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節的特質,將成為專業上的優勢,能夠挽救更多生命。
富比世網站還介紹了2-10名的高薪好工作,分別是:自然科學大型研究經理人、電腦與資訊科學研究專家、物理與天文學家、電腦硬體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電腦網路架構師、精算師、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家、大企業的作業流程分析師。內向的人大約有25%,相對外向的人是少數。內向的人較不擅長社交,或社交時容易累、會消耗能量,在許多職場相對弱勢。而上述這些工作,正好可以發揮內向者的優點:
需要長時間專注,不用頻繁切換工作情境。工作表現取決於結果,不需社交。不用常開會,與同事合作時有明確的目的與工作架構。重視專業知識,不需依靠人脈與自我行銷。可以專注在解決問題,發揮系統化思維與深入分析能力。
這些高薪好工作都不容易取得,不過,AI時代還提供內向者新的機會,不需要高學歷。現在有許多美國大學生或畢業生,從AI公司得到時薪30美元、不用開會、可以遠端工作、可以兼差、時間彈性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專注,很適合內向特質的人。
這工作薪水不錯,工作時一句話都不用說。接案工作的人要檢查AI的輸出成果、加上一些標記、改善AI的幻覺與輸出成果。累積一些經驗後,還可以加入程式開發、寫作、與研究類任務。
這種工作常需要不斷重複做類似的事情,如果不是內向的人,還真不容易持續。不過收入不錯也是有代價:在辦公室工作,有時跟同事打屁聊天、去茶水間吃點心、上個廁所或到頂樓抽煙,公司不會扣薪水。這類遠端工作,就得坐在電腦前才有計算工時。
但對一些家境不好的內向者來說,這工作可以讓自己離家獨立生活,然後還可以賺錢租房子、付學費或還學貸。當未來AI應用落實在一些生活應用(如機械狗、機器人管家)時,這類「AI訓練師」的需求會更大,適合內向者的工作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