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鯊 Common Thresher shark
家族:鼠鯊目-長尾鯊科-長尾鯊屬 Alopias vulpinus
秋名山的山路上,是藤原拓海的馳騁飄移的身影;
熱帶海域的遠洋中,則流傳著長尾鯊急速甩尾的傳說……
長尾鯊 Common thresher shark
Thresher shark是泛指長尾鯊屬的鯊魚,屬名Alopias是從希臘文的狐狸:alopex衍生而來,因此長尾鯊又被稱為「狐鮫」(害我一直跟"胡椒"搞混= =)。
長尾鯊屬下有三種鯊魚,分別是
長尾鯊 | Common thresher | Alopias vulpinus
大眼長尾鯊 | Bigeye thresher | Alopias superciliosus
淺海長尾鯊 | Pelagic thresher | Alopias pelagicus
除了體型、顏色有差異外,三種長尾鯊都廣布在熱帶海域中,以小型魚類或軟體動物為食。作為鼠鯊目的一員,體型最大的長尾鯊在軀幹的肌肉組織中,具有緻密的血管網絡—奇網(Rete mirabile),透過反向的動脈與靜脈血流(稱為" 對流交換系統 counter-current exchange system"),將熱能保持在身體之中,而不會隨著循環系統逸散出去。
透過奇網,長尾鯊的身體溫度比周圍的海水高了1~2℃,肌肉組織能維持較高的呼吸效率,讓長尾鯊成為大洋中迅猛的獵人。
相較於長尾鯊軀幹的奇網,大演長尾鯊和淺海長尾鯊則是在腦部和眼部周圍的組織中有奇網,可能是用來保護這些敏感的器官不會因為垂直洄游時的海水溫差所影響。
沒有一個"tree pay"解決不了的獵物。
如果有,就san兩次。
長尾鯊最顯眼的標誌:特長的歪尾,尾鰭上葉幾乎占了體長的一半。關於長尾鯊的尾鰭,過去普遍認為就是拿來獵捕食物—被這麼長的尾鰭拍到,就像連續劇裡正宮給小三的一巴掌,把小魚搧的七葷八素、頭暈眼花。
儘管如此,鮮少有人真的紀錄到長尾鯊的捕食過程:一來他們多棲息於廣闊的外海,二來他們多待在一定深度的中層帶中,想目睹他們的行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直到2010年,才有學者在菲律賓海域錄下淺海長尾鯊獵食沙丁魚群的現場,證實了這流傳已久的「甩尾之巔」。
在影片中,長尾鯊會先聚攏魚群,然後加速衝向沙丁魚—接著突然一個急煞!在頭部停下的同時,透過彈性的脊椎將尾巴甩向沙丁魚,一口氣把衝刺的動能透過海水「巴」在沙丁魚身上。
這相當一個時速將近50公里的巴掌,而我們的受害者—沙丁魚,沒有機會開記者會說明事發經過--被波及到的沙丁魚,輕則昏厥,重則被搧到支離破碎,然而下場都是一樣的--長尾鯊會悠悠哉哉的把他們一一吞下。
雖然不一定每一次都成功,不過比起拼了老命追只追到一隻魚,「甩尾捕魚法」一次可以吃到好幾條沙丁魚,是比較有效率的掠食方式。
(警告:除非你也有一條軟骨組成的脊椎,否則千萬不要模仿
—來自軟骨魚類的誠心叮嚀。)
甩尾傳說的殞落!?
即使身為上位的消費者,在野外鮮有天敵,又有高超的捕魚技術,長尾鯊仍然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威脅。
對,又是我們,最機掰的人類。
長尾鯊算是蠻常被捕獵的經濟魚類,皮可以製成皮革、肉可以醃製、鰭可以做成魚翅、肝可以做成魚肝油。而長尾鯊的生活史,更讓牠在面臨經濟漁業時威脅倍增。屬於胎生的長尾鯊,一次只會產下2~5隻仔魚,而這些仔魚需要將近七年才會成長至性成熟。少產加上漫長的性成熟,讓長尾鯊難以在短期內彌補因漁獲而減少的族群數量。
環境污染加上漁業威脅,長尾鯊面臨的生存阻礙,就像叫藤原拓海在喜馬拉雅山做720度甩尾飄移--而且不能開AE86,只能開台彎垃圾俊 (靠這真的太慘ㄌ)。
除了再老調重彈的呼籲一下環境保育、不吃魚翅以外,祈禱這些遠洋的精靈,能繼續優雅的奔馳在這片海洋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