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夫婦的世界》連續劇/影集沒有告訴你的角色、年齡設定,及情緒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輕的時候,總是看著電視電影裡的故事,幻想著自己是那些被揉捏出來的角色,不論是好的、壞的、優秀的、失意的、落魄的,好像總是會有這麼「一定」的樣貌、「一定」該要怎麼樣的「成為什麼樣子」或者遇到某些事件「就應該要有」的情緒反應。我常常在心裡大叫(有時候寫在facebook):把電視關起來啦!不是每一個角色設定「一定都是那樣」!
前幾個月在看韓劇《夫婦的世界》,非常喜歡裡面池善雨這個離婚女人的設定,也很喜歡前半部的劇情推演,那種男女在婚姻和不在婚姻裡的交鋒很是精采,但常常會有很多讓我心裡冒出「登愣」的聲音,雖不一定「不合理」卻讓我聯想起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人事物會做出來的反應:「到底是電視看太多,還是本來心裡就這樣想的?」哪來什麼事都非得跟身邊的人內心糾結交戰一番!這樣不累嘛!
那是戲劇在節奏上需要表現它的衝突而帶動劇情的張力所致的結果啊!哪有每個人每天活得如戲般的高潮迭起啊!
在《夫婦的世界》池善雨根本巔覆了過往對「離婚女人」的定義,這是我相當喜歡的角色設定,但除了她以外,所有的角色設定又比較如以往那般偏於「傳統」,將「女人離婚」這件事,又框在某一個圈圈裡,前面為了突顯離婚的女人是可以活出自己的,但後面又以外在環境步步進逼,這就是劇本設定好的矛盾衝突,讓人相信「離婚」「就是會」發生這些事情!
特別是在李俊英這個父母離婚後的單親孩子設定上,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為什麼單親的孩子都非得要被設定成憤世嫉俗呢?」或者是「單親的孩子就一定會鬱鬱寡歡」呢?好像戲劇的張力、衝突都得在這裡被大力引爆不可,最好再來個校園暴力、排擠……非得塑造出那種可憐樣不可。(沒有啦!小孩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你給他吃好睡好,該照顧他的時候照顧他,他求助的時候你幫助他,不要讓他擔心爸媽吵架,不要一直煩他要跟誰,就跟雙親小孩沒有兩樣的。大人的事大人解決啊!)
《三十而已》的年齡設定更讓我冒出一大堆問號!編劇在這個年紀的設定上整整少了十歲。不是說這三個演員不像三十歲,而是劇裡裡設定「三十歲」的樣貌,大概只有鐘曉芹的性格貼近還沒三十的樣子。
像顧佳倒推回去是二十五歲左右生孩子,那至少大學畢業沒多久就結婚了吧!沒有富爸爸也沒有富先生,再從接下茶廠後的劇情回推回去,許幻山說:「妳讓我想起七八年前開煙花公司的衝勁。」也就是快滿三十歲的顧佳在二十二、三歲左右就幫跟許幻山一起搞公司了。也不是「特不合邏輯」就是有一種感覺「欺騙大眾」之嫌,以顧佳和頂樓王太太的處世應對,年紀少說也要各加十歲。
看《三十而已》的時候,讓我深感那戲裡怎麼可以理所當然地好像就把三十歲的煩惱和四十歲稍微豁達的心態揉捏在一起?所有的心境轉換都得要透過每一段的人生去體驗,長出二十歲的勇敢,織出三十歲的煩惱,建立四十歲的堅柔,生出五十歲的通達,最後才能變成一點點智慧……要幾個三十歲的角色去舖排那樣的人生,的確是被編劇想像勾勒出來的故事。
而同時發生在這兩部戲的同樣的場景,是為了主角慶生的橋段,這實在是讓我大開了眼界:究竟有多少人生日可以如此舖張,還能有那麼多好朋友可以花錢請來像是辦一場婚禮?還要肉麻兮兮地上台致意,好像幹了什麼豐功偉業的事!(假的啦!誰說每個人都喜歡過生日?需要過生日?)
我要說的不是「這些都不可能發生」,而是不要太輕易地在看戲的時候把故事情節相對地注入自己的腦袋和人生裡。比如說那些光鮮亮麗,那些勾心鬥角的敵我攻防,那些標籤化的樣貌:離婚的女人/男人、單親的孩子、三十歲應該要……全然都是寫戲的人寫的,不需要太認真將戲裡、故事中的角色投射到自己的人生。
三十歲庸庸碌碌的很正常,四十歲一事無成也不會死;離婚好離也不是壞事(壞的就是離得很不乾脆、離得很脫泥帶水,一堆爛事)父母單親也不會怎麼樣,早一點學會照顧自己、陪伴自己而已(長大都要學的事就是了。)
到底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呢?多數人的人生真的都很無聊啦!但就是因為無聊所以得要自己找樂子,那麼,看戲就是一種樂子,像我這樣特書一篇也是太認真的下場而已XDDDD。我只是看到《三十而已》的中段有感而發。但我特喜歡《夫婦的世界》前半段,池善雨那一角寫得真是好,改天再寫。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8K會員
867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有非常非常多的本土作品都是值得一看的。我們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好的作品,一定要靠大家多多支持分享!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如果說嚴良和普普及老陳的結局,是被假想出來放在最後帶給觀眾一陣美好的劇情,我更相信除了朝陽之外,整個故事都是從他心裡長出來的善與惡。當他抬起頭的那刻,也許是他想要抵抗那個失去父親和愛人的母親,讓他在腦海中演繹一場他渴望的完美與毀滅!他畫出美好的友情和父親的父子交心,他毀了數學和父親的家庭。而他仍然望
前篇從《做工的人》講起文字改編這事,也跟最近新認識的舞台劇編導聊起台灣劇本的薄弱,以及編劇在戲劇界的處境,她問我:「你知道編劇在台灣很沒有地位嗎?」我說我知道。「編劇專業不受尊重」也還真不是現在才有的事!
台灣這幾年真的很想從文字改編替文字和影劇結合的可能,但是小說語言是小說語言啦,影視又是另一回事啊!劇本寫得好,就讓文字都活了起來,劇本寫不好,很多情緒、故事推進就會不到位,也就很難帶動收視了!
台灣有非常非常多的本土作品都是值得一看的。我們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好的作品,一定要靠大家多多支持分享!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如果說嚴良和普普及老陳的結局,是被假想出來放在最後帶給觀眾一陣美好的劇情,我更相信除了朝陽之外,整個故事都是從他心裡長出來的善與惡。當他抬起頭的那刻,也許是他想要抵抗那個失去父親和愛人的母親,讓他在腦海中演繹一場他渴望的完美與毀滅!他畫出美好的友情和父親的父子交心,他毀了數學和父親的家庭。而他仍然望
前篇從《做工的人》講起文字改編這事,也跟最近新認識的舞台劇編導聊起台灣劇本的薄弱,以及編劇在戲劇界的處境,她問我:「你知道編劇在台灣很沒有地位嗎?」我說我知道。「編劇專業不受尊重」也還真不是現在才有的事!
台灣這幾年真的很想從文字改編替文字和影劇結合的可能,但是小說語言是小說語言啦,影視又是另一回事啊!劇本寫得好,就讓文字都活了起來,劇本寫不好,很多情緒、故事推進就會不到位,也就很難帶動收視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熱播時,我的臉書被眾多婆媳、婚姻討論文洗板,就連預告、正片一秒都沒看過的我大概也知道這部戲在演什麼。 原本我對這類婚姻劇提不起興趣的,但連朋友Line群組也在討論,因此我順手看了朋友轉發的數分鐘看完一部戲的解說,也大約瞭解劇情。 (因為我沒有打算看正片,也許針對角色也有錯誤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這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原本對這句話,沒什麼想法。直到有一次在某個年輕人的離婚協議書上,也看到這個! 原諒我天生就邪惡的思維,我很想問問,對於婚姻他們到底想看什麼?而又要怎麼做才能看的到! 當他們認為原來都一樣,而差別不大時,那原本的原來還在嗎?已經出生的孩子,在他們看世界時,誰來看小孩他們?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一部由金獎編劇徐譽庭擔任編劇兼導演的影集,描述兩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於婚姻中暗自較勁的故事。影集針對婚姻窘境和男女情感進行了深刻探討,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些人嫁給了愛情,有些人在婚姻中收穫愛情,但大多數人都在婚姻中遺失了愛情 婚姻伴隨著責任,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生活中的大小事讓人疲於奔命! 女人三十裡的鐘曉芹和陳嶼,一個說(婚姻是避風港)一個說(都想避風誰當港)是啊!婚姻消磨了對生活的熱情,消磨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走到最後不
Thumbnail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在《三十而已》中,我們看到了女性主角顧佳的成長歷程,她在生活和事業中不斷面對各種壓力和傷害,同時也展現了她的聰明和堅韌。這篇文章分享了顧佳的故事,以及她和許幻山之間的關係變化。劇中的情節和角色塑造讓人產生共鳴,讓觀眾深入思考人生與愛情的種種可能性。
三十年前吧?朋友剛好三十歲。帶著一個銷售團隊,在業界也小有名氣。有天跑來找我,說他要結婚了。對象廿八歲,有個五歲的小孩。該如何對待小孩,我不覺得是個問題,但是我告訴朋友,一定要弄清楚對方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婚的!然後確保自己沒有類似的問題,否則對小孩而言,又是再一次的折磨。畢竟不是組排球隊,小孩不需要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熱播時,我的臉書被眾多婆媳、婚姻討論文洗板,就連預告、正片一秒都沒看過的我大概也知道這部戲在演什麼。 原本我對這類婚姻劇提不起興趣的,但連朋友Line群組也在討論,因此我順手看了朋友轉發的數分鐘看完一部戲的解說,也大約瞭解劇情。 (因為我沒有打算看正片,也許針對角色也有錯誤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這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原本對這句話,沒什麼想法。直到有一次在某個年輕人的離婚協議書上,也看到這個! 原諒我天生就邪惡的思維,我很想問問,對於婚姻他們到底想看什麼?而又要怎麼做才能看的到! 當他們認為原來都一樣,而差別不大時,那原本的原來還在嗎?已經出生的孩子,在他們看世界時,誰來看小孩他們?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一部由金獎編劇徐譽庭擔任編劇兼導演的影集,描述兩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於婚姻中暗自較勁的故事。影集針對婚姻窘境和男女情感進行了深刻探討,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些人嫁給了愛情,有些人在婚姻中收穫愛情,但大多數人都在婚姻中遺失了愛情 婚姻伴隨著責任,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生活中的大小事讓人疲於奔命! 女人三十裡的鐘曉芹和陳嶼,一個說(婚姻是避風港)一個說(都想避風誰當港)是啊!婚姻消磨了對生活的熱情,消磨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走到最後不
Thumbnail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在《三十而已》中,我們看到了女性主角顧佳的成長歷程,她在生活和事業中不斷面對各種壓力和傷害,同時也展現了她的聰明和堅韌。這篇文章分享了顧佳的故事,以及她和許幻山之間的關係變化。劇中的情節和角色塑造讓人產生共鳴,讓觀眾深入思考人生與愛情的種種可能性。
三十年前吧?朋友剛好三十歲。帶著一個銷售團隊,在業界也小有名氣。有天跑來找我,說他要結婚了。對象廿八歲,有個五歲的小孩。該如何對待小孩,我不覺得是個問題,但是我告訴朋友,一定要弄清楚對方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婚的!然後確保自己沒有類似的問題,否則對小孩而言,又是再一次的折磨。畢竟不是組排球隊,小孩不需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