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內向的人為何還存在(一):外向有時換來短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有些人看到這樣的題目,或許一時會不習慣。現在不是在鼓吹內向者的優勢嗎?為什麼反而提問「內向的人為何還存在」。但這樣的發問,對國外研究「演化心理學」的學者或專業人員來說很正常。乍看之下,外向的人擁有許多優勢,隨著「天擇」,絕大多數的人都應該天生外向才對,為什麼現在還有25%的人個性內向?


raw-image


外向的人是多數,內向的人是少數。在現今社會,外向的人是主流,在美式文化裡成為標竿,成為教育、取材的標準。內向的小孩往往會被鼓勵(或被責難)要跟外向的人學習。一般來說,外向的人較常表現出堅定自信,能言善道,友善體貼,擁有較寬廣的人際網絡,社會地位較高,曾經的性伴侶比較多,對異性也比較有吸引力。

現代的研究者傾向認為,人類內向、外向個性的形成原因,基因遺傳佔了很大比重。外向的特質佔了那麼大的優勢,人類又是過群體生活,群體間需要物資的交換、情報的傳遞,外向者的優勢應該是很明顯的。只要外向者在散播基因時每一代多1%的優勢,一千代之後,內向者應該會變成極少數。不過,現在內向的人還佔人類的四分之一,這或許可推測,內向的基因有某些明顯的優勢,或外向的基因有某些明顯的缺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1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Thumbnail
2025/03/16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Thumbnail
2025/03/03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5/03/03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4/11/27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
Thumbnail
2024/11/27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就業市場上外向性格的求職者似乎更具優勢,日常生活中活潑外向也帶給人善於社交、好相處的印象,這是由於工業化之後,都市的求職者及企業都面臨高度競爭,因此性格活潑、積極主動的人更有利於自我推銷及銷售商品,漸漸地社會產生「外向性壓力」,內向者卻成為一種負面標籤,然而內向者和外向者各有所長,職場分工應為互補
Thumbnail
在就業市場上外向性格的求職者似乎更具優勢,日常生活中活潑外向也帶給人善於社交、好相處的印象,這是由於工業化之後,都市的求職者及企業都面臨高度競爭,因此性格活潑、積極主動的人更有利於自我推銷及銷售商品,漸漸地社會產生「外向性壓力」,內向者卻成為一種負面標籤,然而內向者和外向者各有所長,職場分工應為互補
Thumbnail
什麼是內向者? 內向有標準嗎? 網路上普遍認為外向者和內向者為 : 許多人會覺得內向者不善交談、沉默寡言、甚至有點負面的看法, 但,有這樣的特徵真的就是內向者嗎? 而你真的是內向者嗎? 以下是我對於內向者的看法 : 內向者可改變嗎? 相信各位多少都有遇過~ 「看對方是誰?」
Thumbnail
什麼是內向者? 內向有標準嗎? 網路上普遍認為外向者和內向者為 : 許多人會覺得內向者不善交談、沉默寡言、甚至有點負面的看法, 但,有這樣的特徵真的就是內向者嗎? 而你真的是內向者嗎? 以下是我對於內向者的看法 : 內向者可改變嗎? 相信各位多少都有遇過~ 「看對方是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我以為自己很外向,但很多時候又完全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很矛盾」這情況?矛盾的不是你,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這個錯誤的分法。「你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格式。格式錯誤的問題會引導你回應錯誤的答案,甚至得到錯誤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我以為自己很外向,但很多時候又完全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很矛盾」這情況?矛盾的不是你,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這個錯誤的分法。「你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格式。格式錯誤的問題會引導你回應錯誤的答案,甚至得到錯誤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內向者需要花一些時間獨處來思考與省思,但人們都會渴望與人交流與相處,只是喜歡的形式不一樣。身為內向的另一半若能彼此養成一個默契,還是能達成雙方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的。
Thumbnail
內向者需要花一些時間獨處來思考與省思,但人們都會渴望與人交流與相處,只是喜歡的形式不一樣。身為內向的另一半若能彼此養成一個默契,還是能達成雙方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的。
Thumbnail
在一個有545個英國人的樣本裡,有「外向個性」的人,即可預測他(她)一輩子的性伴侶數目,有很高機率會遠多於內向的人。外向的男人容易外遇,外向的女人容易離開原本的伴侶另結新歡。這些都有利於基因散佈。但相對的,外向的個性容易發生意外、導致住院、遇到疾病,外向的女性的小孩較容易遭遇家庭變故。 外向的
Thumbnail
在一個有545個英國人的樣本裡,有「外向個性」的人,即可預測他(她)一輩子的性伴侶數目,有很高機率會遠多於內向的人。外向的男人容易外遇,外向的女人容易離開原本的伴侶另結新歡。這些都有利於基因散佈。但相對的,外向的個性容易發生意外、導致住院、遇到疾病,外向的女性的小孩較容易遭遇家庭變故。 外向的
Thumbnail
早在二十年前,歐美國家就完成一連串的研究,認為內向的人較容易得憂鬱症;在得到憂鬱症的人裡面,外向的人會比內向的人容易復原,而內向的人會更容易走向自殺。台灣對精神疾病的接受程度比西方國家慢,現在對「什麼是憂鬱症」、「我們應該重視憂鬱症」以及對憂鬱症的去污名化,已經有足夠的認知。
Thumbnail
早在二十年前,歐美國家就完成一連串的研究,認為內向的人較容易得憂鬱症;在得到憂鬱症的人裡面,外向的人會比內向的人容易復原,而內向的人會更容易走向自殺。台灣對精神疾病的接受程度比西方國家慢,現在對「什麼是憂鬱症」、「我們應該重視憂鬱症」以及對憂鬱症的去污名化,已經有足夠的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