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投資】現在就開始!十個你應該投資、收藏藝術品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藝術家岳敏君作品
2020年,是多麼動盪的一年。在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情況下,許多行業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礙,藝文活動自然首當其衝。有趣的是,今年五月的蘇富比拍賣會,單場落槌總額竟達1370萬美金,是去年同期的五倍之多,更以雙倍的金額創下新的最高價紀錄。翻閱紀錄,這場網路拍賣會,成交率高達96%,近三成出價者是第一次參加網路拍賣參與競標〈〈蘇富比當代藝術網路拍賣 ,單場落槌總額達1370萬美金突破記錄雙倍〉〉

這樣的結果,無疑在藝文圈投下震撼彈,但也讓流連拍賣市場的群眾吃了一劑強心針——在社會因故動盪的時候,藝術市場仍然保持著強勁的生命力與活力。今年許多文章也顯示,藝術投資在這場「全球防疫大作戰」中,更是蠢蠢欲動了起來。當你有一筆得以運用的資金,想讓它有所發揮,在「3-6年不需動用」且「做好功課」的兩個大原則下,不妨參考以下十個理由,給自己一個新的投資體驗。
奈良美智的高價作品,成交價74萬美元

一、危機入市:現在是藝術品價格的震盪期


在經濟不穩定的時候,人們通常會謹慎地處理現金流。據了解,在這場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期間,無論在藝廊還是私人收藏當中,充斥著不少討價還價的範圍,也就是「更有機會以相對實惠的價格收藏到好作品」。


二、藝術交流平台、藝術基金、藝術投資顧問行業的興起

這段期間,我們發現與藝術投資相關的平台越來越多,廣告也打得越來越足。許多標榜替大家「掌控風險」的藝術品投資顧問平台或是基金大受歡迎,也足以顯示藝術品投資近期在國際上備受重視的程度。以下隨手在網路上搜尋到兩個藝術投資中介,不過,V還是覺得自己做功課的風險小一些....
例如:https://www.withotis.com/ 和 https://www.art-invest.de/en/
藝術家Andy Warhol作品

三、無可限量的報酬率

藝術品的增值報酬,通常會漲的話,是藝術家的所有作品一起「雞犬升天」,報酬率超過100%不是難事。只是,看你的功課有沒有做對罷了......〈〈不衰的常玉熱潮 從秤斤論兩到12億天價〉〉

四、正在被活化的華人亞洲市場FEAT.台灣

華人藝術家逐漸被世界看見,收藏圈也逐漸和世界接軌。家中長輩假使有收藏字畫的習慣,你可能會發現,怎麼有些入手價格動輒幾十、幾百萬的「名作」,最後價格跌落到慘不忍睹。實際上,台灣收藏圈獨樹一格的計價方式,確實讓許多藏家為「欣賞藝術」之名栽了許多跟頭。當代新興的新銳藝術作品,漸漸與國際市場接軌,進入國際市場,藝術家與藏家們都多一層保障。
另外,從2019就開始有一種說法,認為台灣會是下一個興起的藝術標竿市場,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文化,讓這個地區更容易收藏並接觸一直以來都十分強勢的中國大陸市場,且台灣的頂尖收藏家也一直受到國際藝術市場的重視。

五、法規仍在鬆綁中

除手續費外,許多國家購買、轉手售出藝術品仍會面臨各種不同的稅務問題,而台灣的市場不同,相關的法規並沒有針對喜愛藝術品的藏家出手。你是否聽過長輩談論過房地產「還不需要繳這麼多稅」的美好時光呢?雖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現在的藝術市場還是美好。


六、市場價格與資訊的透明度越來越高

在過去,我們要了解藝術家、了解作品,除非當面認識藝術家,否則就必須透過藝廊或是掮客,很難確定購買藝術品的時候是否被扒了好幾層皮。現在諸如「Artsy」、「Artprice」、「Artpro」等平台和app都做得十分完善,藝術家資料和拍賣金額也漸趨透明。然而,參觀藝廊也是很重要的,能夠讓我們多了解藝術品的創作過程和藝術家的個性,進一步確立我們的喜好。

七、區域之間仍存在價格差異

就算價格與市場透明,藝術品就和一般商品買賣一樣,在不同國家與區域會形成價差。簡單來說,在日本買村上隆的相關作品和周邊,就是比在台灣或是西方國家更便宜吧!然而,這也是「藝術代理」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八、藝術品牌越來越年輕、越來越親民且普及

潮流藝術一躍進入一級拍賣市場後,藝術品的「稀缺性」漸漸被打破。大量生產的作品和公仔玩具,也能成為拍賣會上的常客,且相關藝術作品越來越年輕化、普及化。比起天價的收藏品,簡單用原價買個公仔放在家裡,待整理更換收藏的時候用雙倍的價格「出清獲利」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有時甚至比一支股票的價格更便宜)。
曾創下當代最高價藝術品的Jeff Koons氣球狗

九、可負擔的好作品有機會釋出

如最開始所述,現在是藝術品價格的震盪期。更準確的說,有時候好作品非要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以你我能接受的價格出現在市場上。舉個離你我比較遙遠但仍十分恰當的例子——今年十月,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史無前例的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出售自己的館藏,用以支付博物館經營的雜費,其中更不乏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

十、改變命運與生活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都希望當那個「慧眼識珠」的伯樂,但只有掌握資訊的才能成為這樣的英雄。還是要三思而後進入這個圈子,畢竟這會影響一個人看世界的角度。你會因此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藝術並猜測它的價值(包括有形的金錢和無形的心靈收穫),甚至你會發現身邊的朋友也漸漸出現和你一樣對藝術收藏樂此不疲的人......而當藝術和生活可以成為投資、進而良性循環獲利,是很容易上癮的。
台灣的藝術市場被國際一片看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20內容數
有邏輯但不尖銳,談藝術與商業的矛盾與市場互動,那些藝術圈最避諱的金錢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得不補充讚嘆一下,這是V一直以來推崇的藝術推廣方式,多次和私人藝術家、私人藝文單位討論無果,沒想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竟然搶先做了。這一步竟然走在私人單位前面,是不是覺得台灣的公家單位沒想像中那麼糟啦......
未經授權的相關行為,在昨天、今天、明天必定會持續出現,一直到班克斯再也提不起我們的興致為止......
不得不補充讚嘆一下,這是V一直以來推崇的藝術推廣方式,多次和私人藝術家、私人藝文單位討論無果,沒想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竟然搶先做了。這一步竟然走在私人單位前面,是不是覺得台灣的公家單位沒想像中那麼糟啦......
未經授權的相關行為,在昨天、今天、明天必定會持續出現,一直到班克斯再也提不起我們的興致為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撰寫藝術市場評介以來,我不斷提醒居高思危,在藝壇裡高唱不協和音。當下市況果如預期邁入蕭條,我卻希望鼓勵大家抓緊機會,開始佈局了。不信嗎?我觀察Artprice的調研,發現似乎歐美藝術市場確實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Thumbnail
回顧2024上半年各大藝術拍賣會的交易成果和市場反應,分析目前全球藝術市場的交易趨勢,並探討下半年的藝術市場走向。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在世界艺术的中心纽约春季拍卖会现场,一位60多岁的美国白人买家以1650万美元( 根据当天国际汇率,折合人民币壹亿零壹百肆拾陆万捌千肆百元)的天价夺标得到多杰羌佛画作——《墨荷》,在春拍会所有的拍卖成交价中位居首位。
Thumbnail
全球藝術市場近幾年的好光景,終於在2023年譜出休止符。但所謂「出人頭地,也不過就是被人教訓的過程」到底我們能從去年的凋敝學到甚麼教訓,來迎接詭譎的今年呢?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1/5-1/7,我參加了大苑藝術所主辦的藝術未來飯店型博覽會。在展覽期間很直接地面對了市場和觀眾,因此也激發了我對於影像收藏的問題和想像。因此整理出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和大家分享。影像收藏是否仍有價值?影像取得變得容易,攝影作品價格是否也應該因此降低?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撰寫藝術市場評介以來,我不斷提醒居高思危,在藝壇裡高唱不協和音。當下市況果如預期邁入蕭條,我卻希望鼓勵大家抓緊機會,開始佈局了。不信嗎?我觀察Artprice的調研,發現似乎歐美藝術市場確實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Thumbnail
回顧2024上半年各大藝術拍賣會的交易成果和市場反應,分析目前全球藝術市場的交易趨勢,並探討下半年的藝術市場走向。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在世界艺术的中心纽约春季拍卖会现场,一位60多岁的美国白人买家以1650万美元( 根据当天国际汇率,折合人民币壹亿零壹百肆拾陆万捌千肆百元)的天价夺标得到多杰羌佛画作——《墨荷》,在春拍会所有的拍卖成交价中位居首位。
Thumbnail
全球藝術市場近幾年的好光景,終於在2023年譜出休止符。但所謂「出人頭地,也不過就是被人教訓的過程」到底我們能從去年的凋敝學到甚麼教訓,來迎接詭譎的今年呢?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1/5-1/7,我參加了大苑藝術所主辦的藝術未來飯店型博覽會。在展覽期間很直接地面對了市場和觀眾,因此也激發了我對於影像收藏的問題和想像。因此整理出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和大家分享。影像收藏是否仍有價值?影像取得變得容易,攝影作品價格是否也應該因此降低?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