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神作的《聽海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聽海湧》剛上映時,在社群上有不少討論,為了避開討論的熱潮,到近日才能專心看這部幾乎是外語的劇!而近日又因立法院藉其大砍公共電視預算,《聽海湧》又站上了浪尖!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五集的《聽海湧》其實故事單薄了一點!節奏緩慢外,在跳躍的節奏上也很容易讓人失去專注度,要說它是「神作」或「台劇天花板」,倒是不到這樣的境地,但要說「拍得不好」「不值得花錢(不值得花時間看)」也不至於,就是一個故事說得還可以,但在美術、服裝、造型、場景⋯⋯這類技術性的部分發揮得很好,演員的演出、口條也都在水準之上的電視劇。

被大大讚揚的語言部分,的確是台劇難見的優秀!想必劇組、演員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或許「語言」也是台灣拍歷史劇的一大障礙。

且不說日治時期前的語言,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來台的1949前後故事,除了本土台灣各種語言外,應該要有台灣人學日文、學華語的交叉,後來再從不准說方言後,有各種中國口音的腔調配著各種台灣本土學華語後的台灣國語,再接著是方言幾乎已經在年輕人口語中消失的不輪轉,再回頭回去拍台語劇的現在!

但說「台語講不好」所以台語劇拍得尷尬,倒也不完全是,台灣演員的口條,在近年有大大的提升,但還是有不少是聽得出來語言訓練的缺乏(華語、台語,甚至外語都是),於是《聽海湧》的語言部分就變成大大的加分項!

以五集的長度來看《聽海湧》,少了不少描述時代背景的細節,專注只談三個台籍日本軍人在屬於日本的戰場上被指控行使駭人的屠殺戰俘,以及國際軍事審判的過程;那麼,三個台灣孩子,為什麼選擇去了日本?家庭的背景,以及當時在台灣的生活與選擇如何讓他們決定從容就義?而日本當時之於台灣,又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存在?少了這兩個關鍵,就讓劇顯得非常單薄!

畢竟以台灣當時的處境,即使被日本治理五十年,對幾個十多歲的青年來說,會有極大的矛盾與衝突或者困惑吧?這個部分的著墨太少,就算看得出來三個人對國家認同的差異:新海輝完全認同日本國籍、新海志遠在他與女友的身分別上已有出現矛盾、新海木德尚未思考到台灣與日本籍的不同或低日本一級,而在心中發出巨大的聲響!

但當一切理所當然地呈現著國際法庭審視日本遺棄的台籍青年,看似要指控當時在身分位階上犠牲掉台灣人的日方,卻硬生生把這群青年理所當然地推向劊子手的位置上,「不能反抗」成為平庸的邪惡!而成為對這些青年最直接的指控了。

史實究竟為何?人在當下應該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只看後人想要用什麼角度把故事說出來,而說故事的人,應該不只是握有話語權的當權者,也該讓故事透過不同方式說出!

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羅領事在法庭上不把台灣人當作中華民國人的那場戲!看來是極為諷刺的一場:他們未曾真的面對真實,只一味地帶著對他人的憤怒,往他們不認同的人身上發洩!

《聽海湧》到底是不是台劇天花板?當然不是啊!如果我們只能專注在技術面上的部分讚許,或許得思考劇情是不是少了些什麼?

《聽海湧》/2024
編劇:蔡雨氛
導演:孫介珩
演員: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李國強、連俞涵、施名帥、周厚安

圖片來源:《聽海湧》Facebook



avatar-img
14.3K會員
872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滿喜歡《餘燼》這個故事的,在時間往前的洪流裡,當我們往回看,以為可以遺忘什麼,才發現其實那些刻在心裡的事一樣也沒少過,而那些權力一樣掌控著詮釋歷史的話語權!在故事說出來的那一瞬間,聽故事的人必然地要在故事中,找到自己願意信仰的真實!
為什麼聲勢都搞得如此浩大,還故弄玄虛沒完結,硬是把故事又推到第三季,徒留第二季那樣了無新意的內容在那裡,讓人看了不知所云!要是知道第二季這麼拖泥帶水、啥都沒說,還不如等第三季一次看比較過癮!
愛一個人的才華,不等於愛一個人。就像周凡內心的恐懼一樣,害怕自己被愛是因為那個女神般的存在;再怎麼有才華的人,也還是很普通人,他們跟普通人一樣,渴望被愛又經常害怕不被愛、想要愛人又常常陷於自己內在的自我懷疑裡!
若沒人陪我討論台劇,或者這樣一個好劇本,那麼多好演員,也回應我那樣對台劇台影的不離不棄!台劇不應該有天花板,就是要越綻放越美麗!像女人一樣!
當性與同志關係都可以作為戲劇的主題,不再是不被提起的事時,或許我們的社會又更往前進了一步!在愉悅的時候可以與他人分享,在受到委屈時不再獨自承受孤單的重量!一旦能被提起,我們就能擁有更多的擁抱!
青春就是那樣的迷人,籃球就是那樣讓人熱血沸騰!好的劇本其實就是好好的把故事說好、說完就很好看了!不用那麼多高潮迭起或是曲折離奇,青春就是最好看的一種故事。
我滿喜歡《餘燼》這個故事的,在時間往前的洪流裡,當我們往回看,以為可以遺忘什麼,才發現其實那些刻在心裡的事一樣也沒少過,而那些權力一樣掌控著詮釋歷史的話語權!在故事說出來的那一瞬間,聽故事的人必然地要在故事中,找到自己願意信仰的真實!
為什麼聲勢都搞得如此浩大,還故弄玄虛沒完結,硬是把故事又推到第三季,徒留第二季那樣了無新意的內容在那裡,讓人看了不知所云!要是知道第二季這麼拖泥帶水、啥都沒說,還不如等第三季一次看比較過癮!
愛一個人的才華,不等於愛一個人。就像周凡內心的恐懼一樣,害怕自己被愛是因為那個女神般的存在;再怎麼有才華的人,也還是很普通人,他們跟普通人一樣,渴望被愛又經常害怕不被愛、想要愛人又常常陷於自己內在的自我懷疑裡!
若沒人陪我討論台劇,或者這樣一個好劇本,那麼多好演員,也回應我那樣對台劇台影的不離不棄!台劇不應該有天花板,就是要越綻放越美麗!像女人一樣!
當性與同志關係都可以作為戲劇的主題,不再是不被提起的事時,或許我們的社會又更往前進了一步!在愉悅的時候可以與他人分享,在受到委屈時不再獨自承受孤單的重量!一旦能被提起,我們就能擁有更多的擁抱!
青春就是那樣的迷人,籃球就是那樣讓人熱血沸騰!好的劇本其實就是好好的把故事說好、說完就很好看了!不用那麼多高潮迭起或是曲折離奇,青春就是最好看的一種故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小說喜歡瞎掰故事捏造歷史,胡說八道只是為了博眼球,為了賺錢餬口很正常,內容當然會有相當多的矛盾,但總是有一些人愚蠢的把小說當成真正的史實在那邊謠傳,還沾沾自喜,自以為得意。但有更多人認為,連中國近代歷史都能被竄改,假訊息滿天飛,那小說就更是不足為奇了。 在此討論藝術是如何讓人化險為夷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小說喜歡瞎掰故事捏造歷史,胡說八道只是為了博眼球,為了賺錢餬口很正常,內容當然會有相當多的矛盾,但總是有一些人愚蠢的把小說當成真正的史實在那邊謠傳,還沾沾自喜,自以為得意。但有更多人認為,連中國近代歷史都能被竄改,假訊息滿天飛,那小說就更是不足為奇了。 在此討論藝術是如何讓人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