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台灣Podcast元年

2020/10/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年是「台灣Podcast的元年」。
Podcast一詞是由iPod與Broadcast(廣播)組合而成的字詞。相較於傳統的廣播,Podcast是將事先錄好的聲音節目放在串流平台上,讓聽眾隨時隨地都可以收聽的一種新興媒體。被稱為三大頻道的「Gooaye股癌」、「百靈果」以及「台灣通勤第一品牌」,早已長期佔據台灣Podcast的前三名。其各自在不同專業或領域上發揮了非凡的影響力。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一個資訊快速流動的世代,作為一位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Podcast的出現給予我們新的「選擇」以及新的「聲音生態系」。在這邊,我們或許能思考幾件事:為什麼我們需要Podcast?Podcast能帶給我們什麼?Podcast是否能創造更多的連結?
隨著大眾傳播載體的演變下,大眾使用或享用文化的方式也隨之改變:從印刷品(文化1.0)、電視機與收音機(文化2.0)、電腦(文化3.0)到現今的智慧型手機(文化4.0)。當代的社會變遷中,文化的商品化或消費化,以及消費商品的文化元素,都是重要且不可忽視的命題。然而,本文不試圖探討之,而是強調人的能動性(human agency),亦即主動生產文化,而非被動的消費——「你」本身就能成為一種文化的體現存在。在二十一世紀,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以及創作者。換言之,二十一世紀是文化4.0的時代,人手一機,在隨時隨地就可以擁有豐富的藝文內容產品,同時也可以更即時地享受和創造多樣的數位體驗。因為日常生活比人類所創造的事物來說,都要奇特許多;日常生活是模糊的,沒有固定的模式。Podcast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認為,任何的自媒體都能帶給我們更多樣的選擇以及對「在地」(the local)的接觸。不論是Podcast或是YouTube,都各自地體現出其差異性(difference)以及在地性(locality)。
然而,Podcast與YouTube最大的不同正在於,Podcast本身的複雜程度相對低:沒有過多的影像、文字以及剪接手法,能讓我們專心傾聽述說者的故事。除此之外,我認為Podcast是一種創造異質連結的新手法。Podcast就像是一場遊蕩的旅行,我們都是在移動的旅行者,在找尋如畫之景,朝著「未知的領域」前進。近十幾年來,人文學科的理論發展,逐漸轉向到「物質」與「生態意識」當中——新物質女性主義(New materialist feminism)學者Donna Haraway和Karan Barad等人,不斷地提醒我們,必須向不同物種的生命學習,重新聚焦回身體與身體的生態之中。故事成為我們的生存能力,我們得述說以及聽見更多不同物質立足點的文化敘事(cultural narrative)。在未來的發展,台灣Podcast還有非常多的可能性。除了肯定其發展之外,我也期許更多的創作者加入和拓展版圖,給予這個世代不同的數位體驗。
最後,筆者本人與兩位友人想在此宣傳我們共同創立的頻道——《必去島Bitch Island》。在這裡,Ella、Peggy和Wei將分享各自的日常生活瑣事以及述說他們的人生故事。在必去島,我們不追求正經八百,也不追求政治正確;我們是賽伯格,都在尋求更深層的羈絆與意義——我們是共生演化的同伴,感受、碰觸、轉化、接合、連結著,彼此。究竟,超過十年的情誼,三個人會延伸出怎樣的火花?三個人的故事尚未說完。歡迎訂閱頻道,並鎖定每個月的1號和15號,我們將帶給你們一趟迷幻的旅程。
Wei
Wei
不僅僅是人類的,後人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