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效率的新聞媒體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過去十年,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軟體,已大幅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資訊流通得更加快速,世界彷彿就在我們的手中。

raw-image

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假新聞、假消息充斥,似乎讓我們不知道誰該相信,誰又不該相信。每天的報導,也集中於那些人們樂於點擊、樂於爭論的話題。當大眾媒體都在追求眼球的同時,誰能讓我們看得更多、更廣,同時也省下時間,不在真相與假象之間周旋?究竟該如何選擇媒體,對我來說一直是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在此就分享一些我長期以來觀察,且認為值得你我追蹤的媒體。而基於現代人樂於使用社群網站收取資訊的習慣,我將只分享這些媒體的社群網站。期待這些媒體能持續擴展你我的視界,且更有效率地過生活。

另外,除了傳統上的媒體之外,有些旅居世界各地的部落客們,也常帶來許多更深入、更在地的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喜愛旅行及投資的我來說,也是相當豐富且有用的。以下將簡單分類地,一一介紹給大家。

大眾媒體

這邊所列出的都是以傳統主流大眾媒體。因為都是有領牌的媒體,所以相較其他網路媒體,更有公信力。再者,我所挑選的,幾乎都是由政府固定預算及公眾資助,因此也相較其他商業媒體來得公共化。長期看下來,也都是比較平鋪直述,立場相對客觀,不販賣激情的媒體。

公視新聞網

依據公視法成立的公視,是獨立經營且全民共同擁有的公共媒體,不靠財團及廣告存活,而是透過法律規定撥給的預算及全民的資助,以此達到公共化,因此能獨立而不受任何干預。而公視對於國際新聞,也有再劃分出全球現場深度週報/漫遊天下節目,給予只想要吸收國際資訊的朋友。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Twitter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公視 全球現場深度週報/漫遊天下 facebook

華視 / 中華電視公司

2007 年,華視與公共電視合併成公廣集團。雖然華視現在已是公廣集團一員,但與公視不同,必須完全自籌財源,所以會播放廣告。

不過,華視在 MOD 上有新聞資訊頻道,是公廣集團中想要以傳統電視的方式 24 小時隨時看到新聞台的唯一選擇。而華視近年來也奮發向上,不再播放監視器、行車記錄器、網路瀏覽器這三者所統稱的三器新聞。並且也與美國之聲 VOA、全球中央等國際性質媒體合作聯播,可以繼續觀察鞭策並給予支持。

華視新聞 facebook

中央社

許多國際媒體在報導台灣新聞時,都會直接引用中央社的報導。而中央社自己也有「全球中央」這樣的月刊,以台灣角度看國際新聞,經常提供深入觀點與分析報導。近年來,中央社的網站上,也開始提供訂閱國際新聞及每日新聞電子報,對於不喜歡用社群網站的人們,也可以有用電子報的選擇。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中央社@全球視野 Global View Twitter

全球中央雜誌 Facebook

中央廣播電台

根據維基百科,中央廣播電臺為早期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廣播電臺,也是中華民國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機構,以中文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等13種語言代表中華民國對全球廣播。

RTIChinese Twitter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是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於2015年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議題的深度調查報導。報導者以非營利基金會的模式經營,因此必須靠募款和讀者捐款維持運作。

報導者 Twitter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地球圖輯隊

地球圖輯隊是入口網站,蕃薯藤的一個提供國際新聞的服務,同樣也是依賴讀者的贊助支持。

DQ 地球圖輯隊 Twitter

地球圖輯隊 情報總部 Facebook

焦點事件

根據焦點事件的維基百科及官網,焦點事件是一個著重於社運相關資訊的媒體。因此我認為,相對於主流媒體,焦點事件更可以提供不一樣的觀點與資訊。而焦點事件,同樣依賴於讀者的贊助與支持。

焦點事件 Twitter

焦點事件 Facebook

端傳媒

眾所周知,端傳媒來自香港。目前,端傳媒已是訂閱制媒體,依賴用戶付費。

端傳媒 Facebook

端傳媒 Twitter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是日本排名第二的全國性報紙,由朝日新聞社發行,僅次於《讀賣新聞》。

朝日新聞中文編輯部 Facebook

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主要的財經新聞媒體,負責算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日經指數。

日经中文网

DW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是德國的公共廣播,由德國政府出資資助。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Facebook

DW 中文- 德国之声

BBC 英國廣播電台

和德國之聲一樣,BBC 為英國的公共媒體,資金來源為英國國民。

BBC 英國廣播電台 Facebook

BBC 英國廣播電台 Twitter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與德國之聲及BBC類似,法廣是在法國外交部的預算及贊助下經營。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Facebook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Twitter

瑞士資訊

瑞士資訊隸屬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是瑞士的公共廣播。和BBC一樣,資金來源為電視牌照費用(70%)。

瑞士資訊中文網 swissinfo.ch Facebook

瑞士資訊 Twitter

美國之音

與上述相似,美國之音為美國政府所有,是美國政府對外的發聲管道之一。

美國之音 Facebook

美國之音 Twitter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主流媒體,應該無須多做介紹了。

紐約時報 Facebook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 Facebook

以上便是我所挑選出長期以來所追蹤的媒體。相較商業媒體,這些媒體不受廣告干預,往往更能呈現事實真相。

當然,在此之外,相信還是有許多汲汲營營,努力想呈現給大家更好環境的媒體。因此,此篇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你退掉那些你認同的商業媒體,而是期待你可以將這些公共媒體加入自己的清單裡。如果我們不能擋住假消息,何不讓更多真新聞流入我們的手裡?或許我們就不會迷失在茫茫大海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ix的沙龍
5會員
15內容數
行旅人 Tripost 以故事為媒介,引領體驗不同的思維和視野,成就與分享心中的旅行與生活。
Kai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20
近日台灣確診數上升,面對這波疫情的強襲,各種新的防疫政策也一波波襲來,瞬息萬變。為了掌握及跟從官方最新資訊及指示,於是我立馬尋找及追蹤居住地及親友居住地的縣市政府官方社群。最後就順手整理出了以下資訊,期待我們能在恪守自我防疫,並團結一心,不恐慌,不道聽途說之下,再次恢復正常生活。 一起加油!
2021/05/20
近日台灣確診數上升,面對這波疫情的強襲,各種新的防疫政策也一波波襲來,瞬息萬變。為了掌握及跟從官方最新資訊及指示,於是我立馬尋找及追蹤居住地及親友居住地的縣市政府官方社群。最後就順手整理出了以下資訊,期待我們能在恪守自我防疫,並團結一心,不恐慌,不道聽途說之下,再次恢復正常生活。 一起加油!
2020/11/11
中天新聞近期面臨換照,為此 NCC 還史無前例的舉辦了聽證會。不少人將這件事與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掛鉤。但仔細想想,這理由實在薄弱,為何如此說呢?讓我娓娓道來。 首先,回顧過往,中天在六年前審議換照的時候,被多數的委員建議不予換照,當時的 NCC 以附加條款,限期改善的方式過關,被媒體稱之為...
Thumbnail
2020/11/11
中天新聞近期面臨換照,為此 NCC 還史無前例的舉辦了聽證會。不少人將這件事與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掛鉤。但仔細想想,這理由實在薄弱,為何如此說呢?讓我娓娓道來。 首先,回顧過往,中天在六年前審議換照的時候,被多數的委員建議不予換照,當時的 NCC 以附加條款,限期改善的方式過關,被媒體稱之為...
Thumbnail
2020/10/17
與多數瀏覽器相同,Brave 同樣基於 Chromium,與 Chrome 有相同的核心。Brave 由 Javascript 創始人及 Mozilla 前 CTO 、共同創始人,Brendan Eich, 於 2015 年創立。
Thumbnail
2020/10/17
與多數瀏覽器相同,Brave 同樣基於 Chromium,與 Chrome 有相同的核心。Brave 由 Javascript 創始人及 Mozilla 前 CTO 、共同創始人,Brendan Eich, 於 2015 年創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她們的深度報導,讓媒體成為推動公平美好社會的力量,而且在分秒必爭的新聞人生,依然保有陽光燦爛的笑容,很期待能聆聽她們在堅持理想的路上所經歷的考驗與堅持,因此,我將座談會主題訂為「在堅持理想的路上-談媒體的實然與應然」。也很謝謝承辦單位臺灣電視公司的陳壽偉接受這個看似學術的命題
Thumbnail
她們的深度報導,讓媒體成為推動公平美好社會的力量,而且在分秒必爭的新聞人生,依然保有陽光燦爛的笑容,很期待能聆聽她們在堅持理想的路上所經歷的考驗與堅持,因此,我將座談會主題訂為「在堅持理想的路上-談媒體的實然與應然」。也很謝謝承辦單位臺灣電視公司的陳壽偉接受這個看似學術的命題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包括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在內,這類成立超過10年的社群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吸收資訊的主要管道,在台灣尤其如此。根據TWNIC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台灣網路報告》,台灣社群媒體使用率高達88% ,比全球平均高出39%。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Thumbnail
包括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在內,這類成立超過10年的社群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吸收資訊的主要管道,在台灣尤其如此。根據TWNIC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台灣網路報告》,台灣社群媒體使用率高達88% ,比全球平均高出39%。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Thumbnail
2021 年雙週刊推薦:網羅商業、生活、科技、美食、兒童學習等主題,Kono 電子書提供你最精彩豐富的雙週刊雜誌內容!
Thumbnail
2021 年雙週刊推薦:網羅商業、生活、科技、美食、兒童學習等主題,Kono 電子書提供你最精彩豐富的雙週刊雜誌內容!
Thumbnail
Kono 精選了 10 本週刊線上看,橫跨財經、新聞、政治、娛樂、3C 等主題。每周一期的週刊兼具內容深度及即時性,讓你每周都長見識,就在 Kono 週刊雜誌線上看!
Thumbnail
Kono 精選了 10 本週刊線上看,橫跨財經、新聞、政治、娛樂、3C 等主題。每周一期的週刊兼具內容深度及即時性,讓你每周都長見識,就在 Kono 週刊雜誌線上看!
Thumbnail
中天電視自2020年12月11日被關台後,全力轉戰YouTube,YouTube上的訂閱人數暴增,訂閱數目前已經突破219萬,獨佔台灣電視台鰲頭,後續發展成為一個可觀察的傳播課題。
Thumbnail
中天電視自2020年12月11日被關台後,全力轉戰YouTube,YouTube上的訂閱人數暴增,訂閱數目前已經突破219萬,獨佔台灣電視台鰲頭,後續發展成為一個可觀察的傳播課題。
Thumbnail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換成聯合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從3個面向看起來,我認為聯合報的訂閱制之路其實早就鋪好,而且比起蘋果日報的訂閱制更有可能成功。
Thumbnail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換成聯合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從3個面向看起來,我認為聯合報的訂閱制之路其實早就鋪好,而且比起蘋果日報的訂閱制更有可能成功。
Thumbnail
過去十年,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軟體,已大幅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資訊流通得更加快速,世界彷彿就在我們的手中。 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假新聞、假消息充斥,似乎讓我們不知道誰該相信,誰又不該相信。每天的報導,也集中於那些人們樂於點擊、樂於爭論的話題。當大眾媒體都在追求眼球
Thumbnail
過去十年,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軟體,已大幅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資訊流通得更加快速,世界彷彿就在我們的手中。 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假新聞、假消息充斥,似乎讓我們不知道誰該相信,誰又不該相信。每天的報導,也集中於那些人們樂於點擊、樂於爭論的話題。當大眾媒體都在追求眼球
Thumbnail
本文透過一則新聞實例,討論三大常見的訂閱制迷思。近一兩年風風火火的訂閱制,似乎讓連年虧損的傳統新聞媒體又看到一線希望,然而過多人樂觀看待訂閱制,忽略了背後眾多眾要的影響因素。
Thumbnail
本文透過一則新聞實例,討論三大常見的訂閱制迷思。近一兩年風風火火的訂閱制,似乎讓連年虧損的傳統新聞媒體又看到一線希望,然而過多人樂觀看待訂閱制,忽略了背後眾多眾要的影響因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