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事講求快速的時代,多數人會用相機來「紀錄」城市的風景,但是以「慢活」的角度出發,手繪速寫正巧開啟了一種現場觀察的新方式,透過手繪中的理解、進而對建築物透視的結構走向、裝飾物的細節雕刻、精彩的木作陶作工藝的刻畫,都比只用3秒鐘按下快門草率的拍照了事的心態更令人動容。
2007年由美國西雅圖的記者和插畫家百加利·坎帕納里奧(Gabriel Campanario)是 「城市速寫」的開創者,他推廣以手繪的方式紀錄自己的城市,並且將現場完成的畫作與實景合照,對畫家現場繪製作為佐證外,並且上傳社群媒體供同好或群眾分享的方式,贏的許多迴響。這樣的方式確切也代表一種住民對自己城市的人文關懷,畢竟「近廟欺神」的心態下,人們往往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一種強烈的疏離感,卻對遙遠只在地圖上出現的城市,有他暸若指掌的陌生。
筆者常帶領學生在「台北」這個城市游移。這個自1709年就有漢民開墾的城市,歷經1884年清政府台北建城、1895年的日本殖民、1949年中華民國統治,城市的風貌不斷轉換。台北市也是少數在世界上同時可以看到中式宮殿式建築、閩南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折衷主義式建築、日式建築、和洋式建築的城市。藝術創作者對於如此多樣性的建築型態,能夠無違和的存在並列,除了感覺幸運外,也對此感到珍惜。
在歐洲旅遊,常會聽到當地人將城市分為「舊(老)城區」與「新城區」,顧名思義,「舊城區」建築較為陳舊的地方,也多為古蹟保存區域,以觀光客而言遊覽駐足之地必為「舊城區」居多,台北市的舊城區則分佈在西區為主,簡單說即是倚靠淡水河沿岸的「大龍峒」、「大稻埕」、「艋舺」為主軸線,其中還包括西門町一帶。畢竟在清政府時期「大稻埕」與「艋舺」就是當時北台灣最為繁盛的二大商圈,早期的「一府二鹿三艋岬」早已將艋舺的地位帶入鼎盛,後期的淡水河淤積間接造成「大稻埕」的商業崛起,更是將台灣商業市場推向海外;爾後日本殖民政府時期,移居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灣,雖然保留二大商圈,但是日人也因族群的群居效應,大量開發西門町,並拆除台北城牆,將住民開始往東區拓展,也間接推衍東區新商圈的發生,這也是台北市的發展脈絡。
原本筆者對於整個台北城的歷史推衍亦如多數人一樣渾噩不解,但是手繪速寫的特色即是「觀察」,在凡事講求快速的時代,多數人會用相機來「紀錄」城市的風景,但是以「慢活」的角度出發,手繪速寫正巧開啟了一種現場觀察的新方式,透過手繪中的理解、進而對建築物透視的結構走向、裝飾物的細節雕刻、精彩的木作陶作工藝的刻畫,都比只用3秒鐘按下快門草率的拍照了事的心態更令人動容。
正因為透過這樣的模式,發現到台北市的建築聚落在政府刻意保護下,能夠提供歷史的反思;反而在民間的態度上有很大的迥異,在官方主導下的建築能夠得到友善的維護與保護,近年開放的「鐵道博物館」、「北門郵局」門面的復古修繕、「監察院」建築的整理修繕,台灣在古蹟建築上都逐漸改變思維,以前那種「修舊如新」的觀念往往將古蹟修成新成屋,破壞原本古蹟的原始意義;近年改變成「修舊如舊」的觀念,雖然工法更複雜、花費金錢與時間更多,但是都能將古蹟建築原汁原味的保留,筆者每每到古蹟建築現場都能感受其美感與原創性。雖說如此,相反在民間私人的古蹟建築卻很難做到,除了「大稻埕」街屋被市政府刻意保留外,多數的老建築礙於經費龐大或是產權混亂等問題下,不是頹圮就是直接進行破壞式翻修,也讓古蹟建築存在了不確地性,同時更讓我們這些「手繪紀錄」者越發覺得應該儘早畫下其身影,為保存進一點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