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檢舉內容
科學家的八卦 史上最強業餘科學家,華氏先生的奮鬥故事

2020/11/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介紹過有點無奈的攝氏先生的故事,那麼華氏先生又是過著怎麼樣的日子呢?
攝氏溫標將水的冰點及沸點,訂為簡單好記的 0 度及 100 度,不像華氏溫標的 32 度和 212 度,讓數學不好的人們(像高中數學每學期都被當的牆編),也能快速的對溫度的表達有準確的概念。因此雖然華氏溫標在 300 年前超級流行,但今天風行全球的卻是攝氏溫標,全球僅餘五個國家在用華氏溫標。不過因為現代世界霸主,美國,堅持使用華氏溫標,讓華氏先生的大名仍然響亮不墜。
至於為什麼美國就是要用華氏溫標,答案可長可短。1724年華氏先生發表了他的溫度計測定標準(這是華氏先生唯一的一份科學發表),聲名大噪,雖然沒有華麗的學歷,但英國皇家科學院(British Royal Society)依然邀請他成為院士,英國也就此開始使用,當時最瞎趴的華氏溫標。之後,英國成為日不落國,也將華氏溫標帶到世界各地。而攝氏溫標在1742年發表,1790年被法國併入公制中(十進位度量系統)。1965年,英國看科學界好像都在用公制,決定改用公制,而曾被英國統治的國家也都跟著改了。1975年,美國國會曾經提出並且通過了公制化的法案,也組織了公制轉換委員會,但因為很多美國人不想要學新的系統.....,雷根總統就在1982年,解散了委員會,不再推行公制....。所以簡言之,美國不用攝氏溫標的原因就是,懶....。
華氏先生的祖先在德國,是商人世家,曾在德國許多城市經商,一直到1650年,華氏阿公那代,才搬到當時說德語的波蘭城市(Gdansk)。華氏老爸娶了當地富商的女兒,在1686年,生了第一個兒子,華氏先生,之後還有四個子女陸續出生。1701年,華氏先生的爸媽吃了毒菇,在同一天,不幸去世(額... 是傳說中的神奇磨菇嗎...),華氏先生的弟妹們年紀太小,被市政府送去繼養家庭,而華氏先生身為老大,就被送到阿姆斯特丹去學會計商管。
荷蘭在當時,是科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念書的期間,華氏先生看到市面上熱銷的義大利溫度計(Florentine thermometer),一見頃心,決定逃學,去學物理和燒製玻璃毛細管。這下不得了,當時只有20歲的華氏先生,還不到法定成年的24歲,逃學出去是會被抓,而且強迫送去東印度公司工作的。但是華氏先生還是到處躲警察的偷偷去學手藝,最後乾脆逃出國(逃學逃出國去的也是不多,有這麼強的學習意願,可見會逃學的也不一定都是壞孩子,只不過他們有比上學更想做的事.....)。
華氏先生的這一場壯遊,足跡遍佈德國,丹麥,瑞典和俄羅斯,拜訪了許多親友和科學家,包括了羅氏溫標的發明人(Ole Rømer),哲學家沃爾夫(Christian Wolff),以及與牛頓先後發明了微積分的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在與時下最優秀的科學家學習討教之後,華氏先生開始有了製作溫度計的原創想法。1717年旅程之後,華氏先生就在荷蘭海牙定居下來,開始製做氣壓計,高度計和溫度計。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人做出可以準確測量溫度的儀器,就算是讓華氏先生一見鐘情的義大利溫度計,也超不準,那是用佛羅倫斯那一年冬天,最冷那天的溫度當做最低點,最熱那天當做最高點在測量的....。牛頓當時就提出這種做法有點母湯,應該要用固定物質的特性,來訂定溫度級別,不過,牛頓不會吹玻璃也不會做溫度計,只能紙上談兵。
華氏先生引用牛頓和羅氏的想法,做出兩隻酒精溫度計,同時測溫時,可以有同樣的讀數,光是這件事就已經震驚全世界了,他後來還用水銀代替酒精,水銀在玻璃管柱裡,不會像酒精那樣有點黏在壁上,可以讓讀數更精確。華氏先生的溫度計有三個基準點,將當時可以測到的最低溫,設定為 0(冰和鹽的混合物,鹽在溶解的過程中會吸收熱量,所以溫度可以降到攝氏 0 度以下。因此,華氏 0 度等於攝氏 -17.78 度),水的冰點設為 32 度,人體體溫設定為 96 度。乍看之下,這些數字可能有點跳痛,但其實是將體溫和最低溫度之間分為 12 等份,每份又可以再分成 8 小份的概念,很有邏輯阿。
華氏先生的溫度計相當的熱門,他有一套特別的方法來清潔水銀,並將溫度計尾端設計從球狀,改為圓柱狀,不過華氏先生保密這些製做的技巧18年之久。1736年,華氏先生終於滿意他改良的溫度計,送出專利申請。可惜在專利送出之後不到一週,華氏先生感到身體不適,可能是水銀中毒,未能等到專利通過,就在海牙過世了,享年50 歲。
------------------------------------------------------
【 收聽 🎧 喜劇系科學 Podcast:Sky in the Wall】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k0rn0n
Anchor FM: 👉 https://anchor.fm/wallis-liu
Youtube: 👉 https://reurl.cc/6l7KGr
【 收看 👀 喜劇系科學 Articles:Sky in the Wall】
Instagram: 👉 https://reurl.cc/m9rxMW
Facebook: 👉 https://facebook.com/skyinthewall
------------------------------------------------------
資料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Gabriel_Fahrenheithttps://www.vox.com/2015/2/16/8031177/america-fahrenheit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history/historians-miscellaneous-biographies/daniel-gabriel-fahrenheithttps://www.uh.edu/engines/epi1300.htm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aniel_Gabriel_Fahrenheit,_place_of_burial.jpghttps://www.dkfindout.com/uk/science/famous-scientists/daniel-fahrenheit/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Little-Florentine-Thermometers-with-50G-scale-marked-with-black-and-white-glass-enamel_fig2_226562950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94635/Rare-mercury-thermometer-Daniel-Fahrenheit-early-1700s-set-fetch-100-000-auction.html
#科學家的華氏#逃學不是壞小孩#不拿學位一樣當院士#爸媽到底吃了什麼#還好沒有分享給小孩
帥氣的華氏先生
華氏先生親手打造的溫度計,2012年拍賣的價格是10萬英磅。
讓華氏先生一見傾心的義大利溫度計(Florentine thermometer)
華氏先生在海牙長眠,墓前有溫度計相伴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我們是一群科學博士所組成的科學概念推廣團隊, 落腳世界各地追尋夢想. 秉著對科學原初的熱情與好奇, 分享科學角度中的生活. podcast (Sat 10am) 與科學家系列小文 (日更), 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