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這次的條款更新,惹起巨大爭議,同時標誌著網民來到了進化的決擇時刻。
Facebook在去年,明顯著力於整合Instagram和Facebook的廣告後台、訊息整合,非常大動作頻繁更新,推出很多新的後台工具,筆者去年單是適應這些已經覺得要累死了。Facebook的動機很明顯,就是要將Facebook, Instagram, WhatsApp整個家族的數據整合成廣告演算巨獸,而Facebook從來沒打算在收集私隱數據上有節制,反正全球有27億用戶,不少是社交媒體成癮者,不少是依靠Facebook的網上企業,私隱抵不過癮頭、抵不過眼下的盈利。
Apple去年已經表明,會在新的iOS推出警告,就是當你下載應用程式,或者應用程式條款更新時,iPhone會彈出警告,列出此應用程式會收集的數據資料。
Apple的做法其實只是「提醒你,假如你要用這個Apps,它會收集你的xxxx資料,這樣你確定要用嗎?」如果我還是堅持要用,Apple其實沒法阻止我跳海。
Facebook和Apple兩家巨頭,由去年開始已因此在各大傳媒展開口水戰,Facebook指控Apple此舉會影響無數中小企的生繼,但立場是有點站不住腳,指控就如「為什麼Apple你要說出事實?」惹笑成份較多。
而看著Facebook不斷插水的自然觸及率,Facebook有多關心中小企,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我是忠實蘋果粉絲,但我不認為需要美化Apple的動機,也不認為Apple會因為太關心大家的私隱而犧牲盈利,但至少,這說明了競爭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端對端加密無法防止人為出賣
WhatsApp這次更新,算是「寧願自己引爆」,但反正它不自動投案,Apple也會作出警告。已經被WhatsApp養慣了的我,實在需要鼓氣勇氣,才能逐一到不同群組,說明自己會離開,轉去Signal。
政治環境下的私隱安全當然重要,所謂的端對端加密,無法防止人為出賣,但即使不計Facebook曾經出賣港人資料,非常不願意被Facebook全方位資訊操縱也是另一個轉會主因,如果他成功整合了這些數據,Facebook可能會比國家情報院更利害(誤)。現在WhatsApp所要求的授權,就是要大家同意交出資料讓他們轉交給Facebook,然後令Facebook可以「更精準地將你的數據轉賣給廣告商/廣告合作伙伴」,「會派更多確保會令你動心的廣告」。
Facebook只派送冰淇淋和麻辣火鍋
Facebook所謂的演算法,一直是「投其所好」,每個人的Facebook版面,可以非常不一樣,看一個人的Facebook/Instagram內容,你可以知道他把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甚至可以很粗淺地看到他的價值觀。
Facebook只派送冰淇淋和麻辣火鍋,但不會派送正餐,全因為「我喜歡冰淇淋和重口味」, 但如果我說「不」,便要額外付出努力,要額外付出時間去把這些資訊擋住、封鎖、舉報,而所謂人類,都是習氣的混合體,Facebook養成的惰性,如果不靠我們主動改變,就是把三餐的決定權交給他們,意見能不能發表,帳號是否要封鎖,全部交給他們,他們是商人,別期望他們要負責維持私隱人權平等自由,他們沒基礎也沒能力決定這種事 。
WhatsApp所揭示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大家自己答,要不要因為「免費使用」,所以把資料賣出去,這裡各有原因,也自然有後果。
我是悲觀地充滿希望,問題爆發了,從來都是因為要揭露一直埋在地毯底日漸發臭的東西,看見了,到底要掃回地毯底,說時運高看不見,還是決定好好清理,是個人選擇。
至於MeWe
從商業角度,MeWe其實無法取代Facebook,MeWe不單技術上還是很陽春,使用上也需要人更主動、有意識地交流,因為沒有人再負責「派你喜歡的東西給你看」,要看什麼你要去找、去主動。「有意識」這件事,是千年以來人類修行都無法達到全民解放的事(連1%也可能沒有),要培養那丁點「有意識」,好像要練成8塊腹肌,要練很難,要維持更難,一碟飯已可以推翻很多努力。
但至少,讓我們開始,將自己的注意力分配給其他平台,減少對Facebook的依賴,已經可以幫助制衡一台獨大的情況。
想要怎樣的世界,需要我們作出選擇,把私隱賣了換取免費和方便,還是乘機重整「離開Facebook/IG便焦慮不安」 的內在狀況,將掌控權收回自己手上,我們仍然可以選擇。
方便和自由,是很不一樣的事。
無論是甚麼平台,「注意力」、「眼球」是我們可以掌握的部份,這部份無論演算法多高明,沒有我們的關注,也沒辦法控制。要怎樣用、用多久、看甚麼、關注誰、資料要不要授權給他們,都是我們能夠控制的部份。
感謝你看到這裡!
@冷到手指頭麻痺的飯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