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2020/11/2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用眼神演戲的安雅.泰勒.喬伊
在2020年疫情當道,許多人窩在家的年末,Netflix製作的影集大受歡迎,而這部以西洋棋為主題的電視劇又別樹一格。看著一位美麗的紅髮女孩,在50年代男性主導的西洋棋世界稱霸,大開殺戒,對許多女性來說,真是一件淋漓暢快的事情。許多評論著重在這部影集蘊含的女性主義,不過除此之外,我想真正打動人心的,是一個人在迷惘失落中,又重新站起來的歷程。
影集改編自美國小說家Walter Tevis在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先前經歷多次計畫被改編成電影都未果,直到2020才終於出現在大家面前。作者曾表示這部小說是想跟聰明的女性致敬。在那個年代裡,女性都被迫隱藏自己的聰明才智,作者自己也非常喜歡主角的機智、獨立和勇敢。
女主角Beth Harmon的原型是前國際西洋棋冠軍Bobby Fischer。Fischer戰績彪炳,6歲自學西洋棋,14歲奪得美國少年組冠軍,在1972年的冷戰期間,擊敗俄羅斯頂級大師,成為美國首位世界冠軍。不過從小雙親離異,個性孤僻的Fischer可是個男性,有趣的是,許多角色轉換了性別,馬上展現了獨一無二的特色。
Beth在9歲時,因生母車禍身亡,被送到梅修之家(孤兒院)念書,在梅修之家與校工先生學習了西洋棋,從此打開她對西洋棋的熱愛。後來被領養後,養母帶著她到處參賽,她過關斬將,在重要比賽之際,養母因酗酒離世,她陷入頹廢自棄,後來克服心魔成為世界冠軍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劇情展現了 女主角的童年陰影、孤單與參賽的壓力,讓她對藥物、菸酒上癮,無法自拔的掙扎過程。
從《后翼棄兵》學習到的事:
一、當主流教育缺乏個人發揮的空間,教育到底是利是弊?
50年代的主流教育,期待女性學習禮儀、順從男性。在孤兒院,女孩留著一樣的頭髮、一樣的制服、一樣的餐點,甚至服用一樣多的鎮靜劑。孤兒出身的Beth不受重視,無人「用心」管教的她,抽菸喝酒、嗑藥偷竊樣樣來,陽奉陰違,雖然沒有嚴重傷害到他人,但絕對不是個乖女孩。但是與此同時,她也有更多空間嘗試做自己。與此相對,家教良好的高中女同學,順著社會期待成為家庭主婦。但推著嬰兒車的女同學,在商場巧遇Beth時,眼中偷偷流露著羨慕的眼神,試問,又有誰看得到那個女人眼裡的失落呢?
二、主動出擊,永遠是最佳解
主動出擊加上意志堅定,永遠會帶來改變。我們可以發現Beth是個主動出擊的人,校工先生不肯教女孩子下棋,她主動提出她對下棋規則的觀察,表示她強烈的學習意願。養母不肯買西洋棋,她在雜貨店偷西洋棋雜誌,查閱資訊;第一次參賽,沒有報名費,她寫信拜託校工先生,得到了5元報名費。當她有能力賺錢以後,就改變了養母對她的態度。當然,偷竊不是值得鼓勵的行為,但是在如此缺乏資源的情況,她靠著自己一步步地接近目標,最後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包括尊嚴。
三、天才也需要努力
不怕世上有聰明人,怕的是對方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Beth在9歲就能打敗許多成年男性,她遺傳了身為數學博士的生母的聰明才智。在戲中,常常看到她整天抱著棋賽書籍閱讀、勤於到處參賽,進而在對弈中累積更多實戰經驗。或許她肩上是扛著不能輸的壓力,不過她的專注加上努力不懈,讓她與眾不同。
四、別掩飾自己的特殊
我跟你們不一樣,但是我不比你們弱。她在棋界嶄露頭角後,有媒體詢問:「在充滿男性的西洋棋領域,會不會有心理障礙?」她只回答一句:「我覺得沒有了喉結,下起棋來更加輕鬆。」她在純男性的領域裡,做的不是融入,而是展現個人特色。
五、女人別依賴男人:他們是學習的導師、可敬的對手、做愛的對象,但是別指望他們負責妳的全部
Beth在人生過程中遇到幾個重要的男人:校工先生、曖昧對象Towns、關心她的Harry、全美西洋棋冠軍Benny。她跟他們互相學習、切磋棋藝、發生關係,但是遇到困境時,她最後靠是她自己走出來。作為對比的是她的養母,因為全心全意依賴著丈夫及情人,最後他們都拋棄了她,無法接受現實的養母,最後在酗酒的日子裡了結餘生。可見依賴一個人的風險,永遠大於自己一個人獨立的風險。
六、別讓他人指點妳的人生
「男人會闖入妳的生活,教你做事,但不代表他們比較聰明,多數時候,剛好相反。只是教人讓他們更有面子,儘管讓他們去吹噓,妳過妳的人生,想做甚麼就去做。只有堅強的女人,能夠一個人生活……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誰」這段生母給Beth的話,讓人印象深刻。
聽到某個podcaster發表觀後心得,認為這段話並非針對女性,因為每個年輕人總是會遇到年長者試圖干涉人生的時刻。這可能是非戰之罪,因為男性很難理解女性在一生中會遇到無數次無數次……被他人指點干涉人生的時刻,而且不管她年齡有多大,經驗有多豐富。
古代儒家三從四德「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傳統美德,讓上一輩的女人在婚姻裡受再多苦,都不敢離婚,因為死後沒人拜,離婚還要辭祖,總之給家族蒙羞。婚姻裡,女人外遇,罪該萬死;男人外遇,女人一樣罪該萬死。如同《傾城之戀》裡寫的:「一個女人上了男人的當,就該死;女人給當給男人上,那更是淫婦;如果一個女人想給當給男人上而失敗了,反而上了人家的當,那是雙料的淫惡,殺了她也還污了刀」。
社會對好女人的身材、穿著、行為、擇偶、養育孩子,總有一套標準。「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上得牙床」是一種,現代風氣改變,改成生完孩子一定要維持身材,當個辣媽,不然就是自己懶惰;元配被背叛,一定要離婚,不離婚就是愛錢;小孩就算成年,有錯誤就是媽媽不會教養;女人被侵犯,是因為自己不懂保護自己,才會引人犯罪。人人都有一把尺,可以對女人指手畫腳,有些年長女性還罵得更兇,因為年輕女性過太好,那之前自己的苦不就白受了嗎?誰又敢說,在現在這個年代,這種苛求女性的風氣完全消失了呢?
所以,Beth從來不是個乖女孩,或許是生母的基因與眾不同,或者她天生叛逆,但她永遠忠於自己,這是她最有魅力的地方。
七、要戒除上癮,先找到活著的意義
Beth童年的陰影,讓她從小缺乏安全感,生母及養母忙著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無暇顧及她的感受,她在同儕間又格格不入,只能在棋盤的世界尋求安慰。她自述:「每次下棋我先注意的是棋盤,64個格子就是整個世界,我在那個世界裡感到安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如果受傷了,也只能責怪自己。」
但當棋賽失利與養母驟逝的痛苦席捲而來,長期忍耐的她,瀕臨崩潰邊緣,因而對藥物及酒精比先前有著更強烈的依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最後經由孤兒院舊友的陪伴,以及發現校工先生遺物裡,保留著許多關於她的剪報,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也在被愛,看到了自己存在世上的價值,因此慢慢填補了內心的空虛,擺脫了依賴藥物及酒精的習慣。
就如同越戰時期,在越南的美軍幾乎人人有毒癮,但戰爭結束回國後,90%的人都成功戒毒。因為高壓的環境、吸毒同伴消失了,加上家人朋友的社會支持,毒癮自然而然地消除。人面對壓力時,常常藉由沉迷某種事物,作為逃避現實的手段。但如果內心有強大的支柱,知道為何而戰,那麼就無需外力的麻痺,來逃避現實。
八、金錢可以帶來尊嚴、力量,以及妳的立場
因為生母沒留下甚麼遺產,身為孤兒的Beth,得靠自己往前衝。她靠下棋的參賽獎金賺取收入,得到想要的西洋棋、美麗的服飾、養母的尊重,甚至買下了養母遺留的房子。但是,為了保有自己的言論自由權,她拒絕了基督教十字軍組織捐助她去俄羅斯參賽的經費。雖然可能因而無法成行,但是她知道堅持自己的立場,才能做自己。金錢讓一切成為可能,但不是萬能,她選擇當金錢的主人,而不是讓金錢奴役她的人生。
九、有權力才有話語權
社會總喜歡錦上添花多於雪中送炭,身為孤兒,她有很多被欺負的時刻。例如生母替她縫製的衣服被孤兒院院長燒掉、許多人說她該多做點普通女孩該做的事情、穿著打折的廉價衣服被同學嘲笑、報名比賽被懷疑沒有經驗、記者專訪嘲諷她有精神疾病,不肯寫出校工是她的啟蒙老師。她很少當面發作,她知道說了無濟於事。
她得選擇用權力說話,這世界不是公平的,只有有權力的人才有話語權。這份力量在最後一集展現,她得到世界冠軍的身分後,馬上要求媒體寫出校工先生是她的啟蒙老師。她,用自己的方式,向這個世界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總體而言,本劇雖以西洋棋為主題,但對不懂西洋棋的觀眾來說並無任何障礙。劇中雖免不了有大量棋局,但畫面著重在棋手的情緒表現及心路歷程,緊湊的劇情也並不沉悶呆板。女主角在腦內模擬下棋的過程想像,轉換成在天花板呈現巨大的棋盤及移動的棋子,也讓觀眾有更清楚具體的震撼效果。劇中服裝及妝髮也十分講究細節,展現了美國50年代復古風的優雅,讓人賞心悅目。整體十分推薦,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影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7會員
    46內容數
    天生愛看故事的人。 小說、電影、電視劇都是我的愛。 如果說追劇看戲是浪費時間,那就讓這些浪費的時間活出它的意義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