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失智症的另一種詮釋(接納與付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icture via Alvernia University Online

picture via Alvernia University Online

如果說失智症也是失去連結的一種現象,那麼憂鬱症在這一塊便與失智症有所重疊。再仔細比較下,其實可以發現在心理層面上,失智症與憂鬱症能夠有所互補。

  • 互補的行為

在《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一書中收錄了作者約翰海利走訪全球訪問憂鬱症患者,大致上能夠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表現多為,消極、內向、對生活沒有熱情、對過往的興趣提不起勁、刻意躲避人群或社交......在我憂鬱症初期,有許多朋友、教授會跟我說要多多接觸人群,這樣我才能盡快「康復」;然而接觸人群對我來說卻是無比的艱難。


反觀失智症,我阿嬤的行為表現恰恰與我相反。她反而會繼續接觸人群(雖然有時阿嬤會記錯)只不過她與其他人的互動方式變成簡單、重複、單調的一問一答

  • 「今天星期幾?」
  • 「現在幾點了?」
  • 「你在哪裡念大學?」
  • 「你吃飽了嗎?」
  • 「甚麼時候報氣象?」
  • 「甚麼時候要吃晚餐?」
    ......

這些是我在家陪阿嬤的時候她會問我的問題,基本上前三個問題一天當中會重複不下10次;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似乎再度驗證失智症就是「老番顛」的(台語:指無理取鬧的老人家們)象徵,但不知為何,透過這樣的互動我聽到了內心冰山下阿嬤的真實心聲


我很在乎你,而我也想要你陪我;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所以我只好問你這些單調的問題來跟你開啟對話。


picture via politico EU

picture via politico EU

正是因為我改變了固有對於失智症的觀念,改善了我與阿嬤的互動模式。在照顧她的同時,我滿足了她想要與我連結的需求;同時,籠罩在憂鬱黑洞的我,在阿嬤一直殷勤地問候下,她也滿足了我探索遺失已久的連結。當我在家時,阿嬤總是會問我吃飽沒;而當我回學校時,阿嬤也會一直問我甚麼時候才回家。
如果我們讓生物因素、醫學解讀成為唯一的解答,那麼這也等於我們隱諱地在告訴失智症、憂鬱症的人


「你的痛苦根本不算甚麼,那只不過就是腦中迴路出了點問題,就像電腦程式有時也會出錯一樣。」


我們將無法看到其他可能的解答,就像我一開始看待阿嬤也是受這觀念所牽制。
當我真的回歸到心理需求層面來看待失智症,我才開始發現也許有其他互動、回應的可能。在這樣平日的一問一答中,我與阿嬤補足了彼此所缺失的連結;然而,像這樣平凡純粹的互動,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嚮往的嗎?


約翰海利在他的演講This could be why you’re depressed or anxious用了一句很溫暖的話紓解了當時在憂鬱症當中掙扎的我,我想要把這句話稍微修改一下來送給失智症患者(以及我阿嬤)


「如果你罹患失智症,你並沒有發瘋也不是個虛弱的人;你只不過是個心理上有些最純粹的需求未被滿足的人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6會員
250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5/02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位新聞研究中心的報告,目前市面上的 AI Overview(AI 摘要)的聊天機器人經常給出自信但錯誤的資訊;甚至付費的軟體比免費的錯誤率更高。
Thumbnail
2025/05/02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位新聞研究中心的報告,目前市面上的 AI Overview(AI 摘要)的聊天機器人經常給出自信但錯誤的資訊;甚至付費的軟體比免費的錯誤率更高。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晚我是個快樂廚娘 💃 相信語言是有能量的,甚至帶有靈性的 給自己什麼果實,就會在日後長成什麼樣子 如果你相信吸引力法則 請試著開始每日練習寫 感恩日記 並且好好靜下心做 正念冥想 用真誠喚起宇宙來保護你的能量 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在神奇的變化 🌈 這是我自己一路走來自己體會的
Thumbnail
今晚我是個快樂廚娘 💃 相信語言是有能量的,甚至帶有靈性的 給自己什麼果實,就會在日後長成什麼樣子 如果你相信吸引力法則 請試著開始每日練習寫 感恩日記 並且好好靜下心做 正念冥想 用真誠喚起宇宙來保護你的能量 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在神奇的變化 🌈 這是我自己一路走來自己體會的
Thumbnail
請閉上眼靜心默念三遍:「12月的能量指引是什麼?」,接著憑直覺選取最有感應的號碼或圖示
Thumbnail
請閉上眼靜心默念三遍:「12月的能量指引是什麼?」,接著憑直覺選取最有感應的號碼或圖示
Thumbnail
當人開始習慣用著未經組織的語言說話,他們接下來會省去更多思考空間,人性的尊嚴、理智、道德,在這過程逐一被汰去。然後在最終導致人格整體退化的現象。甚麼樣的環境,會造就甚麼樣的結果。 未經組織的語言:當人們開始使用混亂或不具結構的語言時,這可能反映出他們的思考過程變得簡化或表面化。這種語言使用方式..
Thumbnail
當人開始習慣用著未經組織的語言說話,他們接下來會省去更多思考空間,人性的尊嚴、理智、道德,在這過程逐一被汰去。然後在最終導致人格整體退化的現象。甚麼樣的環境,會造就甚麼樣的結果。 未經組織的語言:當人們開始使用混亂或不具結構的語言時,這可能反映出他們的思考過程變得簡化或表面化。這種語言使用方式..
Thumbnail
乍看《預防失智大作戰》這標題覺得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畢竟,雖不敢說年輕,但三十幾歲的人應該還不用擔心失智吧(笑)。然而,讀來卻意外地好看。作者理查.瑞斯塔克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授,曾撰寫過多本關於大腦的專書。書中他以通俗又睿智的話語,深談關於失智這棘手文明病的種種知識。
Thumbnail
乍看《預防失智大作戰》這標題覺得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畢竟,雖不敢說年輕,但三十幾歲的人應該還不用擔心失智吧(笑)。然而,讀來卻意外地好看。作者理查.瑞斯塔克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授,曾撰寫過多本關於大腦的專書。書中他以通俗又睿智的話語,深談關於失智這棘手文明病的種種知識。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