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EndSARSNow:警暴與我們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Evan Cheng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an Cheng的沙龍
47會員
30內容數
在世界一隅,與世界同行。本專題主要觀察世界動向,不時更新各地議題。結合資訊及短評的文章,傳遞消息、激發思考。
Evan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1
撇除否定科學的持份者,「反對疫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疫苗安全與否,而是疫苗背後的政策......
Thumbnail
2022/02/01
撇除否定科學的持份者,「反對疫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疫苗安全與否,而是疫苗背後的政策......
Thumbnail
2022/01/21
大家好,我是林暮雪。 有個網友問我,為甚麼這個世界這麼多標籤和刻板印象,而這些標籤和刻板印象,又怎樣影響了我們相處與對待別人? 首先我會分開標籤與刻板印象這兩個問題。我會覺得刻板印象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標籤有時候努力撕下還是有難纏的殘膠。
Thumbnail
2022/01/21
大家好,我是林暮雪。 有個網友問我,為甚麼這個世界這麼多標籤和刻板印象,而這些標籤和刻板印象,又怎樣影響了我們相處與對待別人? 首先我會分開標籤與刻板印象這兩個問題。我會覺得刻板印象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標籤有時候努力撕下還是有難纏的殘膠。
Thumbnail
2021/11/01
拖延已久的立法會選舉即將到來。清一色親政府的參選名單也許使人心灰意冷,但還能呼吸的時候怎能放棄生存?
Thumbnail
2021/11/01
拖延已久的立法會選舉即將到來。清一色親政府的參選名單也許使人心灰意冷,但還能呼吸的時候怎能放棄生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緬甸軍方在2月份發動政變,推翻新鮮出爐的選舉結果。全國性遊行﹑警民衝突﹑真槍實彈的內戰。 . 這些故事情節在世界各地,在時間的洪流裡,都不斷重覆上演。有感,因為在youtube看到一批緬甸警察不願當軍方的棋子,於是加入示威隊伍,與前同事對抗,希望成為「人民的警察」。(至今已有約900位示威者死於軍政
Thumbnail
緬甸軍方在2月份發動政變,推翻新鮮出爐的選舉結果。全國性遊行﹑警民衝突﹑真槍實彈的內戰。 . 這些故事情節在世界各地,在時間的洪流裡,都不斷重覆上演。有感,因為在youtube看到一批緬甸警察不願當軍方的棋子,於是加入示威隊伍,與前同事對抗,希望成為「人民的警察」。(至今已有約900位示威者死於軍政
Thumbnail
今天看新聞看到不太好的新聞,報道說有兩名參與示威的公民被軍隊用實彈射傷致死,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一名的年輕男子被緬甸陣政府軍人用狙擊槍射至爆頭,死者頭皮直至飛脫,頭骨裂開當場死亡。現在有消息說十個地方武裝組織在此事後都一致同意不再與緬甸軍政府和平談判,向軍政府宣戰。內戰可能一觸即發,希望緬甸人民平
Thumbnail
今天看新聞看到不太好的新聞,報道說有兩名參與示威的公民被軍隊用實彈射傷致死,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一名的年輕男子被緬甸陣政府軍人用狙擊槍射至爆頭,死者頭皮直至飛脫,頭骨裂開當場死亡。現在有消息說十個地方武裝組織在此事後都一致同意不再與緬甸軍政府和平談判,向軍政府宣戰。內戰可能一觸即發,希望緬甸人民平
Thumbnail
10月8日至今,非洲尼日利亞(奈及利亞)反警暴事件依然未能平息。日前,在當地時間10月20日於首都拉各斯(Lagos)出現嚴重流血事件。有市民拍下士兵在Lekki(來基)向示威者開槍。傳媒引述目擊者,當時至少10人中槍,士兵在現場搬運屍體,其後指出至少12人死亡。政府方面則稱,25人受傷,1人死亡。
Thumbnail
10月8日至今,非洲尼日利亞(奈及利亞)反警暴事件依然未能平息。日前,在當地時間10月20日於首都拉各斯(Lagos)出現嚴重流血事件。有市民拍下士兵在Lekki(來基)向示威者開槍。傳媒引述目擊者,當時至少10人中槍,士兵在現場搬運屍體,其後指出至少12人死亡。政府方面則稱,25人受傷,1人死亡。
Thumbnail
2020年8月24日 12:13 看到面書有人在日本新宿,築人鏈,撐香港,有人舉黑色旗,上面寫住“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八隻大字,而家舉旗,嗌口號,都應該只有身在外國嘅手足先至做得到。喺呢個咁民主專一嘅香港,就算舉白紙,只要多個兩個人,都會俾班癲狗告你違反限聚令599G。而家我會
Thumbnail
2020年8月24日 12:13 看到面書有人在日本新宿,築人鏈,撐香港,有人舉黑色旗,上面寫住“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八隻大字,而家舉旗,嗌口號,都應該只有身在外國嘅手足先至做得到。喺呢個咁民主專一嘅香港,就算舉白紙,只要多個兩個人,都會俾班癲狗告你違反限聚令599G。而家我會
Thumbnail
警方和示威者的互動一向是一門非常難以研究的課題,但至少過去半世紀的研究均指出,警方以更大程度的武力應對示威——例如從一開始便穿著防暴裝備或使用催淚彈——對緩和事態的作用很小,甚至往往適得其反。既然我們都知道這些都不管用,為甚麼催淚彈、橡膠子彈、布袋彈、防暴裝備等強硬的人群管制手法仍然在各地廣泛使用?
Thumbnail
警方和示威者的互動一向是一門非常難以研究的課題,但至少過去半世紀的研究均指出,警方以更大程度的武力應對示威——例如從一開始便穿著防暴裝備或使用催淚彈——對緩和事態的作用很小,甚至往往適得其反。既然我們都知道這些都不管用,為甚麼催淚彈、橡膠子彈、布袋彈、防暴裝備等強硬的人群管制手法仍然在各地廣泛使用?
Thumbnail
法治制度所實現的正義是回溯性的,即只有當犯罪行為發生後,才得以透過司法制度對犯罪人進行制裁。要打從根本處理警暴的問題,必須從警察的執法文化著手,而執法文化背後又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墮入惡性循環的警民衝突, 已可不能單靠追究個別警員重拾公眾信心。
Thumbnail
法治制度所實現的正義是回溯性的,即只有當犯罪行為發生後,才得以透過司法制度對犯罪人進行制裁。要打從根本處理警暴的問題,必須從警察的執法文化著手,而執法文化背後又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墮入惡性循環的警民衝突, 已可不能單靠追究個別警員重拾公眾信心。
Thumbnail
這週世界各地似乎都有示威遊行,無論是從香港還是到法國巴黎。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週年的日子,即便如此,對於香港的民眾而言,卻是一種國殤。眼看警民對立的升高,港府決定實施「反蒙面法」來遏阻示威民眾的衝突。而法國巴黎在最近發生了一連串示威遊行的活動,無論是警察、司機還是納稅人都不滿執政當局的作為。
Thumbnail
這週世界各地似乎都有示威遊行,無論是從香港還是到法國巴黎。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週年的日子,即便如此,對於香港的民眾而言,卻是一種國殤。眼看警民對立的升高,港府決定實施「反蒙面法」來遏阻示威民眾的衝突。而法國巴黎在最近發生了一連串示威遊行的活動,無論是警察、司機還是納稅人都不滿執政當局的作為。
Thumbnail
香港警察開槍,中槍的中五生一度命危,除了香港人,臺灣人也相當關注。但國際對事情的看法與標準,並不會把政府對平民開槍這事看得很大:外面的人看,這件事更像是「我們要重新衡量香港,香港已加入動盪國家的行列」。
Thumbnail
香港警察開槍,中槍的中五生一度命危,除了香港人,臺灣人也相當關注。但國際對事情的看法與標準,並不會把政府對平民開槍這事看得很大:外面的人看,這件事更像是「我們要重新衡量香港,香港已加入動盪國家的行列」。
Thumbnail
繼元朗後,北角、荃灣俱發生社團和大陸人襲擊抗爭者的事件,一次是偶發,連續多次就是精心部署,中聯辦已開始動用見不得光的勢力助警平亂,估計警黑合作將成常態,抗爭者要有自衛的準備。 八月五日抗爭遍地開花。雖然如此,抗爭者未有燒車、破壞商店、乘機搶掠,反而警方暴力升級得駭人聽聞。據統計,六月九日至八月四日,
Thumbnail
繼元朗後,北角、荃灣俱發生社團和大陸人襲擊抗爭者的事件,一次是偶發,連續多次就是精心部署,中聯辦已開始動用見不得光的勢力助警平亂,估計警黑合作將成常態,抗爭者要有自衛的準備。 八月五日抗爭遍地開花。雖然如此,抗爭者未有燒車、破壞商店、乘機搶掠,反而警方暴力升級得駭人聽聞。據統計,六月九日至八月四日,
Thumbnail
七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環舉行的集會再次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警民衝突。由西環到上環多條街道成為戰場;令香港爆發了小規模的城市巷戰。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試圖試圖驅散示威者,衝突現場可以看出由多名示威市民和記者有流血和不同程度的受傷等情況。
Thumbnail
七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環舉行的集會再次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警民衝突。由西環到上環多條街道成為戰場;令香港爆發了小規模的城市巷戰。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試圖試圖驅散示威者,衝突現場可以看出由多名示威市民和記者有流血和不同程度的受傷等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