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人類不再意識到 AI 的存在|科技思想家 Kevin Kelly 對技術、AI 及其未來影響的見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Kevin Kelly(KK)。from: Wikipedia

Kevin Kelly(KK)。from: Wikipedia



本文參考自 Kevin Kelly 的訪談集:Interview: Kevin Kelly, editor, author, and futurist


技術有內在的演化動力

Kevin Kelly(KK)是科技與文化交互影響的著名理論家,KK 曾在書中《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提出「科技體」(technium)的創新概念。

「科技體」將所有的技術產品,視為一種自主且自我延續的系統,超越了單純的工具與人工製品範疇。

KK 認為,技術並非人類意志的被動延伸,而是展現出類似生物演化的特性。因此,技術體系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力量運作,雖然受人類影響,但並不完全受人類掌控。

KK 認為,技術並非人類意志的被動延伸,而是展現出類似生物演化的特性。


技術體系的複製驅動力

科技體的一項內在特性是其對於複製的強烈傾向

正如生物生命依賴基因物質的精確複製,技術系統則依賴資訊的持續傳播。在數位時代,這一需求特別顯著,因為資訊必須不斷地被複製,以進行傳輸、運算與存儲。

這一結構性需求對法律與經濟體系提出了嚴峻挑戰,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領域。試圖限制數位內容的複製,無論是透過著作權保護、AI 訓練數據限制,或對科學研究課金,往往與技術體系的內在動態相牴觸。

KK 認為,與其試圖遏制這一基本特徵,社會與機構應採取利用複製普遍性的策略,而非對抗科技的發展。歷史經驗顯示,順應技術複製趨勢的企業往往能夠繁榮發展,而試圖阻礙此過程的組織則面臨日益嚴峻的效率挑戰。


科技體的一項內在特性是其對於複製的強烈傾向。由 Leonardo AI 生成

科技體的一項內在特性是其對於複製的強烈傾向。由 Leonardo AI 生成


AI 的未來:被低估的影響力

儘管 AI 目前受到高度關注,KK 仍然認為 AI 的影響被低估了。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AI 將成為「通用實習生」

目前的 AI,如 ChatGPT 和 DALL·E,最適合當作「實習生」,用來輔助人類完成初步工作,如寫作、設計、整理資料等。未來不會有單一的 AI,而是許多不同類型的 AI,各自適用於不同的領域。

AI 可能在某些方面極為聰明,但在其文化方面卻顯得笨拙。例如,圍棋 AI 可以擊敗人類冠軍,但無法理解人類的幽默。因此,AI 提供的內容仍需要人類進一步審查與修正,目前的角色更像是助手,而不是決策者。


目前的 AI 最適合當作「實習生」,用來輔助人類完成初步工作。由 Leonardo AI 生成

目前的 AI 最適合當作「實習生」,用來輔助人類完成初步工作。由 Leonardo AI 生成


AI 並不需要意識

KK 認為,AI 的發展不需要追求意識,相反,擁有意識的 AI 可能更危險。人們希望 AI 能夠執行特定的任務,而不會受到情緒或焦慮影響。

若是 AI 發展出意識,反而會因此阻礙「理性工具人」的角色。

若是 AI 發展出意識,反而會因此阻礙「理性工具人」的角色。由 Leonardo AI 生成

若是 AI 發展出意識,反而會因此阻礙「理性工具人」的角色。由 Leonardo AI 生成



AI 將推動人類對自身智慧的理解

KK 強調,AI 從來都不是人類智慧的複製品,而是與我們不同的「外星智慧」(alien intelligence)。目前 AI 主要擅長模式識別與感知,但對於邏輯推理、抽象思維等高階認知仍無法模擬。

AI 可能會展現出強大的分析能力,但是幽默感、創意與思維模式可能會讓人類感到陌生。然而,藉由 AI 的發展,人類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類自身的智慧運作方式。





成功的技術都是「隱形」的

在 Kelly 看來,最成功的技術往往是「隱形」的,就像電力與網路,雖然無處不在,但我們很少意識到它的存在。KK 預測,未來大多數 AI 也將「隱藏在牆內」,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不明顯的部分。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5會員
245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1 小時前
許多人認為智能機器應該替代人類從事高危險 重勞力工作而不是無人駕駛的計程司機搶人類飯碗。 前幾日有報導揭露事實 說是現今機器人背後還要遙控器指揮動作 並不是真正的‘’自主‘’智能機器人 所以跳跳舞翻翻筋斗也就算了 至於成為居家照護機器人還要預計十年的光景才能實現。 如今的Ai功能自然強大 文字圖形甚至編輯都很出色 幸虧它只是助理人類而非決策者 要不然人類這麼脆弱怎堪一擊?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19 小時前
彼得潘 沒錯~KK 的想法很實際,也主張不應該研究「有意識的AI」那將無助於人類社會的共榮。
sdf-avatar-img
7 小時前
https://shorturl.at/CcfMe https://shorturl.at/dvGll https://shorturl.at/xUJV0
sdf-avatar-img
7 小時前
https://shorturl.at/CcfMe https://shorturl.at/dvGll https://shorturl.at/xUJV0
avatar-img
9 小時前
https://app.transifex.com/pakistan-girls-1/call-girls-in-islamabad-03272111153-stunning-call-girls/dashboard/ https://app.transifex.com/pakistan-girls-1/call-girls-in-lahore-03292178555-vip-lahore-escorts/dashboard/
avatar-img
11 小時前
https://shorturl.at/2qmHM https://shorturl.at/saVsD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3/5留學生
AI 基準測試(Benchmark)歷來無法捕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特別是針對 AI 系統可能執行的任務,經常導致對 AI 當前能力和未來影響產生誤導性結論。
《混沌少年時》的敘事主題之一正是「紅藥丸」。男性如何成為非自願單身者,以及紅藥丸如何榨取寂寞商機。劇中的傑米,也是紅藥丸的影響才犯下如此駭人的罪刑。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3/5留學生
AI 基準測試(Benchmark)歷來無法捕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特別是針對 AI 系統可能執行的任務,經常導致對 AI 當前能力和未來影響產生誤導性結論。
《混沌少年時》的敘事主題之一正是「紅藥丸」。男性如何成為非自願單身者,以及紅藥丸如何榨取寂寞商機。劇中的傑米,也是紅藥丸的影響才犯下如此駭人的罪刑。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