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me•偷嗑】鄭有傑《親愛的房客》拍出愛的模樣 孩子一句話讓他紅了眼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攝影/林威 場地提供/優客工場

raw-image

或許,大部分人對於鄭有傑的印象,都是以導演居多,但其實他也是位編劇及演員,他最廣為人知的角色,是2008年與藍正龍、林佑威合作的《波麗士大人》中的潘士淵一角,也曾在多部戲劇中演出;而由他執導的公視戲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系列,不僅收視口碑雙贏,也讓他榮獲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編劇獎,這一路走來,鄭有傑對台灣影視產業的付出及熱情,都被他化做一次又一次的創作,並帶給觀眾無限的驚喜與想像。

今年10月,由他自編自導的全新作品《親愛的房客》將在大銀幕上跟觀眾見面,這部能夠將情感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的電影,雖未上映,卻已經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六項大獎,可以說是來勢洶洶,究竟這部電影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就讓導演自己說給你聽。

拍出愛的各種形狀 鄭有傑:每個人愛的方式不同

鄭有傑藉著《親愛的房客》帶出許多議題,也探討現代人的孤寂。

鄭有傑藉著《親愛的房客》帶出許多議題,也探討現代人的孤寂。

《親愛的房客》是鄭有傑繼2015年《太陽的孩子》後,睽違5年的全新創作,一樣由他自編自導,並找來曾與他合作過的莫子儀、陳淑芳、白潤音、姚淳耀、是元介、謝瓊煖、吳朋奉等人主演,故事以一樁「家庭命案」為出發點,並帶出同志、親情、領養等議題,既呈現了一個家庭中,每個人對愛的各種表達方式,也探討了深藏現代人心中那份孤寂。

雖然電影的腳步帶著壓抑與沈重,卻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內心與目光,無論是劇情帶來的思緒或角色豐沛的情感,更是非常直接的衝擊觀眾的淚腺,究竟鄭有傑為什麼會想藉由電影中的角色來呈現愛的這些面貌呢?對此,他說:「如果仔細去看這部電影,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愛,只是每個人愛的方式不一樣。」鄭有傑認為,這些愛不見得有惡意,卻也可能因為每個人的方式不同而帶來傷害。

在《親愛的房客》中,每個人都各自詮釋了自己的愛。

在《親愛的房客》中,每個人都各自詮釋了自己的愛。

以是元介的角色來說,在片中,他飾演陳淑芳的小兒子,長年在外工作,逢年過節才會回家,這些年來,都是依賴莫子儀飾演的「林健一」照顧一家老小,但在陳淑芳所飾演的母親過世後,是元介卻開始質疑有著同志身份的林健一,對姪子的好是另有圖謀:「其實他的出發點也是愛,而且他的愛也是常常我們在社會上有的時候會聽到的一些聲音,因為對他來講,這個小孩已經是他唯一的親人了,怎麼可以讓我的小孩在這種不正常的家庭長大?」但鄭有傑認為,這個角色出發點仍是愛、想要保護自己的姪子,但正常與否,該如何判斷?他說:「說不定你只是不認識別人的正常。」

在鄭有傑心中,愛有各種形狀,他也藉由《親愛的房客》呈現了其中幾種模樣。

在鄭有傑心中,愛有各種形狀,他也藉由《親愛的房客》呈現了其中幾種模樣。

這或許也是鄭有傑想藉由《親愛的房客》帶給觀眾的其中一種思考:「你如果真的愛一個人,你不會去傷害他。」在片中,莫子儀與白潤音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兩人的情感卻早已情同父子,鄭有傑認為,在現今這個社會,即便真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可能做出傷害彼此的事情:「所以有的時候,不該只是用自己以為的正常來看這些事。」

人們因不理解而恐懼 鄭有傑談孩子哭紅眼眶

鄭有傑過去也曾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私顏》中,探討同性議題。

鄭有傑過去也曾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私顏》中,探討同性議題。

事實上,鄭有傑並不是第一次創作以同志為題材的作品,在他就讀台大經濟系三年級時,就曾自己出資,拍攝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作品《私顏》,這是一個關於顏面傷殘的傷患及一個迷惘的男學生的故事,當時便用他特有的觀點來呈現同性之間的愛與情感,而這次在《親愛的房客》中,也是以此為主,為什麼會想再次寫出以同志情感為主的故事呢?

鄭有傑表示,其實在《親愛的房客》裡,自己並不會將同性這個元素看的那麼重要:「同性只是他的性傾向,林健一這個人有好多好多身分,他是一個鋼琴老師、他是一個溫柔的爸爸、他是一個很會照顧人的年輕人。」而之所以想討論這個議題,是因為他感受到,即便現在我們的法律越來越開放,但也有些保守的聲音存在著,鄭有傑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大家看到藏在電影背後的那些事:「為什麼我們會去恐懼?為什麼會反對?通常是源自恐懼,為什麼?因為不理解。」

鄭有傑認為,同志這個議題在《親愛的房客》中只是一小部份,更多的是背後探討的議題。

鄭有傑認為,同志這個議題在《親愛的房客》中只是一小部份,更多的是背後探討的議題。

所以透過電影,來解析這個人背後的七情六慾、他的愛恨情仇:「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在講各式各樣愛的形狀,的確其中一部份是在講同志,但也只是它其中一部份。」

就如同鄭有傑所說,同志這個元素,其實只是《親愛的房客》裡的一小部分,因為電影仍是以愛為出發點,當中還包括了對親情細膩的刻畫,令人意外的是,原來鄭有傑將他跟孩子的對話,放進了電影裡:「其實裡面很多親子的互動,都是從我跟我家小孩的互動來的。」

專訪過程中,鄭有傑想起自己與孩子的回憶,忍不住紅了眼眶。

專訪過程中,鄭有傑想起自己與孩子的回憶,忍不住紅了眼眶。

鄭有傑回想起跟小孩的相處,他說有次工作很累,回到家後,他的孩子看到他很累,就問他說:「爸爸,是不是沒有我,你會比較輕鬆?」鄭有傑雖然聽到當下很有感觸,卻也明白自己的孩子是非常關心自己,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就連專訪這天聊起這段回憶,都讓鄭有傑不禁紅了眼眶,這麼感性的人,也難怪電影裡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

身兼三種身分讓他更懂溝通 鄭有傑讓演員自己發揮

《親愛的房客》中的一場情慾戲,背後隱藏的卻是現代人內心的寂寞。

《親愛的房客》中的一場情慾戲,背後隱藏的卻是現代人內心的寂寞。

另外,在《親愛的房客》中,有一幕莫子儀跟王可元的情慾戲,那場戲並不是為了拍而拍,而是透過那樣的設計,讓莫子儀的角色更加立體,鄭有傑表示,像這樣的情慾戲,一定是需要事先跟演員溝通:「彼此的防護措施會是怎麼樣、走位會是怎麼樣,全部溝通好。」

鄭有傑說,為了讓演員更加投入,所以當天只安排拍攝該場戲,因為他了解拍這樣的戲,演員不僅要全心全意的投入,還要將情感給表現出來,所以會非常累:「它其實是心裡非常激昂的一場戲,他(指莫子儀)很寂寞,他在這5年的生活當中,他都在為別人而活,但他也是人啊!他需要被擁抱、需要有一個人接觸他的肌膚,然後好好擁抱他。」鄭有傑補充,雖然這場戲從角色進門到他走出房門都有拍攝,但最終他選擇將情緒停留在王可元對著莫子儀說:「我在這裡」,藉此呈現這兩個人當下找到彼此而得到心靈的慰藉。

因為身分多重,也讓鄭有傑在執導時,更懂得如何與演員溝通。

因為身分多重,也讓鄭有傑在執導時,更懂得如何與演員溝通。

這樣的戲,無論對導演或演員來說,其實都是一種挑戰,但身兼導演、編劇及演員,鄭有傑在執導的時候,卻更懂得如何跟演員相處,也更知道如何讓演員盡情表現與發揮,他說:「我自己身為演員,比較知道說演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可以演得比較放鬆。」

鄭有傑解釋,他自己在當演員的時候,喜歡一場戲從頭演到尾,所以當他的身分轉換成導演時,也會盡量讓演員的情緒不要被打斷,能夠一直連貫下去;鄭有傑坦言,因為自己也是演員,所以更能拿捏自己在當導演時,有哪些是需要去溝通、哪些不用刻意說,留給演員自己去發揮。

入圍金馬獎,鄭有傑認為要感謝的人很多,也很感謝自己能夠被看到。

入圍金馬獎,鄭有傑認為要感謝的人很多,也很感謝自己能夠被看到。

這次,《親愛的房客》入圍金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等六項大獎,對此,鄭有傑表示自己很幸運,也認為這並不是這麼理所當然且容易的事,但他仍充滿感謝,也分享了他知道自己的作品入圍這麼多獎項時的心情:「還好有被看到、還好我沒有放棄!」

「如果你很久沒有被擁抱,可以來看這部電影,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很需要被擁抱;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在這部電影裡,你會發現,有些在生活中遭遇的很討厭、很莫名的奇妙的事,並不是你的錯。」專訪的最後,導演特別用誠摯的情感推薦《親愛的房客》,也期待這部作品能被許多觀眾看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嗑電影》的沙龍
60會員
119內容數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女生,我的先生過世了而我留下來,你一樣會問我這個問題嗎?
Thumbnail
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女生,我的先生過世了而我留下來,你一樣會問我這個問題嗎?
Thumbnail
這是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演員莫子儀、導演鄭有傑、監製楊雅喆的組合,是不看預告就能走入電影院的一種信任。從2006年的《一年之初》鏡頭裡的莫子儀到2020年,十幾年的化學變化,都如espresso萃取般,成為電影時光的印記和風味。
Thumbnail
這是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演員莫子儀、導演鄭有傑、監製楊雅喆的組合,是不看預告就能走入電影院的一種信任。從2006年的《一年之初》鏡頭裡的莫子儀到2020年,十幾年的化學變化,都如espresso萃取般,成為電影時光的印記和風味。
Thumbnail
(這是雷區) 看了導演及演出名單裡,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只認得陳淑芳及吳朋奉,其他包括導演及男主角都是第一次聽到。 雖然有些慚愧,但也肯定電影金馬獎讓大眾認識了好電影跟好演員。 而上網才知道,其實導演鄭有傑跟男主角莫子儀早已於19年前的一場MV「張清芳的’瓦上的舞蹈」合作過了,看著莫子儀20歲清新的
Thumbnail
(這是雷區) 看了導演及演出名單裡,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只認得陳淑芳及吳朋奉,其他包括導演及男主角都是第一次聽到。 雖然有些慚愧,但也肯定電影金馬獎讓大眾認識了好電影跟好演員。 而上網才知道,其實導演鄭有傑跟男主角莫子儀早已於19年前的一場MV「張清芳的’瓦上的舞蹈」合作過了,看著莫子儀20歲清新的
Thumbnail
放眼望去,導演鄭有傑《親愛的房客》幾乎可以說是去年至今國片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身為一位創作者,不走到一定年紀,不經歷種種失望,是無法收起尖刺、磨去稜角,畢竟成熟無關格局,而關乎筆觸。
Thumbnail
放眼望去,導演鄭有傑《親愛的房客》幾乎可以說是去年至今國片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身為一位創作者,不走到一定年紀,不經歷種種失望,是無法收起尖刺、磨去稜角,畢竟成熟無關格局,而關乎筆觸。
Thumbnail
《親愛的房客》巧妙地透過角色安排,述說了一個相當庶民且通俗的故事;乍看之下它是個同性主題的電影,但實際上議題圍繞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愛」的本質。它清楚地向觀眾攤牌,縱使臺灣通過了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表面上開放,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到歧視或總總不變。
Thumbnail
《親愛的房客》巧妙地透過角色安排,述說了一個相當庶民且通俗的故事;乍看之下它是個同性主題的電影,但實際上議題圍繞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愛」的本質。它清楚地向觀眾攤牌,縱使臺灣通過了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表面上開放,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到歧視或總總不變。
Thumbnail
導演鄭有傑繼上一部劇情作品太陽的孩子(2015),睽違5年的大銀幕之作。在電影圈消失的空檔期間,他的創作能量並未消逝,反倒回頭電視圈拍攝一戰成名《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續集,將劇本的格局擴大,以年輕人的視角發聲來對抗社會的不公義。在劇中塑造出緊張的世代對立感,具有強烈的爆發張力。《親愛的房客》則反
Thumbnail
導演鄭有傑繼上一部劇情作品太陽的孩子(2015),睽違5年的大銀幕之作。在電影圈消失的空檔期間,他的創作能量並未消逝,反倒回頭電視圈拍攝一戰成名《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續集,將劇本的格局擴大,以年輕人的視角發聲來對抗社會的不公義。在劇中塑造出緊張的世代對立感,具有強烈的爆發張力。《親愛的房客》則反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由鄭有傑自編自導的全新作品《親愛的房客》將在大銀幕上跟觀眾見面,這部能夠將情感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的電影,已經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六項大獎,可以說是來勢洶洶,究竟這部電影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就讓導演自己說給你聽。
Thumbnail
由鄭有傑自編自導的全新作品《親愛的房客》將在大銀幕上跟觀眾見面,這部能夠將情感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的電影,已經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六項大獎,可以說是來勢洶洶,究竟這部電影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就讓導演自己說給你聽。
Thumbnail
一路走來,鄭有傑不僅在戲劇、電影的執導或編劇上下足功夫,也時常出現在演員名單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波麗士大人》中的潘世淵一角;這次,他帶著暌違五年的全新自編自導電影《親愛的房客》跟觀眾見面,更以本片入圍今年金馬獎五項提名,讓電影在10月23日上映前,就已備受肯定。
Thumbnail
一路走來,鄭有傑不僅在戲劇、電影的執導或編劇上下足功夫,也時常出現在演員名單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波麗士大人》中的潘世淵一角;這次,他帶著暌違五年的全新自編自導電影《親愛的房客》跟觀眾見面,更以本片入圍今年金馬獎五項提名,讓電影在10月23日上映前,就已備受肯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