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八卦 攝氏溫度多少?你對攝氏了解多少?

科學家的八卦 攝氏溫度多少?你對攝氏了解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溫度的度量,在科學史上有著長長的篇幅。總而言之,是一連串的發現,發明以及討論,才制定下來的。進300年來,科學界一共出現了8種不同的溫度計量單位,

1701年 - 牛頓溫標 ºN (degree Newton),

1702年 - 羅氏溫標ºRø(degree Rømer),

1714年 - 華氏溫標 ºF(degree Fahrenheit),

1730年 - 列氏溫標 ºRé(degree Réaumur),

1732年 - 德利爾溫標 ºD(degree Delisle),

1742年 - 攝氏溫標 ºC(degree Celsius),

1848年 - 開氏溫標 K(kelvin),

1859年 - 蘭金溫標 ºRa(degree Rankine)。

在這些溫標之前,英國科學家,虎克先生(Robert Hooke)和波爾先生(Robert Boyle)提出將水的冰點定為0度的想法。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先生(Christiaan Huygens)提出以水的冰點和沸點做為兩個固定的溫度參考點。英國的牛頓先生則將水的冰點設為0度,人體體溫設為12度,以這樣的基礎推算出水的沸點為33度。

我們今天常用的攝氏溫標,則是瑞典的攝氏先生(Anders Celsius),仔細研究水的沸點和氣壓之間的關係,發現冰的溶點不受氣壓影響,而水的沸點在加入氣壓為參數之後,也可計算出來,因此將這兩個者設為固定溫度參考點,並將其間區分為100個級度。不過,在攝氏先生的提案當中,沸點是0度,冰點是100度,跟我們現在熟悉的溫度概念剛好相反。

不過就在兩年後,攝氏先生過世的那一年,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先生(Carolus Linnaeus),默默翻轉了攝氏先生的溫標,為自己的溫室客製了一隻 “林奈溫度計” ,由於非常直覺好用,大家也就這樣延用下來了。

其實一開始,大家沒打算要記住攝氏先生的名子的,只叫這種溫標 “百度溫標”(Centigrade scale),但是centigrade這個字在許多語言裡,都很容易跟量角度的單位混淆。1984年的一次科學大會上,科學家們就決定,乾脆改名為攝氏溫標,省得麻煩。

雖然攝氏溫標沒有華氏溫標的歷史攸久和細緻(華氏的冰點和沸點之間分了180度),但是攝氏還是在科學界比較吃得開,世界上也只剩五個國家還在堅持用華氏(美國,巴西,帛琉,巴哈馬,開曼群島),看來,攝氏還是贏得滿漂亮的。

攝氏先生出生在1701年,瑞典的烏普薩拉,攝氏老爸是一位天文學教授(Nils Celsius),攝氏爺爺是一位數學家(Magnus Celsius),攝氏外公既是天文學家(Ander Spole)也是攝氏爸的老師(古時候的大家,好像很喜歡把老師的女兒,或姪女之類的....)。

攝氏外公可是紅極一時的科學家,遊歷歐洲各國,結交了許多科學家朋友。攝氏外公指導攝氏老爸寫的論文,是以當時教會學校無法接受的日心說(heliocentrism)為主題,搞得攝氏老爸的論文被禁。為了要證明自己的論點是對的,學術大老攝氏爺爺親自在家裡,蓋了一座天文台,自己的研究自己做!可惜,後來一場大火燒掉了這座天文台。

出生在這樣一個科學家庭,攝氏先生好像也不得不成為一位科學家。攝氏家的家庭圖書館館藏也相當豐富,攝氏先生從小就是讀家裡的牛頓全集長大的。雖然一開始,攝氏先生好像對天文和數學沒有什麼天份,但是在天天耳濡目染之後,到了12歲也就能解大學程度的數學題目了。

真的上烏普薩拉大學之後,其實攝氏先生也沒有很喜歡數學,還曾一度想要轉學去念法律。但他很幸運(或是不幸?)的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俺的肚阿先生(Anders Gabriel Duhre),雖然肚阿先生口才不是很好,教學有點兩光,但致力於鼓勵學生從事研究,攝氏先生也被勸留下來。

之後,攝氏先生跟著老爸和他的大弟子,ㄟ李殼撥慢先生(Erik Burman)做研究,直到完成論文。1729年,撥慢先生過世,而且數學系主任拿到一筆錢,到歐洲其他國家客座,學校裡的教職突然出缺。1730年,29歲的攝氏先生就被指派接手這些業務,正式成為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極光。攝氏先生是第一個提出極光受地球磁力影響的科學家。

剛當上教授才兩年,1732年,攝氏先生就學外公當年,開始了他的歐洲天文台之旅,跟另一位數學家薑阿嘶先生(Jonas Meldercreutz)一起踏遍歐洲,尋訪天文台和天文學家們。這趟旅行之中,攝氏先生的研究也沒有停下來,他用在德國買的星象儀觀察天文和極光,發表了316篇文章,只是這些文章的發行總是慢吞吞,甚至停刊了45期...(真的不是要倒了嗎?)。

攝氏先生對天文台的愛,好像相當深厚,在義大利的旅程中,走到那裡都要幫人家蓋天文台,羅馬,波隆納,都是攝氏先生的足跡。生長在瑞典的攝氏先生,顯然相當喜歡溫暖的義大利,還曾經寫信給媽媽說,他想要搬到義大利定居。

1736年回到瑞典之後,攝氏先生加入了法國科學院的計畫。想辦法要回答,橢圓型的地球,到底長軸是平行還是垂直於南北極連線。這個問題從攝氏外公的那時候就開始吵,攝氏外公一直認為長軸是南北極方向,而牛頓先生則認為南北極應該是短軸。

這次計畫,要派兩組研究人員去測量地球的弧度,一組去祕魯,測靠近赤道的部份,一組去北極端,測靠近極地的部份。量出來,哪一端的地球表面弧度較平坦,就是短軸所在,一翻兩瞪眼。身為北國兒女,攝氏先生當然加入了北極端這邊的研究。沒想到攝氏先生這一趟漂向北方,量到了較為平坦的狐度,確定了牛頓先生的說法,打臉了自己的外公,真是大公無私阿!

攝氏先生因為這一趟遠征的發現而聲名大噪,得到了足夠的研究經費,讓他重建外公當年燒掉的天文台(Celsius observatory),存放他從歐洲各地收羅來的各種儀器,在當時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先進天文台呢!不過,後來發現攝氏天文台蓋在不穩定的地基上,1853年在市郊又重建了一個,總之,你知道是要紀念誰的就好....

攝氏先生隨後與歐洲各地的科學家們密切的合作,在天文方面做出了相當多的貢獻。然而,就在許多嚴酷氣候下的遠征和半夜觀星的生活當中,攝氏先生的健康也出了問題,1744年,年僅43歲的攝氏先生,就死於肺結核,結束了有點無奈的一生....

------------------------------------------------------

【 收聽 🎧 喜劇系科學 Podcast:Sky in the Wall】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k0rn0n

Anchor FM: 👉 https://anchor.fm/wallis-liu

Youtube: 👉 https://reurl.cc/6l7KGr

【 收看 👀 喜劇系科學 Articles:Sky in the Wall】

Instagram: 👉 https://reurl.cc/m9rxMW

Facebook: 👉 https://facebook.com/skyinthewall

------------------------------------------------------

資料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ers_Celsius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Celsius/

圖片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l_Linnaeus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gnus_Celsius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ders_Spole.jpghttp://abyss.uoregon.edu/~js/glossary/temperature_scale.htmlhttps://www.universetoday.com/47176/earths-axis/https://www.uu.se/en/about-uu/history/celsius/https://uppsalalibraryculturalheritage.wordpress.com/tag/nils-celsius/#jp-carousel-383

#科學家的攝氏#科學世家的逼哀#其實做久了也做出興趣#打臉外公有點爽#其實我們用的是反攝世溫標阿#林奈先生還是比較屌



紅唇攝氏先生

紅唇攝氏先生


左華氏溫標,右攝氏溫標

左華氏溫標,右攝氏溫標


攝氏外公,天文學家Anders Spole

攝氏外公,天文學家Anders Spole


攝氏爺爺,數學家 Magnus Celsius

攝氏爺爺,數學家 Magnus Celsius


找不到攝氏老爸 Nils Celsius 的照片,只找到他老人家在實驗記錄本裡的筆跡

找不到攝氏老爸 Nils Celsius 的照片,只找到他老人家在實驗記錄本裡的筆跡


攝氏天文台的前世和今生

攝氏天文台的前世和今生


地球是橢園的喔~

地球是橢園的喔~


avatar-img
Sky in the wall 的沙龍
34會員
80內容數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讀者敲碗已久的科學家的愛情故事來啦(至於雞編的愛情故事,聽說他們雞的世界都直接下蛋,沒有前戲的,牆編也只能嘆為觀止了....)。 科學史上公認的第一對實驗室情侶,就是尪拖泥 拉瓦謝(Antonie Lavoisier)和螞蟻捏 皮也破著 (Marie-Anne Pierrette Paulze)夫
介紹過有點無奈的攝氏先生的故事,那麼華氏先生又是過著怎麼樣的日子呢?   攝氏溫標將水的冰點及沸點,訂為簡單好記的 0 度及 100 度,不像華氏溫標的 32 度和 212 度,讓數學不好的人們(像高中數學每學期都被當的牆編),也能快速的對溫度的表達有準確的概念。因此雖然華氏溫標在 300 年前超級
10/19  在阿拉斯加發生芮氏規模7.6級的大地震,全區警備海嘯的來臨。牆編從小就以為,這個芮氏是瑞士的白字,想說瑞士到底有多少地震,震到全世界都要以他們為標準。   原來芮氏是一位地震學家(Seismologist),全名Charles Francis Richter。芮氏先生於1900年出生在
讀者敲碗已久的科學家的愛情故事來啦(至於雞編的愛情故事,聽說他們雞的世界都直接下蛋,沒有前戲的,牆編也只能嘆為觀止了....)。 科學史上公認的第一對實驗室情侶,就是尪拖泥 拉瓦謝(Antonie Lavoisier)和螞蟻捏 皮也破著 (Marie-Anne Pierrette Paulze)夫
介紹過有點無奈的攝氏先生的故事,那麼華氏先生又是過著怎麼樣的日子呢?   攝氏溫標將水的冰點及沸點,訂為簡單好記的 0 度及 100 度,不像華氏溫標的 32 度和 212 度,讓數學不好的人們(像高中數學每學期都被當的牆編),也能快速的對溫度的表達有準確的概念。因此雖然華氏溫標在 300 年前超級
10/19  在阿拉斯加發生芮氏規模7.6級的大地震,全區警備海嘯的來臨。牆編從小就以為,這個芮氏是瑞士的白字,想說瑞士到底有多少地震,震到全世界都要以他們為標準。   原來芮氏是一位地震學家(Seismologist),全名Charles Francis Richter。芮氏先生於1900年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