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收藏與數位時代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年1/5-1/7,我參加了大苑藝術所主辦的藝術未來飯店型博覽會。在展覽期間很直接地面對了市場和觀眾,因此也激發了我對於影像收藏的問題和想像。因此整理出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和大家分享。

From 1/5 to 1/7 this year, I participated in the Art Future Hotel Expo hosted by Dayuan Art. During the exhibition, I directly faced the market and the audience, which also stimulated my questions and imagination about image collection. Therefore, we have sorted out a few key issues to share with you.


為什麼在影像取得非常容易的現在,還是有人會想收藏影像?

Why do people collect images when digital is so popular now?

因為攝影不單只是按快門而已。一張精彩的攝影作品是一個綜合了光線、色調、氛圍、題材、內容或觀念等的結果。因此同樣的工具到不同人手上,還是可以產生出不同的作品,也因此可以視為一種獨立的創作語彙,進而培養出自己的同好圈。

Because photography isn't just about pressing the shutter. A great photograph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light, tone, atmospher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or concept. Therefore, the same tool can still produce different works in the hands of different people, and therefore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dependent language, and then cultivate their own circle of like-minded people.


影像製造的速度空前,影像的收藏是否還有價值?

The speed of image production is unprecedented, is there still value in collecting images?

我認為以目前製造影像的速度來說,要產生好作品的機會已經比以前只有類比的年代多很多。尤其在攝影技術精進的現在,透過技術的討論,可能會讓攝影作品的品質提升的更快。因此以比例來說,一旦好的攝影作品數量增加,攝影的單張收藏價值的確可能會下降。 不過我認為這個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畢竟是由量帶來的問題,因此之後的攝影收藏的趨勢,我認為有可能會以早期、難以取得的影像,或特殊技術的成果的收藏,或是純粹個人自己的喜好來收藏。已較難以數位的技術門檻去拉高價格,除非真的很特殊。

I think that at the current rate of image production, there are many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oduce good works than in the days when there were only analogs. Especially now that photography technology is sophisticated, the quality of photographic works may be improved faster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echnology. Therefore, in proportion, once the number of good photographs increases, the collectible value of a photograph may indeed decrease. However, I think this phenomenon is inevitable because after all, it is a problem caused by quantity, so I think that the trend of photographic collecting in the future is likely to be based on early and hard-to-obtain images, or the collection of special technical achievements, or purely personal preferences. Raise prices with technical thresholds that are more difficult to digitize, unless it's really special.


影像取得變得容易,攝影作品價格是否也應該要因此降低?

As images become easier to obtain, should the price of photographs be lowered?

我在展場的時候聽過一種說法,攝影作品的價格不高,因為現在取得影像太方便。大部分人認為自己知道方法,就也能做出一樣作品。但是這樣的想法低估了攝影中有很多不確定性的問題。例如說往來的行人、現場光線、天氣、空氣清淨程度、色溫、被拍攝者的狀態等等都會影響。因此要好好拍出一張照片並非如此容易。 尤其在後製方面,更是需要創作者長期的美學素養和訓練,才能做出精彩的影像,因此如果以技術門檻低來決定攝影作品價格就應該低於其他媒材,著實有點不公平。

It is too convenient to get an image now. Most people think that if they know the method, they can make the same work. But such an idea underestimates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lot of uncertainty in photography. For example, pedestrians, lighting, weather, air cleanliness, color temperature, the state of the person being photographed, etc. So it's not so easy to get a good pictur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post-production, it requires long-term aesthetic literacy and training from creators to make wonderful images, so it is a bit unfair to decide that the price of photographic works should be lower than other media based on the low technical threshold.


什麼樣的影像值得收藏?

What kind of images are worth collecting?

前面已回答,我認為有可能會以早期、難以取得的影像,或特殊技術的成果的收藏,或是純粹個人自己的喜好來收藏。已較難以數位的技術門檻去拉高價格,除非真的很特殊。

As I have answered above, I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collect early and hard-to-obtain images, or the results of special techniques, or purely for personal preference. It has become more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the technical threshold to drive up the price, unless it is really special.


印刷影像的價值?

What is the value of printing?

我認為印刷的價值在於找到一個影像最適合的存在樣貌,使其影像的保存有個依據。因此將值得保存的影像印出,是有必要的。

I believe that the value of printing lies in finding the most suitable appearance of an image, so that there is a basi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ima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int out images that are worth saving.


印刷的版數?

How many editions should release for one work?

我認為每張好的影像應該都要製作一個標準版當作收藏、複製標準。後面的版數可以依照需求決定,但一般的建議不超過二版。

I think that every good image should be made a standard version as a standard for collection and reproduction. The number of later editions can be decided according to demand, but it is generally recommended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more than two editions

我是我的觀察對象,我也是我的報導人,我的生活場域是我的田野。歡迎來到關於我的37歲的反身民族誌田野筆記。 This is my reflexive ethnography project of the 37 years old me. Welcome to my worl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老師說,一個藝術家需要有一個清晰的作品脈絡才能成為一個被認可的藝術家。你覺得呢?
我不記得是哪天寫的了,但是這些是我在開始新工作前的日記。寫的是從英國回到台灣後的生活,還有交了新男友的生活---都市雜記三篇。
第一爐香是2020年許鞍華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擁有超強大的製作團隊以及不錯的卡司,但是上映後評價兩極,有人認為在美學、音樂、取景方面皆無可挑剔。但也有人覺得選角、造型、故事、劇情都有待加強。 我自己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如果不考慮其是否忠於原作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部技術和價值都極高的電影,因
今年的七月二十六到七月二十八日,應朋友之邀,我們去了南投山裡的部落度過三天兩夜,順便協助我們的朋友進行他的語言調查記錄。 我們的這位朋友是個語言學家,出生的國家就有三種官方語言,來台灣之前也學會了中文,然後南島語言的研究又是做布農語,可以說是很有語言天份。 在這趟旅行裡,我們時常見到他和當地人用
如果說上一場是動和靜的平衡,這場大概就是物以類聚。因為大部分參加的畫友們,個性都比較安靜。 雖說如此,但是其實大家喜歡的藝術類型各異其趣,而且各自的創作也各有其特色。 第一個時段的畫友,差不多同時間抵達,就都坐了下來,不需說太多,自己就可以找到材料開始創作。我小小的觀察了一下,一位也是以植物圖像
每天早上,男友跟男友的女兒出去工作後,我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我有兩個月的暑假。對我而言其實這是一個好時機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完成沒有完成的計畫,但是換個角度說,我也擔起來比較多家庭主婦的責任。 Every morning, after my boyfriend and her d
當老師說,一個藝術家需要有一個清晰的作品脈絡才能成為一個被認可的藝術家。你覺得呢?
我不記得是哪天寫的了,但是這些是我在開始新工作前的日記。寫的是從英國回到台灣後的生活,還有交了新男友的生活---都市雜記三篇。
第一爐香是2020年許鞍華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擁有超強大的製作團隊以及不錯的卡司,但是上映後評價兩極,有人認為在美學、音樂、取景方面皆無可挑剔。但也有人覺得選角、造型、故事、劇情都有待加強。 我自己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如果不考慮其是否忠於原作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部技術和價值都極高的電影,因
今年的七月二十六到七月二十八日,應朋友之邀,我們去了南投山裡的部落度過三天兩夜,順便協助我們的朋友進行他的語言調查記錄。 我們的這位朋友是個語言學家,出生的國家就有三種官方語言,來台灣之前也學會了中文,然後南島語言的研究又是做布農語,可以說是很有語言天份。 在這趟旅行裡,我們時常見到他和當地人用
如果說上一場是動和靜的平衡,這場大概就是物以類聚。因為大部分參加的畫友們,個性都比較安靜。 雖說如此,但是其實大家喜歡的藝術類型各異其趣,而且各自的創作也各有其特色。 第一個時段的畫友,差不多同時間抵達,就都坐了下來,不需說太多,自己就可以找到材料開始創作。我小小的觀察了一下,一位也是以植物圖像
每天早上,男友跟男友的女兒出去工作後,我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我有兩個月的暑假。對我而言其實這是一個好時機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完成沒有完成的計畫,但是換個角度說,我也擔起來比較多家庭主婦的責任。 Every morning, after my boyfriend and her d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貓咪的健康世界中,維生素B群彷彿是一場精彩的冒險,每個成員都有獨特的技能,為貓咪的身體機能和健康竭盡全力。這場奇幻之旅中,我們將探索每個維生素B的超能力,見證它們如何守護著貓咪的身體。 硫胺素(B1):能量之源的守護者 硫胺素就像貓咪的超級飛行員,參與能量代謝,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無
Thumbnail
瑞士有好多好多枚不勝數壯麗的山峰,到瑞士必遊的少女峰、山王馬特洪峰、山后瑞吉山、鐵力士山等等,一趟路遠道而來,大家一定都希望搭纜車或火車上山後老天能賞一個大晴天,這樣玩起來也盡興,這篇完整收集各山即時影像,一定要收藏起來唷。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並不是單純性別的身份認同,而是人們用來探索自己身體的一種方式;「性別」的枷鎖也不是單純對身份的規範,而是對人們可以怎麼理解身體以及和身體想形成怎樣的互動、關係的標準。在這種視角下,性別本身可以視為人和自己的身體形成的第一關係和第一印象,甚至就是人在和自己的身體互動時所產生的最初自我。
Thumbnail
16歲的孩子在做什麼?他們可能享有國民義務教育,他們可能假日會和同學相約出遊,他們也可能已經在為大學生活努力、替未來奠基基礎。「家,是永遠的避風港」這句老調重彈的俗諺,在家庭功能失序的場域,反倒成了一種反諷。
Thumbnail
註:《兒時的點點滴滴》是1987年由岡本螢、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在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擔任導演與劇情改編成動畫長片;並在2011年改編成音樂劇演出。 圖一、《兒時的點點滴滴》劇照海報(圖片來源:friday影音)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在跟自己獨處的時候,心底不斷冒出兒時的記憶,咀嚼完當
「為什麼一定要被看見,但不被看見會被忽視...嗎? 「沒有一個樂團會想永遠在地下,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聽到我們的音樂。」 「太久沒出現在螢光幕前,觀眾會忘記你...」 我們的寂寞,在唱歌。 有一個詞紅好久了--寂寞經濟,經濟的背後,是寂寞。 很慶幸現在有許多可以表達自己的方式,影像、聲音、文字....
Thumbnail
一段看似並不需要有什麼對打畫面的情節,卻在上了一次武術訓練後有的截然不同的想法與感觸。
Thumbnail
據說,委託拉斐爾畫畫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皇親國戚與宗教組織。這些工作量,他一個人是畫不完的,所以他會讓學徒們先依照自己的指導畫出作品,自己再去做最後的修飾。相關資料顯示,拉斐爾甚至自稱自己有時候只在最後「加上關鍵的幾筆」。
Thumbnail
所有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活在其中的,一種『在之間』。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前言、介紹 法國政治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作等身,這位近八十的巴黎八大退休榮譽教授,二十一世紀以來,幾近以每年兩本專著的份量,持續影響歐洲以至於世界的思想界。 洪席耶 2019 年最新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貓咪的健康世界中,維生素B群彷彿是一場精彩的冒險,每個成員都有獨特的技能,為貓咪的身體機能和健康竭盡全力。這場奇幻之旅中,我們將探索每個維生素B的超能力,見證它們如何守護著貓咪的身體。 硫胺素(B1):能量之源的守護者 硫胺素就像貓咪的超級飛行員,參與能量代謝,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無
Thumbnail
瑞士有好多好多枚不勝數壯麗的山峰,到瑞士必遊的少女峰、山王馬特洪峰、山后瑞吉山、鐵力士山等等,一趟路遠道而來,大家一定都希望搭纜車或火車上山後老天能賞一個大晴天,這樣玩起來也盡興,這篇完整收集各山即時影像,一定要收藏起來唷。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並不是單純性別的身份認同,而是人們用來探索自己身體的一種方式;「性別」的枷鎖也不是單純對身份的規範,而是對人們可以怎麼理解身體以及和身體想形成怎樣的互動、關係的標準。在這種視角下,性別本身可以視為人和自己的身體形成的第一關係和第一印象,甚至就是人在和自己的身體互動時所產生的最初自我。
Thumbnail
16歲的孩子在做什麼?他們可能享有國民義務教育,他們可能假日會和同學相約出遊,他們也可能已經在為大學生活努力、替未來奠基基礎。「家,是永遠的避風港」這句老調重彈的俗諺,在家庭功能失序的場域,反倒成了一種反諷。
Thumbnail
註:《兒時的點點滴滴》是1987年由岡本螢、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在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擔任導演與劇情改編成動畫長片;並在2011年改編成音樂劇演出。 圖一、《兒時的點點滴滴》劇照海報(圖片來源:friday影音)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在跟自己獨處的時候,心底不斷冒出兒時的記憶,咀嚼完當
「為什麼一定要被看見,但不被看見會被忽視...嗎? 「沒有一個樂團會想永遠在地下,我們希望能讓更多人聽到我們的音樂。」 「太久沒出現在螢光幕前,觀眾會忘記你...」 我們的寂寞,在唱歌。 有一個詞紅好久了--寂寞經濟,經濟的背後,是寂寞。 很慶幸現在有許多可以表達自己的方式,影像、聲音、文字....
Thumbnail
一段看似並不需要有什麼對打畫面的情節,卻在上了一次武術訓練後有的截然不同的想法與感觸。
Thumbnail
據說,委託拉斐爾畫畫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皇親國戚與宗教組織。這些工作量,他一個人是畫不完的,所以他會讓學徒們先依照自己的指導畫出作品,自己再去做最後的修飾。相關資料顯示,拉斐爾甚至自稱自己有時候只在最後「加上關鍵的幾筆」。
Thumbnail
所有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活在其中的,一種『在之間』。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前言、介紹 法國政治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作等身,這位近八十的巴黎八大退休榮譽教授,二十一世紀以來,幾近以每年兩本專著的份量,持續影響歐洲以至於世界的思想界。 洪席耶 2019 年最新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