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經營Facebook還是創業的「指定動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麼是需要考慮的。

Facebook的自然接觸率一直下跌

你經營的專頁粉絲再多,也有94.8%的粉絲無法看到你的內容

所謂的自然接觸率,就是當你發佈一個新的貼文,它能接觸到多少已追蹤你的粉絲。2013年,平均自然接觸率有16%,到了今年,只剩下5.2%。意味著,即使你經營的專頁粉絲再多,也有94.8%的粉絲無法看到你的內容,更別提要接觸那些還不認識你的人。

那可以怎麼辦?

1.花錢下廣告

這個很簡單,就是付費給Facebook下廣告,數年前的Facebook,可能簡單地下廣告,向不認識你的目標受眾推廣,已經能帶來一定成效,但現在因為接觸率低下,企業要額外預算多一筆廣告費,給「已經在追蹤你」的粉絲看到你的貼文內容。

現在一般Facebook建議的單一廣告費每天大概($200-300)左右,此數字只是我們平常為客戶下廣告抓到的最低數字,如果你的受眾年齡層比較年長(55歲以上),廣告費會較低,這裡僅供作為參考,實際數目非常視乎你的目標市場在哪裡、競爭如何 。

2.本身具備品牌/個人號召力

如果專頁是名人、著名品牌、著名的創作人、藝人、作者...那些單是靠名字已經能吸引粉絲分享、追蹤的人。

3.強大的內容

有強大感染力的內容創作者,或提供大量多元化內容的媒體平台(如報章、雜誌),經常製作出容易散播的內容。

那要怎樣考慮是否開設Facebook?


1.是否有廣告預算

如果是由零開始一個Facebook專頁,以增加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戶為目標,在現在的環境,廣告費是必要支出。

即使暫時沒有分析廣告成效的資源和時間,以現在Facebook的低接觸率環境下,單單是讓受眾「看見你」,便需要廣告費,要讓你的粉絲一直保持熱度,也需要廣告費,否則因為自然接觸率越來越低,粉絲長期「看不見」你,很自然便會慢慢冷卻下來,粉絲量再大,沒轉換成客戶/訂戶也沒意義。

2.人力成本 (不是請一個小編就可以了嗎?)

內容製作是關乎「怎樣透過內容製作達到企業目標」,但即使你的小編是十項全能,他的角色仍然只是技術和技巧的範疇。

這個問題真的經常被問到:「請一個剛畢業的當小編不就可以了嗎?」

內容製作是非常專業的學問,關乎「怎樣透過內容製作達到企業目標」,文案、平面設計、平台操作、基本數據分析的技能固然是基本,但廣告企劃、成效分析,是否有市場觸覺、行銷敏銳度、以及能否配合品牌概念,這些是策略性的工作。

而要在資訊爆炸的網上世界上「被看見」,紥實的內容製作已經是基本條件,而這個成本是可大可小,能力越高、團隊越大,成本自然越貴。

假設一個小編,同時有撰寫和平面設計的技能,他能幫你做到的是,定期制作內容,讓你的品牌在社交媒體上是「存在的」,有在「活動中」,非常幸運的話,你的小編還能操作廣告。

但即使你的小編是十項全能,他的角色仍然只是技術和技巧的範疇。

而內容方向、品牌策略、行銷企劃、廣告成效分析、社群經營方向這些策略和戰略部份,如果沒有預算去聘請專業人員,作為老闆其實有需要去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也要親自去參與和拿捏,否則就像不斷給錢證明你的專頁「還在」,但無法前進。

3.內容放在哪裡(Facebook /Instagram/YouTube全都放不就好了嗎?)

如果很幸運,企業有自家合適的內容製作人員,或打算自己動手經營節省成本,要考慮的便是,要把內容放在哪裡?

「為什麼要選?幾個平台都放不就最好嗎?」

沒有廣告預算去經營現在的Facebook,就是青蛙爬滑石,一個好的小編可以讓專頁不掉下來,但要有明確成長,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

剛剛提到,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社群特徵、演算法、廣告操作等不一樣的玩法,而且經常需要應變平台的更新,要持續經營一個平台,做到穩定健康的成長,在現在的社交媒體環境,已經非常不容易,過程中要不斷學習、適應,所以如果資源有限,又要同時間經營多個平台,犧牲的就是質素,變相是沒有一個平台能帶來效益。

而經營社交平台最大的風險是,一旦平台改變演算法、倒閉、帳號被封鎖,無論多大的粉絲群也可以一夕間泡湯。再者,Facebook內容壽命非常短,關鍵字搜尋功能較弱,令內容難以接觸後來者。沒有廣告預算去經營現在的Facebook,就是青蛙爬滑石,一個好的小編可以讓專頁不掉下來,但要明確成長,不是單靠一個人能做到的事。

如果真的無法同時負擔內容製作及廣告費,那便可能需要考慮,把製作內容的資源放在內容壽命比較長、搜尋器友善的地方,例如部落格、Youtube、網站、Podcast等等。這些都是成效比較慢,但若能集中持續做出好內容,仍然是不用額外花錢也可以紥紥實實地吸引新粉絲/客戶,並帶來長遠網上推廣成效的地方。

那即是不要用Facebook嗎?


絕對不是,如果有廣告預算,Facebook仍然是很強大的平台,且廣告費仍然遠低於傳統媒體。更重要的是,Facebook強大之處是使用者行為數據庫,而且比一般市場調查更準確,原因其一是它收集的是海量數據,基數龐大;其次是因為它收集的是「行為數據」,而不是「意見」,所謂身體很誠實,「行為」要比「意見」誠實準確許多。而要拿到這些數據,需要不斷進行廣告測試,得出的結果對企業營運方向很有參考價值。

如果沒有廣告預算,可考慮集中建立壽命較長、搜尋器友善的內容平台,專注做好內容,透過這些平台紥實地累積受眾,有一定基礎後再引流到Facebook,令Facebook變成和受眾日常交流的平台。在沒有廣告費的情況下,Facebook不再是吸引新受眾的有效平台(它曾經是喔)。

假如沒有預算,但又想開始經營網上平台,那怎麼辦?

1.由個人擅長的表達方式入手

例如聲音好聽的去Podcast、整體表達力強的去Youtube、文章寫得好的開部落格...沒有最好的平台,但每個平台,都有最好的內容創作者。

2.選自己最喜歡用的平台

至少選個自己喜歡用的平台,不單比較能代入受眾經驗,也對平台的敏銳度會更高。做內容製作,最難的是持續下去,喜歡的話,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3.先專注一個平台

可先由一個平台起步,穩定了再考慮下一個平台,可避免人力太分散而無法做出成效。

————————————————————————————

喜歡請拍拍手鼓勵一下~

追蹤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donut_solution/


想申請成讚賞公民可以到這裡https://likerland.app.link/wzdvtwMRF8x下載Likerland的Apps,按步驟註冊就可以了。

不知道什麼是讚賞公民可看這篇:《創作人的貨幣Likecoin-麻瓜重寫故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冬甩飯團的沙龍
22會員
5內容數
冬甩飯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4
WhatsApp掀起的地毯底風景 WhatsApp這次的條款更新,惹起巨大爭議,同時標誌著網民來到了進化的決擇時刻。
Thumbnail
2021/01/14
WhatsApp掀起的地毯底風景 WhatsApp這次的條款更新,惹起巨大爭議,同時標誌著網民來到了進化的決擇時刻。
Thumbnail
2020/11/25
創作真的有價嗎? 成本是可計算的,價值是無法量度的。 創作和金錢,要有將金錢視之「如其所是」的心態作為基礎,才有可能解開創作者不願意觸及金錢的心理限制,抗拒談錢,就是受錢所困的徵狀。唯有鬆開這種心理限制,創作人才有可能心安理得地找到不再是「生存」,而是生活的出路。
Thumbnail
2020/11/25
創作真的有價嗎? 成本是可計算的,價值是無法量度的。 創作和金錢,要有將金錢視之「如其所是」的心態作為基礎,才有可能解開創作者不願意觸及金錢的心理限制,抗拒談錢,就是受錢所困的徵狀。唯有鬆開這種心理限制,創作人才有可能心安理得地找到不再是「生存」,而是生活的出路。
Thumbnail
2020/08/17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當我想簡單了解Likerland的理念時,在網絡上找資料找的有點痛苦,內容非常分散,看完後反而冒起更多問題。加上本人對區塊鏈實在完全不理解,除了怎樣用likecoin換錢這類技術文,找不到用麻瓜語言去說的完整解說。所以我嘗試書寫一次,看能不能為麻瓜們提供一個整體的理解。
Thumbnail
2020/08/17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當我想簡單了解Likerland的理念時,在網絡上找資料找的有點痛苦,內容非常分散,看完後反而冒起更多問題。加上本人對區塊鏈實在完全不理解,除了怎樣用likecoin換錢這類技術文,找不到用麻瓜語言去說的完整解說。所以我嘗試書寫一次,看能不能為麻瓜們提供一個整體的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別這麼快放棄,在這個觸及率超低的年代,還是有許多臉書專頁能在完全不投放廣告的情況下,經營的有聲有色,貼個文一呼百應,先不論轉換率或實際商業上有什麼幫助,至少貼文有人互動,品牌就自動給人一股接地氣的親民感。
Thumbnail
別這麼快放棄,在這個觸及率超低的年代,還是有許多臉書專頁能在完全不投放廣告的情況下,經營的有聲有色,貼個文一呼百應,先不論轉換率或實際商業上有什麼幫助,至少貼文有人互動,品牌就自動給人一股接地氣的親民感。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比起廣告,「內容」行銷的價值高,且「相對」讓消費者感受到較少的推銷感。透過中立陳述,還能在無形中展露優勢與創造羈絆,是充滿複合優點的品牌財產。內容行銷有這麼多好處,但操作起來卻需要注意更多眉角。本篇我將分享我的洞察,提供大家方便自我檢核的 checklist。
Thumbnail
比起廣告,「內容」行銷的價值高,且「相對」讓消費者感受到較少的推銷感。透過中立陳述,還能在無形中展露優勢與創造羈絆,是充滿複合優點的品牌財產。內容行銷有這麼多好處,但操作起來卻需要注意更多眉角。本篇我將分享我的洞察,提供大家方便自我檢核的 checklist。
Thumbnail
Facebook廣告無疑是現在數位行銷的顯學,為什麼呢?臉書每個月的全球活躍使用者就高達16.6億,台灣的月活躍用戶佔總人口數的7成以上,根據資策會報告,台灣人平均每天滑手機的時間超過3小時,在一天中手機解鎖次數高達80次,其中Facebook就佔了14次。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Thumbnail
Facebook廣告無疑是現在數位行銷的顯學,為什麼呢?臉書每個月的全球活躍使用者就高達16.6億,台灣的月活躍用戶佔總人口數的7成以上,根據資策會報告,台灣人平均每天滑手機的時間超過3小時,在一天中手機解鎖次數高達80次,其中Facebook就佔了14次。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Thumbnail
適時調整 facebook 操作策略與適度的運用是必要的,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品牌建置與宣傳有很大幫助,它也是組織在資源不多的情況之下,可做為低成本、低支出的自媒體平台
Thumbnail
適時調整 facebook 操作策略與適度的運用是必要的,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品牌建置與宣傳有很大幫助,它也是組織在資源不多的情況之下,可做為低成本、低支出的自媒體平台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Thumbnail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