英文的國慶演說,有個文案措辭我超級激賞啊!跟政治說無關也算有關,是關於COVID-19的說法這件事。
疫情以來它到底叫做「新冠肺炎」還是「武漢肺炎」或者應該怎麼稱呼,全球許多人已經討論很久,也開始出現一些如果你採用哪個說法,你就是支持哪個意識形態的人云云的爭論。
在這篇文章中暫時不討論哪個聯想佔多或少、對或錯,只能說確實有部分的讀者會因為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對需要產出公開內容的人來說,因為必須顧及產出內容的效果,可能會面臨以下幾個狀況:
  • 有個人偏好或認同,也想表達出來
  • 有個人偏好或認同,但不表達出來
  • 沒有個人偏好或認同,但想維持中立性
  • 沒有個人偏好或認同,但不知道/沒注意措辭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所有的狀況下,只有1的情形對作者造成的影響最小,因為他知道想表達什麼立場時該用什麼措詞,所以也會預先推演相對應的結果並接受它。
而文案或者文字工作者們,較常遇到的會是2、3的狀況(合格的文案需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而多數商業文案的目的都是增加認同或銷售而非價值觀的辯論,所以較常選擇以不引起爭議的方式表達);4則是一般大眾會遇到的狀況。
新冠肺炎和武漢肺炎稱謂的討論,可以參考BBC News的文章「新冠病毒」還是「武漢肺炎」?中美台不同表述的爭議

那麼,要如何描述COVID-19,來符合不引起爭議的需求呢?

我自己會採用的說法,常以COVID-19、疫情兩種為主,而在演說中,文稿使用了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描述方式「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引文可能有些微落差,歡迎指正)。
從描述「病名本身」改為描述「疾病產生原因」,既是個客觀事實也是不引起爭議的表達方式。
我認為這種措辭是在一般的產業中非常聰明的作法,很值得各位行銷文案人學習。
但如果這樣表達是演講者的意圖,也就是上述的2或3時,在政治場域的思考切入點當然又會和一般產業場域有差異,此時就端賴讀者認為是否接受演講者的表達意圖了。
非正式的社群或商業文稿中,你可以使用:
  • COVID-19:英文正式名稱,在台灣較無明顯意識形態
  • 肺炎:簡化用語,雖然不特指但大家都聽得懂(不建議醫療業使用)
  • 疫情:同上
  • 防疫:同上
  •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威脅/散播...:疾病產生的原因
也可以用:
  •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缺點是這樣寫很長很囉唆,比較適合正式的媒體或者文書,小編口吻撰文時不太需要。
另註,因為前陣子寫以政治文稿為相關文章時,會有些讀者把價值觀的選擇加進討論議題中,只是若當目的是想精進文案技巧時,建議往「作者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寫有沒有達到作者的目的?」去思考與辯論,而非認為自己不接受作者的目的所以要表達意見與指正,這樣能獲得更多的成長。

但若非以文案技巧精進的目的,而是想要表達價值觀的話,我也很認同每個人都該盡力與非同溫層進行友善的溝通,以增進互相的理解與共識,這樣也很好。

一起加油。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更多浪費才能的內容就在 【商業文案全解析,擁有你的寫作孵化器】線上課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注美學與品味的風格邏輯、生活風格與質感設計、沈浸式體驗與地方創生。只有文字,能用細節打造出,比視覺和想像力更精確的——夢寐以求樣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節人人愛,自從萬家香與金蘭醬油強打烤肉活動之後,台灣人的中秋節就和它密不可分。且中秋節是台灣人最愛過的節日第三名,僅次於農曆新年與情人節,人均贈禮消費金額更是達到3193元,僅次於新年、母親節、父親節。 但是除此之外,你有意識過早在元朝的中秋節時,就已經出現經典的行銷思維嗎?
「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說完自己的論點之後每次都馬上被主管否定,不是你的想法絕對有錯,而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 許多職場溝通教學的討論當中,經常會提到把「我覺得⋯⋯」掛在嘴邊的人,讓人感覺沒有自信、沒有說服力,但是在已經做好諸多準備要進行提案的執行者來說,單純因為
想必關心文字的讀者們都有關心北大學生宿舍「是在哈樓」名稱遙遙領先這件事情。我得知這件事之後,一邊覺得十分有大學生的活力、一邊也在想「若我是校方,有什麼方式能讓這件事情完美落幕?」 首先,如果票選活動為參考使用,北大校方有最後裁量權的話,是在哈樓真的被使用的機率大概較小,但是完全無視學生意見也說不
近日最熱門的音樂/政治話題,非「走了大港,來了哈瑪星」莫屬,我前陣子很榮幸的參與曙光祭的文案執行,也躬逢末代覺醒音樂祭其聖,對我來說,音樂/政治/商業/品牌都是我非常在意的內容,因此就趁這個機會來談談我的觀點。 哈瑪星的「前身」是曙光祭? 在今年曙光祭成立之初,它就有一個目標是成為能在全台巡迴演出
總統蔡英文溝通國軍議題的貼文被轉錄到LGBT社群中,獲得許多額外的曝光。為什麼以政府首長的高度能夠貼出和性形象擦邊的內容而不招致反感、減損品牌價值?廣告裡著名的3B法則(又稱ABC法則)歸納Baby Beauty Beast / Animal Beauty Child,美女、小孩、動物三種內容是最能
都會地區學習資源多,各種分享、講座、學習、研討會也多,認真進取的讀者們可能一週至少都參加一場以上類似活動。而既然去都去了、學也學了,俗話說You’re what you eat,當然你的所學也就代表你的能力,若每次都能在會後把它寫成一篇講座紀錄,就成為經營自媒體與個人品牌最一舉兩得的素材了。
過節人人愛,自從萬家香與金蘭醬油強打烤肉活動之後,台灣人的中秋節就和它密不可分。且中秋節是台灣人最愛過的節日第三名,僅次於農曆新年與情人節,人均贈禮消費金額更是達到3193元,僅次於新年、母親節、父親節。 但是除此之外,你有意識過早在元朝的中秋節時,就已經出現經典的行銷思維嗎?
「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說完自己的論點之後每次都馬上被主管否定,不是你的想法絕對有錯,而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 許多職場溝通教學的討論當中,經常會提到把「我覺得⋯⋯」掛在嘴邊的人,讓人感覺沒有自信、沒有說服力,但是在已經做好諸多準備要進行提案的執行者來說,單純因為
想必關心文字的讀者們都有關心北大學生宿舍「是在哈樓」名稱遙遙領先這件事情。我得知這件事之後,一邊覺得十分有大學生的活力、一邊也在想「若我是校方,有什麼方式能讓這件事情完美落幕?」 首先,如果票選活動為參考使用,北大校方有最後裁量權的話,是在哈樓真的被使用的機率大概較小,但是完全無視學生意見也說不
近日最熱門的音樂/政治話題,非「走了大港,來了哈瑪星」莫屬,我前陣子很榮幸的參與曙光祭的文案執行,也躬逢末代覺醒音樂祭其聖,對我來說,音樂/政治/商業/品牌都是我非常在意的內容,因此就趁這個機會來談談我的觀點。 哈瑪星的「前身」是曙光祭? 在今年曙光祭成立之初,它就有一個目標是成為能在全台巡迴演出
總統蔡英文溝通國軍議題的貼文被轉錄到LGBT社群中,獲得許多額外的曝光。為什麼以政府首長的高度能夠貼出和性形象擦邊的內容而不招致反感、減損品牌價值?廣告裡著名的3B法則(又稱ABC法則)歸納Baby Beauty Beast / Animal Beauty Child,美女、小孩、動物三種內容是最能
都會地區學習資源多,各種分享、講座、學習、研討會也多,認真進取的讀者們可能一週至少都參加一場以上類似活動。而既然去都去了、學也學了,俗話說You’re what you eat,當然你的所學也就代表你的能力,若每次都能在會後把它寫成一篇講座紀錄,就成為經營自媒體與個人品牌最一舉兩得的素材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HPO: 人類表型本體論以及ICD 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 全球診斷資訊標準, 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
Thumbnail
有關新冠科普的術語辭典,根據ICD 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 全球診斷資訊標準,以及HPO: 人類表型本體論: 提供醫學相關表型、疾病表型註釋以及對這些表型進行操作的演算法的知識本體等。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HPO: 人類表型本體論以及ICD 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 全球診斷資訊標準, 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
Thumbnail
有關新冠科普的術語辭典,根據ICD 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 全球診斷資訊標準,以及HPO: 人類表型本體論: 提供醫學相關表型、疾病表型註釋以及對這些表型進行操作的演算法的知識本體等。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