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彥儒
道奇隊上次奪冠時柯蕭(Clayton Kershaw)才呱呱墜地不久,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僅僅只有七個月。當時的新生兒血液中還未參雜著對於藍色的忠誠,但同一時間,那些早已和道奇融入同一靈魂的前輩們,卻已經在為這名未來的隊史功臣豎立起深藍戰士該有的英勇樣貌。
回看記憶片段,你會看見吉布森(Kirk Gibson)一瘸一拐地準備迎接屬於自己的英雄時刻;隊史傳奇投手郝西瑟(Orel Hershiser)則磨刀霍霍、準備在投手丘上施展工匠般極致的控球技術,嫻熟得就如鑽石切割工,每一個場景繪色成一塊奪冠拼圖,拼成壯闊無匹的磅礡藍海,這些全是32年前洛城人的集體美好回憶。
32年後,當年懞懂的孩童已經在這場棒球的遊戲中幾乎贏過一輪,三座賽揚獎、一座MVP、175勝、2.5億元薪資,以及同世代對他的尊敬。但弔詭的是,他與道奇,卻打從他出生的1988年、拿下隊史最後那場終局之戰後,再也沒能真正贏過一回。
赤誠球迷悲嘆於往昔風華,而那些始終支持著球隊、又或者是柯蕭的死忠粉絲,更都為著自己心目中的國王未能登基寶位而不斷喟嘆。他們清楚理解,那個懸缺的,即是對於偉大的一種認可,同時也是過往諸多名將如希佛(Tom Seaver)、吉布森(Bob Gibson)和福特(Whitey Ford)等偉大姓名帶入墳墓,並且歷久不衰的一個永久榮耀印記。
回首過去幾年,道奇似乎陷入了一種逃不出的輪迴,從起跑點到終點化作除不盡的無理數,那些品嚐到無數心酸與功虧一簣的自嘲者因而戲稱自己為「失落的一代」,而柯蕭無疑是其中代表,這像是種嘲諷的提醒、提醒著他的偉大,但卻從未好到足以贏下重大時刻。
從2013年起,道奇連續七年獲得分區冠軍,最終卻都以遺憾為賽季作結。而在無數次失望的結尾中,柯蕭也未能以勝利去粉飾這些難堪的結果--因為他自己就輸掉其中六場比賽。每次失敗,他的倦意也就更深、面容愈顯蒼老,同時似乎逐漸掩埋了過去的榮耀。當偉大被刻意打上星號,他沒能做到的事情,也開始成為抹滅不去的標誌。
苦盡甘來
正因如此,當看見柯蕭在今年世界大賽第六戰後終於展露出滿足笑靨時,就好像看到他脖子上的枷鎖終於被甩下來似地,更別提整個洛杉磯了。最終,道奇取得32年來唯一可以被接受的成績:世界大賽冠軍。他們在六場比賽中擊敗了坦帕灣光芒隊,而系列賽四場勝利中,就有兩場貢獻自柯蕭。
「這就像…哇嗚,天啊!我覺得我們做到了這一點真的讓人鬆一口氣。」即使平時冷靜慣了,受訪時柯蕭也擋不住內心澎湃,「於此同時,那麼長時間、努力地付出,作為一群人中的一員,大家最終確切取得了成功,無法用言語形容這種感覺…這很令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