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人群的連結,瓦解了憂鬱製造機(下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在我處在憂鬱症的一年半後,我碰巧來到池上這個地方。
這是我在暑假時環島就經過的,不過池上給了我一種很獨特的感覺,到了那裡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被拉扯也不會有資訊過載的疲乏;相反地,我感覺到自己被群山環抱、被稻田擁簇,而我喜歡那樣的感覺。
2020 / 10 / 2 台東 ‧ 池上 6:46 a.m.
2020/10/1~2020/10/2 我再度拜訪池上

這一次,我選擇跟「當地」互動;店家、民宿老闆、背包客、農夫、路邊攤、流浪貓狗… 在那兩天,我感覺到自己像回到家一樣。10/1 剛下火車,我在車站旁的「家鄉池上便當」買了便當一坐下來,老闆娘馬上跟我說要多吃點菜,今天煮了很多可以自己夾。在我吃完時也順道問我要不要再多喝點湯,二話不說直接夾了一塊排骨肉給我,甚至還剝橘子、香蕉給我當飯後的甜點

「都是自己種的,很好吃哦!」

我以為這只不過是老人家的好客,沒想到的是,其實整個池上的鄉民都是這樣的慷慨。我此行的目的還要採訪農夫,路上遇到的老農夫們都很熱情,也會邀請我去他們家喝自己煮的豆漿。更讓我感到窩心的是,每一位我遇到的農夫都會在我們談話時跟我說

「歡迎來池上!」

幽靜的自然、純樸的民風,多麼可愛的人們呀。

那兩天我幾乎忘了原來我有憂鬱症

照片裡是我的阿嬤,今年已經85歲了。中度失智、中度失能
阿嬤罹患失智症已經兩年以上了,但是我爸媽始終不習慣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阿嬤相處、講到吵架已經是家常便飯。順其自然地,我便是阿嬤的主要照顧者。在照顧陪伴阿嬤的過程中,我對於失智症開始有另一種新的解讀…
「失智症,也是失去連結的一種展現。透過自己與家人的不斷提問來建立連結;我會這麼說,這是失智症的社交模式」
  • 每半小時問六次「今天星期幾?」
  • 一天不下二十次問我「畢業了沒?」
  • 每天一起床就要我帶她去洗頭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些都是很煩人的舉動;但在我眼裡,這些都是阿嬤想要跟我們互動的開始。在這樣的解讀下,阿嬤所有的舉動對我而言都會是出於愛的意圖;而不再只是劃一、單調的重複問答。在照顧阿嬤的同時,我也在療癒自己;照顧阿嬤變成了我的百憂解,即使是透過這樣的日常一問一答。
透過 give and take 循環,阿嬤與我便產生很深的連結;她起床就想要找我,而我回學校的時候也會想念她。我們透過這樣的連結滿足彼此最親密的被愛與愛人的需求感,失智症需要,憂鬱症更需要。

我們不能壓制或只是治這個標,必須要傾聽、尊重。只有當我們請聽痛苦時,才能跟著痛苦回到本源。也只有在本源,我們才能看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開始克服。
—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6會員
    181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 書|我可能錯了|2023|人生|轉念、放下、傾聽內心、順其自然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5-29
    📚情緒是被動激發?還是主動建構?📚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avatar
    阿馨
    2024-05-29
    📚 書|順勢溝通|2022|人際|順著對方的特質來對話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5-08
    📚 書|被討厭的勇氣|2014|心理|學會課題分離,人生更輕鬆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4-17
    📚 書|鈍感力|2023|心理|適時地讓自己變遲鈍才能更健康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3-20
    📚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6📷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6 老喻人生算法中的A計畫是想要把我們打造成一輛賽車,能夠在人生的賽道上行駛,而「增長」指的是賽車的加速器。 📷 增長為何重要? 舉例:麥當勞建立它的出餐、製餐制度等,接著將這套制度複製到全世界。 📷 怎麼樣實現有效增長? 1. 增長假設:建立最小閉環。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2-01-11
    📚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5📷 什麼是重啟的能力? 當在人生巔峰之際,一場意外把你擊倒,你會如何反應? 有些人可能馬上振作起來,有些人可能重此一蹶不振,這個振作起來的力量,被作者成為重啟的能力,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復原力」。 📷 重啟的能力重要嗎? 📷 重啟時會碰到的問題 📷 如何設計自己的重啟系統 📷 補充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2-21
    📚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4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4 大腦認知行為的最小單位 完整的大腦認知行為是由四個環節組成:感知–認知–決策–行動。 作者喻穎正提到,認知行為出問題,常是各環節沒有完成接棒。 比方說,感知要交棒給認知,它沒交棒,而它比較敏感,比較難客觀評估各種狀況,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做出理性的判斷。 又或者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2-13
    📚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3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3 大腦的兩種模式 人的大腦有兩種系統,一個是本能、直覺的自動導航系統;一個是會思考分析的主動控制系統。一般情況,我們會混合使用這兩種系統。 舉例來說,開始學開車會很緊張,那時我們用的是主動控制系統,隨著對開車越來越熟悉,開車技能會交由自動導航系統,讓我們可以一邊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2-10
    📚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2 圖卡筆記【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02 《如何對抗完美主義》 作者喻穎正指出,完美主義是想把每條路都嘗試一遍,想找出最優解,但現實生活中是很難短時間達成的,畢竟環境時刻在變化。 解法:若是保持著〈成長型思維〉,認為自己的智力與能力,能隨著努力改變,而外界碰到的挑戰是為了幫助我們學習、成長,願意勇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