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級的都市傳說:「特庫姆塞詛咒」(Tecumseh's Curs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論語.雍也》

上課鐘響,挺拔帥氣的班長一聲起立敬禮,英姿勃勃,女同學們各個看得是心花怒放、小鹿亂撞,壓根兒忘記頭頂稀疏、面帶兇惡的國文老師已經一言不發的站在講桌前,準備翻開《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一下!Stop!這則不是校園青春極短篇,而且我的寫作功力應該只會把單純的愛情故事改編為謀殺推理小說(咦?),而無法帶給大家纏綿悱惻的愛戀與糾葛…(噢!『好美好美的天、好美好美的海!』…)

言歸正傳,孔夫子打從兩千五百年前,即時時囑咐並叮嚀門生,尤其是在朝為官者(如樊遲),施政應先專注於百姓所盡義務之事(民之十義),而在宗廟祭祀鬼神方面,則須存有敬畏之心,非肆意放縱或褻瀆,更不該涉及迷信,如此方得有智慧且不迷惑,亦為人民之福。作為教育家與政治人物,孔夫子並未完全否定鬼神存在之說,也無詆毀或看輕這些超自然現象,而是不希望主政者面對廟堂祭神時忘本,禱告只祈求眼前利益,反倒侮慢了這些列祖先賢。

然而,歷史的軌跡縱使看來雜亂無章,活脫像顆調皮貓咪玩弄過的毛線球,但認真加以觀察,似乎總蘊藏著看不見的巧合或令人難以置信的相同點,該說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呢?還是…

以下,先給大家七個人名:

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

林肯(Abraham Lincoln)

加菲爾德(James A. Garfield)

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

哈定(Warren G. Harding)

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甘迺迪(John F. Kennedy)

眼力好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這七位剛剛好登擔任過美國總統。接續,再分享他們當選總統的年份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咦?有沒有出現一種規律的數字排列呢?剛好都是以0作尾數,且相隔20年當選。好的,那我們繼續…

哈里森,1841,肺炎(傷寒)猝逝

林肯,1865,遇刺身亡

加菲爾德,1881,遇刺身亡

麥金萊,1901,遇刺身亡

哈定,1923,心臟病猝逝

羅斯福,1945,腦出血猝逝

甘迺迪,1963,遇刺身亡

是的,這七位故前總統無一是於睡夢中安詳辭世,但更巧合的一點…

他們七人都是「死於總統任內」!

是魔鬼精心的詭計?或是天使意外的眼淚?如此的巧合,由無法一一完成任期的七位國家元首後續所衍生而來的「總統級都市傳說」,正是所謂的「特庫姆塞詛咒」(Tecumseh's Curse)…來自西元十九世紀初,印地安原住民用血淚誓下的咒詛!

特庫姆塞與美國白人的衝突

特庫姆塞(Tecumseh,1768 - 1813),是當時北美印地安肖尼族(Shawnee)的酋長與軍事領袖,由於年少時父親遭白人所弒,原本賴以維生的家園亦被外來者所惡意侵占,因此從「獨立戰爭」到「西北印地安戰爭」(Northwest Indian War),特庫姆塞在英國持續的幫助下,領導原住民部落聯盟與美國進行武裝抗戰,也成為白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恐怖份子」。即使後來許多部落酋長寧願放棄自主權,和美國政府締結《格林威爾條約》(Treaty of Greenville),在「西北領地」(Northwest Territory)上完成了日後加入美利堅聯邦的法定程序,但他依舊堅持到底,徹底反對印地安人以割地方式來苟活偷安…尤其在母親大地屬於全印第安部落共有、共享、共治的理念下,看到美國政府於軟硬兼施中,用不到七年的時間,鯨吞蠶食,以低價購得超過24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約6.6個台灣大,主要位於印地安納州、伊利諾州),內心的憤慨與痛恨是可以想見的。

當時代表美國出面談判的,是首任印第安納領地總督,William Henry Harrison,中文譯為,咳咳,哈里森!他獲授權以高額津貼收買部落酋長,讓他們儘速簽約後搬離棲息地,一步步讓美國白人版圖和開墾地壯大,但代價正是印地安人的家園一塊一塊的流失…

年輕時的哈里森,美國民族英雄!

西元1811年3月,距離美國建國方三十餘年的光景,一顆閃耀天際,被形容為「飛越天空之豹」的大彗星(C/1811 F1),讓特庫姆塞與其小弟鄧斯克瓦塔瓦(Tenskwatawa,也是部落的「先知」)兩人把握機會,四處向其餘原住民部落遊說神蹟奇事的到來,鼓勵大夥鼓起勇氣,團結對抗外來的美國人!在密集的宣傳中,不少印地安戰士深信,只要能挺身而出反抗外來侵略者,「大靈」(Great Spirit)的神力就能確保他們不受任何傷害,特庫姆塞也呼籲原住民拒絕接受白人贈與的各種物品,包括衣服、槍枝,特別是讓人酒後容易「迷糊」的威士忌…

『我們的印地安原住民在哪兒?還有其餘的部落呢?他們在白人的貪婪和壓迫面前消失了,有如冰雪在夏天的太陽前消融…』,據信是西元1811年特庫姆塞的演說。

8個月之後,特庫姆塞決定在蒂珀卡奴河(Tippecanoe)附近發動奇襲,雖然一開始印地安人佔了上風,但隨著彈藥不足以及缺乏奧援的狀況之下,美國幸運守住了駐地,更進一步攻克了原住民所控制的先知鎮(Prophetstown),為避免夜長夢多,更意圖斷絕冬季酷寒時的補給來源,指揮官下令燒毀全部有價值的物品…印地安人傳統的烹飪工具,還有多達5,000蒲式耳(bushel)的玉米或各式豆類,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躲過白人點燃的熊熊火焰!

指揮官,William Henry Harrison,又是中文譯為哈里森的那位,在媒體的競相報導下,他不只贏得了美國白人封予「民族英雄」的美譽,更獲得了「Old Tippecanoe」的外號!

落敗但不死心的特庫姆塞,以同年12月中旬爆發的「新馬德里大地震」(New Madrid earthquakes)為由,向剩餘尚未歸順白人的印第安部落呼籲,一年內兩次罕見的大自然現象,背後必然有鬼神或祖靈的啟示,土地不能再丟失,眾夥伴若再不起身反抗,恐怕連棲身之所都將付之厥如!隔年年中,特庫姆塞率領著一隊龐大的原住民戰鬥群在加拿大與英軍會合。6月18日,美國國會以英國介入並干涉內政為由,正式向大不列顛王國宣戰,被視為「第二次獨立戰爭」的「1812戰役」(War of 1812),點燃了北美洲的烽火…

美軍起初同樣陷入了苦戰,尤以特庫姆塞印地安軍團支援的英軍部隊在「底特律圍城戰」中大敗敵軍,英軍接近零損傷,但美軍卻有多達2,500人被俘,甚至雙手交出了33門大砲與兩千餘支步槍!但好景不常,才半年之後,美軍戰力逐步向上反轉,西元1813年9月的伊利湖(Lake Erie)大捷不只讓美國政府收復了底特律,也迫使印地安人不斷往北撤退…

到了10月5日,關鍵性的加拿大「泰晤士河一戰」(Battle of the Thames),美國以近三百名將士的壯烈犧牲,成功擊退了英國,奪下關鍵性勝利!但另一方面,印地安勇士特庫姆塞此時卻不幸戰死,可能是受到嚴重槍傷,也有一說是被長刀刺死,無論如何,身為軍事領袖和傑出的演說家,特庫姆塞在「西北領地」數十年來的抵抗侵略與獨立自治運動,終究未竟全功,黯然畫上了句點。

當時美軍的領導人,據傳不讓特庫姆塞的大體成為原住民日後加以崇拜的祭祀品或紀念物,於是命令將屍體肢解,或許更仿效印第安人對付敵人的做法,將特庫姆塞的皮給…整個剝了下來!哇!這美軍將領也太…

William Henry Harrison,正是中文譯為哈里森的那位。戰後,他取得了國會金質獎章(Congressional Gold Medal)!

就在知曉自己或將喪命的戰場上,隨著生命氣息一點一滴流失,據說其擁有預知能力的弟弟鄧斯克瓦塔瓦,也可能是特庫姆塞本人,留下了這麼…當然,這是非經證實的一段話:

『兄弟,振作起來!在冬天過去之前重建我們的民族,將白人從我們的土地上趕出去的機會依舊存在。如果失敗了,一個惡毒的詛咒勢必會降臨在他們的首領身上…
在「大靈」的話之前,以後每逢20個冬天,他們首領掌權的日子都將被縮短,我們不是縮短他們的原因,而是神奪去他們不應獲得的日子,也或是自己人互相刺殺。
還有,每一次比賽白人首領的時候,都會在他們之間引發可怕的分裂,以後將會越來越嚴重。而每逢比賽的7個冬天內,白人都會發生戰爭,是他們內部或是與其他部落的戰爭,神沒有告訴我是哪一個?但我知道,我們的百姓不會安定,除非白人能夠避免這些戰爭。』

類似的話,到了西元1836年鄧斯克瓦塔瓦去世之前,好像他也以先知的身分再次複誦了一次,但此刻絕大多數的印地安肖尼族人已經在聯邦政府的強制規定中,放棄原有居住地(今俄亥俄州),散布至堪薩斯、奧克拉荷馬與密蘇里州等。

四年之後,美國舉行總統大選,在野的輝格黨(Whig)候選人擊敗了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總統,普選票得票率52.9%(贏得19州)對上46.8%,選舉人票更是以234張壓倒性勝出對手的60張…

總統當選人,William Henry Harrison,中文譯為哈里森,美國第九任總統。

西元1841年3月4日,一個寒冷又潮濕的星期四,就在完成宣誓,以8千多字的演講稿打破歷任總統就職演說紀錄,同時也馬不停蹄地參加三場慶祝酒(舞)會(其中一場還名為「Tippecanoe」,門票要價10美金)之後,短短三個星期,當時已高齡68歲的哈里森,竟就在3月26日時一病不起,白宮的主治醫師先是用拔罐、放血無效,再者投以蓖麻油、甘汞治療,始終不見好轉,最後甚至將原油與蛇根馬兜鈴混合後煮沸,但服用過依舊束手無策。三月底,白宮開始有著總統可能不久人世的謠言,政壇與媒體也都議論紛紛,定睛關注著國家元首的健康情形…

The Dying Tecumseh /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4月4日,戰爭英雄「Old Tippecanoe」病重不治、與世長辭,白宮主人的位置僅僅只坐了一個月,哈里森遺憾地成為美國立國之後,第一位死於任內的總統。

自此之後,彷若一座以20年為計量的巨型沙漏,無聲無息,在既定的時間,不同的方式,悄悄取走白人首領的靈魂,或急症或遇刺,每每都震撼著已知的世界,或許更像鐘擺的滴答聲一般,一分一秒迴響在白宮的上空,這是特庫姆塞與印地安人往昔的怨氣未除?還是一場充其量穿鑿附會的迷信之說?

說故事的人,我,沒有答案。

甘迺迪總統遇刺,1960年當選,1963年身亡

尾聲(一):

西元1980年,雷根當選總統,就在他甫上任69天之際,一場中午與工會成員的餐敘,讓他於會後步出華盛頓特區的希爾頓飯店大門時遇到槍擊,子彈擊中了雷根的腋下,距離心臟只有1英吋!

雖然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在大選時一面倒地投給對手卡特(Jimmy Carter,13萬票),雷根才區區拿到2萬3千票,但進入手術室之前,樂觀幽默的雷根依然向醫生開玩笑說:「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

「我們今天都會支持共和黨的。」民主黨的支持者,開刀的醫師如是說。

雷根最後倖免於難,更順利完成兩屆共八年的任期,內政、外交均有建樹,成為當代美國強勢總統的典範之一。

西元2000年時,布希當選總統,並於西元2004年贏得連任。然而,在西元2005年一次出訪外高加索地區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的行程中,他在演講會場遭遇到激進主義者投擲手榴彈的襲擊,但萬幸的是,撞針未被觸發,布希總統躲過一劫。

布希訪問喬治亞時的遇襲畫面

即使任內主導反恐戰爭,風評不甚良好,西元2006年的期中選舉更讓在野黨一舉奪回參、眾兩院的主導權,州長也一口氣失掉六席,但布希依舊完成八年任期,並在保守派人士和軍方獲得高度且正面的評價。

尾聲(二):

『要不…總統本人能親自破除詛咒,要不…總統起碼就要有九條命!』

西元1980年總統大選前,美國著名專欄作家的一段話,身為知識分子,是否對於詛咒的可信度抱持著質疑?但仔細咀嚼,似乎也帶點一絲未知的疑惑。

西元2020年11月,拜登(Joe Biden)目前已是媒體報導或各國官方機構口中的「president-elect of the United States」,他也是繼甘迺迪之後,又一個於0尾數年可能當選的民主黨籍美國國家領導人…比賽勝出的白人首領。

望著辦公桌前的沙漏…我情願這一切都是虛構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南齊書.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陳金鋒認識洛杉磯,由王建民熟悉紐約,再到陳偉殷知曉巴爾的摩,最後從川、拜大戰一口氣解鎖了全美利堅合眾國地圖,德拉瓦(Delaware)、威斯康辛(Wisconsin),一個個地名讓我們的大腦記憶體悄悄覆蓋掉以往的鄂爾多斯、齊齊哈爾、克拉瑪依…
從陳金鋒認識洛杉磯,由王建民熟悉紐約,再到陳偉殷知曉巴爾的摩,最後從川、拜大戰一口氣解鎖了全美利堅合眾國地圖,德拉瓦(Delaware)、威斯康辛(Wisconsin),一個個地名讓我們的大腦記憶體悄悄覆蓋掉以往的鄂爾多斯、齊齊哈爾、克拉瑪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週末發生最大事件莫過於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活動時遭受暗殺槍擊事件,一個習慣性的轉頭驚險躲過子彈狙擊,這是繼1981年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之後首位遇刺受傷的總統或候選人。 時代雜誌最新封面隨即換上川普高舉手臂喊出Fight的姿態,諸葛呆認為這無疑是一記重拳!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康熙大帝,林肯總統,換位思考,美國皇帝,中國總統,誰能爭峰。 皇權力量,國家重任,古國新世,歷史交織,智慧統治,民眾期待。 康熙字典,自由女神,林肯國書,孔邱語錄。皇帝是統,總統是皇。 文化傳承,理念啓蒙,知識普及,民主根基,歷史長河,人民共享。 這首詩是心心知妙心的構思,也許要改寫一次和最
我思故我在,我行故我在(二)   父母固然賦予我們一張臉,歲月固然會在這張臉上留下痕跡,但是真正為這張臉鑄型的卻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臉,具體地、巨細靡遺地刻劃了我們的心思意念、語言行為。 二、我行故我在 據說,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請好友推薦一位助手,然而,林肯於面試被推薦的人之後,並未錄用這個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死因是什么情况。当时的医疗条件远不如今天,华盛顿由于染上感冒而引起的喉炎,一开始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但是由于医生们对其采用了放血疗法,从而导致了华盛顿因为失血过多而不幸离世。具体有哪些细节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切起於一名靈能科學家威廉·湯普森(William Thompson)試圖將鬼魂置入屍體中,來讓死人復活。 這是 1863 年的夏天,同年,從印度開始了全球第四次霍亂大流行。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週末發生最大事件莫過於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活動時遭受暗殺槍擊事件,一個習慣性的轉頭驚險躲過子彈狙擊,這是繼1981年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之後首位遇刺受傷的總統或候選人。 時代雜誌最新封面隨即換上川普高舉手臂喊出Fight的姿態,諸葛呆認為這無疑是一記重拳!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康熙大帝,林肯總統,換位思考,美國皇帝,中國總統,誰能爭峰。 皇權力量,國家重任,古國新世,歷史交織,智慧統治,民眾期待。 康熙字典,自由女神,林肯國書,孔邱語錄。皇帝是統,總統是皇。 文化傳承,理念啓蒙,知識普及,民主根基,歷史長河,人民共享。 這首詩是心心知妙心的構思,也許要改寫一次和最
我思故我在,我行故我在(二)   父母固然賦予我們一張臉,歲月固然會在這張臉上留下痕跡,但是真正為這張臉鑄型的卻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臉,具體地、巨細靡遺地刻劃了我們的心思意念、語言行為。 二、我行故我在 據說,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請好友推薦一位助手,然而,林肯於面試被推薦的人之後,並未錄用這個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死因是什么情况。当时的医疗条件远不如今天,华盛顿由于染上感冒而引起的喉炎,一开始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但是由于医生们对其采用了放血疗法,从而导致了华盛顿因为失血过多而不幸离世。具体有哪些细节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切起於一名靈能科學家威廉·湯普森(William Thompson)試圖將鬼魂置入屍體中,來讓死人復活。 這是 1863 年的夏天,同年,從印度開始了全球第四次霍亂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