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心得|港/台舞台劇/讀劇《5月35日》

2020/12/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此篇心得原寫於2020/05/35 & 2020/10/16)
劇名《5月35日》,我們牆外有點政治敏感度的人扳手指換算一下就知道是在說那個台灣海峽西邊牆內一個不可說明的日子。
今年第一次接觸這個劇本,第二次不同的方次觀賞這部劇本。

香港劇團 X 六四舞台

第一次觀看是在5月35日前夕,香港的劇團六四舞台在六月三號用線上舞台全世界直播的方式觀看的。
第一次看六四舞台的版本時,他們是用粵語演出,我不會粵語,所以當時專注力都在畫面(與字幕)上。鏡頭畫面相當清楚拍攝到角色臉上表情細微的變化,兩位年老病弱的老人面對著一刻一秒接近的最終時間,萬分思念死去孩子的他們為了人生最後一個未完的心願──想去祭拜在廣場上死去的兒子,所有的心理變化、笨拙著計劃準備……我看到最後真的是眼前模糊一片不清楚,大哭到不行。
所幸因為是線上網路播出,所以我能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觀看、痛痛快快哭一場、慢慢去消化悲傷難過感慨等等負面情緒。

台灣劇團 X 不可無料劇場

第二次是2020嘉義小劇場戲劇節──亞洲專題讀劇,走進到小劇場觀看,也幸好我事先知道這個劇本的走向,先一步知道下一幕會有什麼,努力掌控好自己的淚腺,不至於讓我當眾爆哭出糗。這次讀劇是用華語,比起粵語的收聽障礙,這次確切吸收到情緒飽滿的台詞內容後,真的還是忍不住流淚(感謝口罩,幫我吸掉不少淚水鼻水)。
首先進場時看到椅子上除了節目冊,還有一個小蠟燭,我其實就已經有點鼻酸。
我的拍照技術…(尷尬又不失禮貌地微笑
讀劇呢是以閱讀劇本為主,演員會有表演,但不會像舞台劇那樣演的極致,都是稍微點到為止。
舞台上四張桌椅,四位演員。每張桌子上有座檯燈,我喜歡當某位演員要出場講話時,就拉燈點亮的演出方式。
這齣讀劇基本上沒有太多動作表演,但演員們的聲演與表情都充滿感情,讓人非常能融入他們口述出來的場景畫面裡。
一直到最後一幕…
先描述一下場景,嘉義民雄表演藝術中心是中式有點亭台樓閣型的建築物,今天這場戲的表演廳芙蕖廳的外面正好有個小戲台。小戲台與表演廳與旁邊辦公室剛好圍出一個廣場空間。
最後一幕是病重彌留之際的母親小林想像丈夫阿大逃過國安人員追捕,成功來到廣場上點蠟燭祭拜孩子的樣子,這一幕就是在我上述說的那個廣場空間演出,這個場景真的是非常剛好又適合!
我們觀眾隨著演員一起走出表演廳到廣場,人人手上都有個未點燃的小蠟燭,我本來以為工作人員在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會幫我們點蠟但沒有,不過我後來想想,對呀現在人民的廣場還不能點蠟。
總之我覺得這個劇本真的很棒!人物關係與劇情線不會很雜亂跳來跳去什麼的,我想越是簡單純粹的情感越能感染他人的共鳴。
看這部劇之前的我是這麼想的:14億人不記得,但我們還記得,全世界還有幾十億人幫他們記得,但看完之後的我才想到,那些受難的家屬呢?他們要的或許也已經不是追究對錯是非,他們要的或許也只是一個祭拜的機會,一個可以毫無顧忌向人傾訴他們對死去的兒女的愛,但是這點簡單的願望卻都無法達成,然後三十年過去他們可能又因為年老而忘記。
每當他們發生重大攸關生死的事件時會說他們很可憐,他們的死去沒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就只是個數字。在一次次的悲劇下,只是讓我們更清楚了解極權政府讓那些離世的人甚至不能成為一個死亡數字,他們來的時候有名有姓,而他們走的時候卻像是隨風而去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不可無料劇場的讀劇表演是遵循著原本劇本內容表演,而香港六四舞台的表演是庚子版今年的版本,可想而知就會延續到現在的香港。
這就會更加延續悲傷與無力感,因為三十年過去了,那個政權不但什麼都沒改變,還讓歷史重演。
持續關注著香港,我真摯懇切的希望香港人可以把願榮光歸香港可以唱到最後。
也希望中國人有天能真正的開口說出真的發自內心屬於他們的榮光,而不是黨的榮光。
〔都說到六四那就加推另一齣相關的舞台劇劇本由英國編劇露西.柯克伍德 (Lucy Kirkwood)撰寫劇本《尋找坦克人》 (Chimerica)〕
碗裡什麼魚
碗裡什麼魚
我流各式心得。 耽美(BL)、小說、戲劇、舞台劇、音樂劇……等等各種Murmur 我流耽美小說。 男孩與男孩的戀愛故事拼拼乓乓共共讚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