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恐懼的時候--2024上半年全球藝術市場檢討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一如預期的委靡不振。本來「大暑之後必要大寒,這是規律。」怎奈前三四年的大疫,接著疫後的報復性消費,干擾藝壇的正常運行。等到喧囂乍定的曲終人散,市場益顯寂寥,不能不說是意料中事。

依照當今取樣最廣泛、加權最審慎的全藝術市場指數,全球藝術市場景氣跌勢未止(附圖一)

附圖一  全市場指數(All Market Index)近五年走勢;資料來源: Art Market Research

附圖一 全市場指數(All Market Index)近五年走勢;資料來源: Art Market Research

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這三大拍賣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7%,但是藝術拍賣(不含骨董類)的業績減少了29.5%。全球拍賣成交件數與金額同步下跌,昭然若揭(附圖二)蘇富比的核心獲利(Core Earnings)甚至狂跌了88%,只得乞求阿布達比主權基金注資10億美元!

附圖二:藝術拍賣市場成交統計 資料來源:Artnet

附圖二:藝術拍賣市場成交統計 資料來源:Artnet


各種品項的成交全面縮水,一方面由於高價珍品藏家惜售,不願送拍,導致古代大師的成交減少38%,印象派成交減少23%。比如今年上半超過5仟萬美元成交的拍品掛零,4仟萬以上至5仟萬成交的僅3件,反觀去年同期,5仟萬美元以上就成交了3件!此外,臨時撤拍也繼續發生。最引人側目的一件便是佳士得紐約五月夜拍,一件3仟萬~5仟萬美元的Brice Marden的近「拍」情怯。表面上看現當代藝術的成交只減少21%,實際上其中包含了重災區--近年野蠻式生長的Ultra Contemporary Art上半年狂瀉39%(附圖三)

附圖三:各品項成交統計圖 資料來源:Artnet

附圖三:各品項成交統計圖 資料來源:Artnet


規劃重新啟動的起點,務須更精密的分析,謹歸納如下:

  1. 英國已成明日黃花、中國仍待整改、市場反彈看美國:表面上看來:全球前三大藝術市場是美、英、中三國(附圖四)實際上英國今年以來知名畫廊如Marlborough Gallery與Simon Lee Gallery的倒閉、高古軒關閉據點、佳士得甚至取消原訂6月舉行的拍賣,都證實英國藝術市場的結構性凋萎。據Art Newspaper 調查:英國的博物館美術館觀眾人數也是全球僅見尚未恢復疫情前水準的。英國藝術市場能否再露曙光,端視重返執政的工黨政府能否撥亂返正。中國藝術市場是外受地產崩盤的拖累,內則爆出重重弊案,中央插手整改,保利、嘉德等大拍賣公司紛傳高管落馬,甚且導致保利等大拍賣公司竟不公佈拍賣結果,藝術市場統計部然失真。美國這隻全球藝術市場的領頭羊,於是成為景氣回春的最大指望。
附圖四:各國藝術市場業績統計  資料來源: Artnet

附圖四:各國藝術市場業績統計 資料來源: Artnet



  1. 香港投機氣燄冷卻,但在亞洲的地位難被取代:香港曾在現當代藝術市場直逼紐約,尤其是所謂Ultra Contemporary 的交易暢旺(附圖五)。香港的骨董、家具類成交與藝術品成交業績也十分接近(附圖六)這也是各大藝術市場僅見。隨著投機風潮冷卻,亞洲以中國為首的諸多年輕買家醒悟,香港的藝術市場盤整勢屬必然。可是,香港Art Basel 迄今不但是全球還在成長的藝博會,Art Central受歡迎的程度有增無已。前兩週021藝博會首次抵港舉辦,竟也收到港府極高規格的贊助與歡迎。前此外界預期的外國大畫廊撤出據點的趨向,只在大陸發生,並未波及香港。四大拍賣公司還競相擴大規模。香港在亞洲藝術市場是暫難有敵手的。
附圖五:Ultra Contemporary 成交統計 資料來源: Artnet

附圖五:Ultra Contemporary 成交統計 資料來源: Artnet

附圖六:香港的藝術與骨董、家具、家飾類成交比較 資料來源:Artnet

附圖六:香港的藝術與骨董、家具、家飾類成交比較 資料來源:Artnet


  1. 拍賣公司作繭自縛、大畫廊蓄勢待發:拍賣公司近十年來主導市場,尤其在亞洲,助長投機短線不遺餘力。前年第三季起,積極拓展私洽,對畫廊、骨董商侵門踏戶。不合理地壓低估價以粉飾成交率,市場早已見怪不怪。但今年以來圖窮匕見,一來徵件困難, 二來組織人事紛擾造成違約、賠償層出不窮。前不久某大拍的封面賣家憤而在微信具名爆料,直指國際拍賣公司高層瀆職,不過是冰山一角。同時,國際大畫廊趁景氣衰退之際換血,辭退部份亞洲區總監,調頭延攬拍賣公司資深高管,簡直是慕容復的殺招。
  2. 中國古書畫精品屹立不搖: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與香港大拍賣公司的古代書畫拍賣成交率均在七成以上,而且違約率不算高。其中除了流傳有序的大名家之作,比較特殊的,一是高古書蹟的熱門:如佳士得香港春拍的唐代大般涅槃經卷第26,以1600萬港元成交(據云是旅居海外的某大陸科技大亨買走)(附圖七);二是二、三流小名家的一流精品,且久未上拍者,倍受追捧,如同場佳士得拍賣的蔡嘉山水小冊,即以超過低標七倍的2102萬港元成交。以中華文化在全球文化話語權的有增無已來看:中國古書畫的市場前景不宜等閒視之。
附圖七 唐 無款 大般涅槃經卷第廿六(部份)資料來源:佳士得網站

附圖七 唐 無款 大般涅槃經卷第廿六(部份)資料來源:佳士得網站


  1. 女性藝術家一騎絕塵不回頭: 2024年藝術市場迄今唯一的亮點,當屬女性藝術家的不畏風雨、嶄露頭角。除了大眾熟知的草間彌生在全球所向披靡,在Artnet被搜尋的熱門度高居第三,勝過米羅、夏卡爾、李希特等,緊追畢卡索、Andy Warhol; Leonora Carrington以預估價5倍成交,刷新紀錄;Joan Mitchell在市場與美術館也鋒頭無兩;最好玩的是Cecily Brown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個展,引得紐時的首席藝評家Roberta Smith公開道歉說以往小看錯評了她。目前女性藝術家作品佔所有拍賣作品約為32%,但以去年來說:上拍件數增加,成交金額僅小跌8%,比男性藝術家成交金額減少的20%好太多了!女性藝術家在藝術界扶搖直上,就看藏家與美術館是否慧眼識英雌了!
附圖八: 女性藝術家拍賣統計 資廖來源: Hiscox

附圖八: 女性藝術家拍賣統計 資廖來源: Hiscox


自撰寫藝術市場評介以來,我不斷提醒居高思危,在藝壇裡高唱不協和音。當下市況果如預期邁入蕭條,我卻希望鼓勵大家抓緊機會,開始佈局了。不信嗎?我觀察Artprice的調研,發現似乎歐美藝術市場確實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附圖九)

附圖九:藝術從業人員景氣預測 資料來源: Artprice

附圖九:藝術從業人員景氣預測 資料來源: Artprice


市場的悲觀情緒無以復加,但禍福相倚本是常理。成功與失敗的差異,不過在當事人是在找藉口還是想方法。縱然我們不能跟著巴菲特說:「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當然得秣馬厲兵,「只等那信號一響,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勝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36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市場在2018年起本要展開自然修正,但是由於Covid來襲,緊接著各國政府狂撒錢,繼以解封的報復性消費,造成2021年至2022年的反常暴衝。也就是在此時業者錯估局勢,大幅擴充投資。舉凡拍賣公司、Mega Gallery 的野心勃勃,更起了帶頭作用。冒進的舉措曇花一現,市場也不過就是回歸原本的軌道。
Thumbnail
市場在2018年起本要展開自然修正,但是由於Covid來襲,緊接著各國政府狂撒錢,繼以解封的報復性消費,造成2021年至2022年的反常暴衝。也就是在此時業者錯估局勢,大幅擴充投資。舉凡拍賣公司、Mega Gallery 的野心勃勃,更起了帶頭作用。冒進的舉措曇花一現,市場也不過就是回歸原本的軌道。
Thumbnail
據彭博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第2季中國國際收支中的外國直接投資負債(FDI)減少近150億美元,為1990年有紀錄以來第2次出現負值,如果今年剩下的時間持續該下滑趨勢,可能創下首次年度淨流出。 川普若當選美中貿易戰將加劇損害! 中南海休克、政軍兩界開始反撲!北戴河會議詭譎多變,怪異傳聞紛紛四起!
Thumbnail
據彭博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第2季中國國際收支中的外國直接投資負債(FDI)減少近150億美元,為1990年有紀錄以來第2次出現負值,如果今年剩下的時間持續該下滑趨勢,可能創下首次年度淨流出。 川普若當選美中貿易戰將加劇損害! 中南海休克、政軍兩界開始反撲!北戴河會議詭譎多變,怪異傳聞紛紛四起!
Thumbnail
2022~2023年第四季了 怎麼沒看到聯準會瘋狂升息的經濟收縮? 美國經濟成長率在今年都還算是正常 1.房地產泡沫 只有在中國看到破裂,也是因為美國升息造成的全球金融波動,代表中國房地產在QE期間太多隨便一戳就破的金融泡沫 2.美國的公債泡沫 太多資金看到升
Thumbnail
2022~2023年第四季了 怎麼沒看到聯準會瘋狂升息的經濟收縮? 美國經濟成長率在今年都還算是正常 1.房地產泡沫 只有在中國看到破裂,也是因為美國升息造成的全球金融波動,代表中國房地產在QE期間太多隨便一戳就破的金融泡沫 2.美國的公債泡沫 太多資金看到升
Thumbnail
你好,我是諸葛呆。 市場陰晴不定的變化開始蔓延到眾多投資人情緒,沒有令人雀躍的利多,雖然還未爆出令人驚嚇的壞消息,投資市場充斥著不安情緒,似乎在等待某記警鐘響起。 當大多數的人聚焦在美國時,不妨把鏡頭拉遠,因為問題不見得在美國,而是其他國家。 中國陷入通縮,號稱擁有最大的消費力市場將難以支
Thumbnail
你好,我是諸葛呆。 市場陰晴不定的變化開始蔓延到眾多投資人情緒,沒有令人雀躍的利多,雖然還未爆出令人驚嚇的壞消息,投資市場充斥著不安情緒,似乎在等待某記警鐘響起。 當大多數的人聚焦在美國時,不妨把鏡頭拉遠,因為問題不見得在美國,而是其他國家。 中國陷入通縮,號稱擁有最大的消費力市場將難以支
Thumbnail
政府政策是股市中期興衰的關鍵,也牽動美、中兩大國房地產展望。美國房屋貸款利率去年一路飆漲突破5%,今年約6.5%。全美房地產市場差異性大,西雅圖、加利福尼亞、鳳凰城、拉斯維加斯是目前房價下跌區域。裁員可能抑制房地產需求,不過今年裁員產業分歧。數家銀行倒閉後市場擔心會出現商業地產崩盤。巴菲特隨後滅火表
Thumbnail
政府政策是股市中期興衰的關鍵,也牽動美、中兩大國房地產展望。美國房屋貸款利率去年一路飆漲突破5%,今年約6.5%。全美房地產市場差異性大,西雅圖、加利福尼亞、鳳凰城、拉斯維加斯是目前房價下跌區域。裁員可能抑制房地產需求,不過今年裁員產業分歧。數家銀行倒閉後市場擔心會出現商業地產崩盤。巴菲特隨後滅火表
Thumbnail
2022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像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
Thumbnail
2022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像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
Thumbnail
「這樣太危險,飛太遠,對你做鬼臉。我們飛太遠,衝上雲端,天空沒有極限。」這段歌詞拿來和現在股市一片低迷表現,真的貼切無比。 最近的指數表現,太殘暴了!當前市場憂心經濟衰退情緒,已經涵蓋通膨擔憂。 經濟衰退疑慮升溫 通膨不可怕,經濟停滯才可怕 以細項來看,個人消費快速下滑,透露經濟不尋常的跡象。
Thumbnail
「這樣太危險,飛太遠,對你做鬼臉。我們飛太遠,衝上雲端,天空沒有極限。」這段歌詞拿來和現在股市一片低迷表現,真的貼切無比。 最近的指數表現,太殘暴了!當前市場憂心經濟衰退情緒,已經涵蓋通膨擔憂。 經濟衰退疑慮升溫 通膨不可怕,經濟停滯才可怕 以細項來看,個人消費快速下滑,透露經濟不尋常的跡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