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工作坊的最後一場,由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帶來電影如何在影展的場域與觀眾及電影人互動。介紹起影展,李亞梅先由影展最直觀的目的談起,那便是影片放映。影展透過多元的選片,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得以被觀眾們看見,也因著每部電影不同的題材與文化、地景的拍攝,觀眾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亦會有所影響。而影展同時也能為觀眾引入非主流的電影作品,
只要願意走進去影院,便能稍稍窺知不同文化的人們的生活。在以好萊塢電影為主流的市場裡,人們的世界觀經常被美式流行文化限縮,以致忽略了文化本該具有的多元性,透過觀看影展的不同電影能看見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樣貌。以《三個傻瓜》這部印度電影為例,當年在影展放映時,因為觀眾的反應太好,引起片商的信心,繼而導入戲院發行,在台灣創下印度電影的票房紀錄。一般而言,由於電影的口碑發酵需要二到三週,因此第三週票房的表現通常是該片的高峰,但《三個傻瓜》在當年的票房表現卻異於常規,直至下片前仍場場爆滿,因此可知影展選片同時具備拓展觀眾視野的功能。
影展同時也提供創作者與觀眾交流的空間,觀眾得以與導演、演員面對面地談話和提問,而這樣的操作模式也成了現今國片在院線放映時常見的QA場,透過互動增加觀眾對於電影故事本身,以及電影製作歷程的了解,拉近觀眾與影人之間的距離,進而提升口碑。
另外,影展也有助於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在影展這個相對放鬆的環境,影人之間可以互相分享資訊與經驗,讓創作更具開放性。像是台北電影節舉辦「正在拍片的我」活動,讓電影人互相交流自身拍攝經驗,同時也讓觀眾得以一窺創作者描繪電影畫面的內心世界。
而影展在電影產業的脈絡之下,也具備呼應產業趨勢的功能,以參與香港金像獎的經驗為例,在影展中,影人得以接觸來自不同地方的製片方,透過資訊交流,可以先行得知不同片廠所擁有的資源,得以進入新的市場。又如許多國際影展會同時舉辦「市場展」吸引電影人與片商在該場域中促成製片或買賣等事,歷史悠久如法國坎城影展,便年年促進不同電影類型、論壇及商業活動的媒合;而新興的「市場展」模式如韓國釜山影展,近年推出出版業及網路產業結合的EIP展會,推動小說、漫畫或遊戲等跨領域形式的故事進行影視改編及翻拍,豐富市場內容。而透過影展的視野,同時也可以反映出電影產業的新趨勢,例如策畫VR單元,供觀眾接觸新的電影創作媒介。
影展也積極為電影產業進行人才培育,以柏林影展的新銳人材營(Berlinale Talent Camp)為例,選入電影工作的新人,各自帶著自己的案子進入各項交流計畫訓練技能並拓展本身的創作計畫,更提供平台供電影人相互學習,也藉此找到未來可以跨國合作的創作夥伴。李亞梅再舉文化部主辦的「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為例,該活動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及台北電影節共同籌畫,透過每一年的公開徵件,選入劇本故事大綱及優良提案,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傳授電影行銷、版權交易,且致力於開發足以進入國際市場,與國際合製的企劃案,李亞梅也提及台灣目前的電影產業還未有足以達到國際合製的能力,因此目前產業還需要相關的培育活動提升台灣年輕創作者進入國際合製或是開創自身企劃的能力,從而提升電影產業的實力。又像是舉辦「台灣電影製片工作坊」來回應電影放置在產業脈絡中,除了身為「作品」之外,還作為「產品」的一面,台灣原以導演制為主流,但當電影勢必走向商業化時,便需要監製的投入,處理市場及宣傳策略,並且全面地掌握一個電影劇組,然而台灣大多培養的是現場製片,為了補足這樣人才之間的落差,期望能透過由影展衍生的人才培育活動進而補足產業的人才缺口。
如果說作為一個觀眾,支持電影產業最好的方式便是走進電影院支持相對小眾的電影,使其得以繼續存在於市場中,持續被大眾看見;而作為一名影展人,需要的是對電影的熱情與愛,透由大量觀賞、閱讀電影,形塑自身腦海中的電影資料庫,拓展自身的電影美學與品味。對於電影的真誠熱愛,將會映照在反射銀幕光線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