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科學家的八卦 系出名門,史上最早的程式設計師

2020/11/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不是和牆編一樣,身邊有無數賣肝宅宅程式設計師朋友呢?在他們想破頭抓bug的時候,到底要建議他們去拜哪一尊祖師爺呢?
雖然計算數學的工具,計算機,很早就被廣泛使用,但是分析可不是這麼容易用機械算出來。英國的數學家愛蕾絲小姐是第一位主張計算機不只可以用來算數,也可以用來分析的人,可說是預見電腦潛能的數位先知。
這位愛蕾絲小姐雖然不是蕾絲邊,但也有著驚人的身世背景。他老爸是在英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詩人,拜倫Gerorge Gordon Byron(英格蘭李白),而且是這個撒種無數的詩人唯一承認的官方女兒(其他私生兒女族繁不及備載)。就算這樣,重男輕女的拜倫當初還是狠心的把一個月大的愛蕾絲母女趕出家門。愛蕾絲四個月大時,拜倫就離婚浪跡天涯,連監護權都不要,再也不回來惹....
拜倫在詩中寫道:
我的嬌女,妳的容顏是否如母?愛打,我屋簷下,我心中唯一的女兒。
“Is thy face like thy mother’s my fair child! ADA! Sole daughter of my house and heart?”
(渣男都如此浪漫嗎....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愛蕾絲媽恨死這個渣男拜倫,把愛蕾絲丟給外婆帶,偶爾必需演慈母的時候才寫封信關心一下。但是天真的愛蕾絲還是崇敬名人爸爸,死後也要葬在老爸旁邊(就在牆編念書的城市,諾丁罕 Nottingham)。承襲詩人老爸的基因,以及家中的貴族教育,愛蕾絲結識了很多當時的菁英份子及科學家,自稱從事的是”詩意科學”(這是最早的跨領域斜槓青年嗎?)。
拜倫天生跛足,愛蕾絲則因為麻疹後遺症行動不便,這對父女雖然交集很少,卻驚人的相似。愛蕾絲10歲就認識了後世譽為”電腦之父”的數學家查爾斯·八倍舉(Charles Babbage),從此迷上了分析機的概念,與八倍舉開始了一段長期亦師亦友的工作關係。12歲時,愛蕾絲認真想飛,開始研究鳥類解剖生理學,計算翅膀和身體的比例,用各種材料製作翅膀,結合羅盤,蒸汽機等,寫了一本”飛行學”,她說這個叫飛行藝術學。17歲,聰明的愛蕾斯在王宮裡極受歡迎,正式成為社交名媛。
28歲,愛蕾絲翻譯一篇義大利數學家Luigi Menabrea對於八倍舉最新發表的分析機所寫的文章,她非但翻譯並發表了這篇文章,還加了比原文長三倍的註腳,解釋了許多科學家在當時沒有抓到的重點概念,這篇譯文大受科學家們的按讚分享,成為愛蕾絲的成名作。在文中,愛蕾絲寫了世界第一個分析機程式,也花了一整個章節說明分析機的無限可能性。
八倍舉和愛蕾絲在這篇文章的發表上面有點小爭執。因為八倍舉想要在文章上面偷渡他對政府的不滿在前言裡,但是不具名。由於有可能會被誤會成是八倍舉和愛蕾絲的共同宣言,所以出版社要求八倍舉要署名。八倍舉不爽就要求愛蕾絲乾脆徹回這篇文章。開玩笑,愛蕾絲花了九個月的時間才鉅細靡遺的把這篇文章寫好,誰要跟你徹回阿,愛蕾絲當然是不肯,文章照發,錢照收!
雖然有這一段小插曲,但是識相的八倍舉當然知道他不能得罪這位愛蕾絲小姐,人家可是當代名流,知名網紅,誰得最得起阿。總之他們仍然是朋友,一直到愛蕾絲36歲因為子宮頸癌辭世前還念著要八倍舉當他的遺囑執行人。
在數位當道的現代,第一位程式設計師的頭銜還是很有爭議的,有人覺得應該歸功於八倍舉,必竟分析機本人是八倍舉發明的,愛蕾絲只是想到怎麼應用而已。不論你認為誰才是第一,愛蕾絲對數學的熱忱和細心的思考推導,都為今天的電腦科學墊下了基礎。當年愛蕾絲和八倍舉經常一邊散步一邊思考討論數學和哲學,這條小徑在英國西南邊的Worthy Manor,被稱為哲學之道Philosopher’s Walk。各位讀者,疫情解封之後,有機會也去走走,思考人生吧!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Sky in the wall
Sky in the wall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