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人、爪哇人、菲律賓人都很懶惰? |「懶惰」的迷思隨著殖民政策延續至今的東南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西方殖民統治的高峰期特別針對馬來群島的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帶有懶惰和生產力低落的原住民形象。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如馬來西亞社會學家 Syed Hussein Alatas 所記錄的,這種刻板印象在西方殖民統治的高峰期特別針對馬來群島的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與其說是反映懶惰和生產力低落的原住民形象,更是一種方便的虛構,服務於特定的經濟和政治目標

阿拉塔斯長期研究這個議題,因為他將知識帝國主義視為殖民主義最穩固且最持久的遺產。一種在政治獨立之後仍繼續塑造東南亞(以及大部分前殖民地世界)的政治、知識上的遺產。



「懶惰土著」是個精心的捏造

賽義德.胡先.阿拉塔斯(Syed Hussein Alatas,1928–2007)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馬來西亞學者、社會學家、政治家,也是數個社會科學組織的創辦人。他被廣泛認為是東南亞社會科學的先驅人物和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


賽義德.胡先.阿拉塔斯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馬來西亞學者、社會學家、政治家。Filepic/The Star

賽義德.胡先.阿拉塔斯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馬來西亞學者、社會學家、政治家。Filepic/The Star


阿拉塔斯的研究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貪腐社會學、多元種族主義、帝國主義、現代化、發展、馬來世界的史學以及穆斯林改革思想。曾在新加坡大學(後來的國立新加坡大學)創立了馬來研究系,並擔任系主任二十年。

《懶惰土著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1977) 這部開創性著作批判性地分析了殖民論述中將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刻板印象為懶惰的起源和功能。被認為是後殖民研究的基礎文本,甚至影響了薩伊德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


《懶惰的土著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1977)。來源:博客來

《懶惰的土著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1977)。來源:博客來


歐洲殖民者,特別是荷蘭人、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遇到的社會運作系統與西方資本主義模式大相徑庭。

當地人口經常從事自給自足的耕種、社區共享和季節性勞動週期,優先考慮與自然的平衡和社群和諧而非利益至上的生產力。在殖民者眼中,這被誤解為懶惰。但這種觀點不僅僅是無知 — 而且還是具有功能性的。

宣稱原住民「懶惰」使殖民者能夠將脅迫、強制勞動和剝削性做法合理化,將其偽裝為文明發展的必要手段。

阿拉塔斯指出,這種敘事被殖民管理人員、傳教士和偽學者的著作所紀錄、傳播。他們的作品經常被不加批判地引用,成為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意識形態基礎,使歐洲的優越性和東南亞的劣勢成為常態。

這種意識形態機制僅服務殖民者,而非被殖民者。


宣稱原住民「懶惰」使殖民者能夠將脅迫、強制勞動和剝削性做法合理化,將其偽裝為文明發展的必要手段。Photo by ALAN DE LA CRUZ on Unsplash

宣稱原住民「懶惰」使殖民者能夠將脅迫、強制勞動和剝削性做法合理化,將其偽裝為文明發展的必要手段。Photo by ALAN DE LA CRUZ on Unsplash


殖民母國合理化剝削

如果要讓殖民母國的資本主義順利運轉,就會需要廉價、可靠和順從的勞動力。

而通常原住民人口不願意接受殖民企業提供的剝削性工資,於是被資本家視為懶惰而非理性。殖民當局沒有承認原住民抵抗剝削的能動性,反而將拒絕參與殖民經濟的行為定為犯罪

這種意識形態政策實現了兩個同時的目標:其一,為干預原住民勞動實踐辯護,其次,則為引進勞力開闢了道路。殖民當局以往往近乎奴隸制的條件輸入中國、印度和其他地區的勞工。聲稱原住民太懶惰而不願工作,使這些行動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

實際上,原住民不願參與殖民勞動市場並非由於懶惰,而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不公平的勞動條件和傳統生計的退化。殖民經濟既不提供公平的報酬和尊嚴,也不符合原住民的價值觀。

阿拉塔斯使用歷史和社會學證據表明,原住民被解釋為懶惰的行為通常是一種抗議、脫離,或僅僅是對原始生活節奏的堅持


原住民被解釋為懶惰的行為通常是一種抗議、脫離,或僅僅是對原始生活節奏的堅持。Photo by Chris Holder on Unsplash

原住民被解釋為懶惰的行為通常是一種抗議、脫離,或僅僅是對原始生活節奏的堅持。Photo by Chris Holder on Unsplash


生產力的種族化

「勤勞」的歐洲人和「懶散」的原住民之間的對立,不僅僅是純粹的一種描述,這種敘事甚至被種族化了。

生產力成為一種道德和種族類別。殖民者被視為具有生產力、理性和進步性。原住民則被視為情緒化、落後和停滯不前。這種種族化為殖民干預原住民社會提供了道德制高點。

原住民文化實踐、知識形式和社會系統被忽視或壓制,因為這一整套「原始的」價值觀被視為進步的障礙。教育系統會導入殖民語言、歷史和價值觀,同時抹去原住民知識系統。

關於原住民身份的敘事被西方重構,因為原住民多半都沒有文字記載其歷史淵源。Photo by Leighann Blackwood on Unsplash

關於原住民身份的敘事被西方重構,因為原住民多半都沒有文字記載其歷史淵源。Photo by Leighann Blackwood on Unsplash


「懶惰原住民」神話因此成為深層次文化剝奪和異化的掩飾。Alatas 謹慎地指出,這不僅僅是偏見,更是一種系統性的、結構性的暴力,塑造了一個社會如何理解勞動、種族和價值。

關於原住民身份的敘事,本身就藉著西方優越性和資本主義規範的棱鏡被重構,因為原住民多半都沒有文字記載其歷史淵源。




知識的暴力與控制

阿拉塔斯最有力的見解之一是,懶惰原住民的神話不僅僅是社會或經濟性的,也是知識的綁架和宰制。

殖民主義不僅關於對土地和勞動的物理控制,也針對關於知識的控制。殖民者將自己定位為真理的仲裁者、有效知識的生產者和原住民生活的解釋者。

殖民教育系統系統性地破壞了當地的知識系統。殖民母國的教育將外來勢力描繪成「知識和文明」的啟蒙者,同時將原住民信仰系統描述為迷信或落後。這種知識殖民化產生了長期影響。

殖民主義不僅關於對土地和勞動的物理控制,也針對關於知識的控制。Photo by Sivani Bandaru on Unsplash

殖民主義不僅關於對土地和勞動的物理控制,也針對關於知識的控制。Photo by Sivani Bandaru on Unsplash


即使在獨立之後,許多後殖民菁英繼續在殖民統治者強加的框架內運作。阿拉塔斯將其識別為「知識帝國主義」(intellectual imperialism),這些菁英往往以中立和客觀為幌子,將一種知識系統強加於受壓迫者之上。

阿拉塔斯呼籲重新思考這種知識遺產,並敦促全球南方的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和思想家重新定義自己現實的權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ker-avatar-img
2025/04/22
唉呀~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反省了一下 因為我過去也常常不自覺地用「效率」、「生產力」這樣的標準 來評判或批評他人的工作方式 彷彿只要不符合現代社會對「高效能」的期待 就是「不夠努力」或「懶惰」... 文章提到的殖民者觀點~ 意外地與現代職場文化有很多很像的地方 我會想說~我們是否也像殖民者一樣,用單一的價值標準來否定其他人的生活節奏與工作方式? 有點醒我 所謂的「效率」和「生產力」 都是特定文化和時代下的產物 不該成為評判他人的唯一標準。 每個人或群體都有其獨特的生活步調和價值觀~ 這些差異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而不該只是被標籤化~ Thank you for your share~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3
Joker 感謝你的共鳴~ 生產力跟效率幾乎是現在「進步」社會的運作邏輯 但這種追求績效的觀念其實也不過是近兩百年才有的 綜觀整個人類歷史 大部分時間的社會運作都是隨自然時節而走 過得頗逍遙、自在,也不會有(被)追趕的壓力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6會員
253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5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Thumbnail
2025/04/15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Putang,今天要跟你們分享是「原教界第81期 原住民族的食農教育」。 上禮拜我有在IG限動問大家,一想到食農教育,你會想到什麼? 那我們就趕快來聽聽看Alang Star們是怎麼說的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Putang,今天要跟你們分享是「原教界第81期 原住民族的食農教育」。 上禮拜我有在IG限動問大家,一想到食農教育,你會想到什麼? 那我們就趕快來聽聽看Alang Star們是怎麼說的吧~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分享20個外派主題相關自媒體頻道,包括旅遊、職涯和職人生活觀察,提供了越南生活和工作的資訊和分享頻道。透過各種多樣的平臺如Youtube、IG、Tiktok、部落格、FB,來提供豐富的內容,不怕下班後沒事做!
Thumbnail
分享20個外派主題相關自媒體頻道,包括旅遊、職涯和職人生活觀察,提供了越南生活和工作的資訊和分享頻道。透過各種多樣的平臺如Youtube、IG、Tiktok、部落格、FB,來提供豐富的內容,不怕下班後沒事做!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生活重心 在台灣的生活、教育,最常被接受到的訊息就是, 「千萬不要浪費瑣碎的時間,未來的不痛快都是現在所成就」
Thumbnail
生活重心 在台灣的生活、教育,最常被接受到的訊息就是, 「千萬不要浪費瑣碎的時間,未來的不痛快都是現在所成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