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內向的人為何還存在(一):外向有時換來短命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內向的人為何還存在(一):外向有時換來短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人看到這樣的題目,或許一時會不習慣。現在不是在鼓吹內向者的優勢嗎?為什麼反而提問「內向的人為何還存在」。但這樣的發問,對國外研究「演化心理學」的學者或專業人員來說很正常。乍看之下,外向的人擁有許多優勢,隨著「天擇」,絕大多數的人都應該天生外向才對,為什麼現在還有25%的人個性內向?


raw-image


外向的人是多數,內向的人是少數。在現今社會,外向的人是主流,在美式文化裡成為標竿,成為教育、取材的標準。內向的小孩往往會被鼓勵(或被責難)要跟外向的人學習。一般來說,外向的人較常表現出堅定自信,能言善道,友善體貼,擁有較寬廣的人際網絡,社會地位較高,曾經的性伴侶比較多,對異性也比較有吸引力。

現代的研究者傾向認為,人類內向、外向個性的形成原因,基因遺傳佔了很大比重。外向的特質佔了那麼大的優勢,人類又是過群體生活,群體間需要物資的交換、情報的傳遞,外向者的優勢應該是很明顯的。只要外向者在散播基因時每一代多1%的優勢,一千代之後,內向者應該會變成極少數。不過,現在內向的人還佔人類的四分之一,這或許可推測,內向的基因有某些明顯的優勢,或外向的基因有某些明顯的缺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3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