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等生《思慕微微》:孤獨的戀愛至上主義作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筆者攝影
七等生本名劉武雄,是2010年國家文藝獎的得獎作家。七等生是臺灣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內容被喻為「最難懂的作家」、「最有爭議的作家」。七等生寫作有一個特色,就是使用冷僻字,甚至創造全新的詞彙,如《削廋的靈魂》中的「削廋」一詞等(可惜很多人誤以為是「削瘦」一詞的誤用,連朱賢哲導演都誤用了這個詞彙)。
《思慕微微》一書是七等生最後的著作,風格也與他的其他著作迥異。沒有讀過這本書,就很難知道七等生是一個最浪漫而孤獨的作家,也很難知道七等生是如何看待文學/創作這一回事。《思慕微微》按照七等生自己的說法,內容分別為:
情書二題,小說二則,筆記三出。(輯一前,無頁碼。)
此書最精彩的,筆者以為是情書二題,七等生透過寂寞而孤獨的內心世界,醞釀出最熱情而浪漫的愛情世界。
本文將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思慕微微》,第一是七等生孤獨靈魂的愛情至上主義;第二是從此書可讀到的七等生文學觀。
首先是第一部份「七等生孤獨靈魂的愛情至上主義」。如果有讀過七等生其他作品的讀者,大概會發現七等生常常創作出一些孤獨感/耍孤僻十足的角色,七等生甚至將孤讀的原因夾雜在他的筆記之中,他寫道:
我頗像一位舊時代的保守女性,卻處在你說的男性拔扈的時代,這使我主動性地選擇孤獨或獨自生活的愛好。(〈讀寫給永恆的戀人手記〉,頁120。)
七等生活在一個矛盾的時代,他也創造出了無數矛盾的角色,如《削廋的靈魂》中的劉武雄這個角色。然而擁有這般孤獨靈魂的七等生,實際上內在世界卻又是熱情如火,尤其是對於「愛情」這件事上。
七等生是一位愛情至上主義者,如他所言:
愛戀就是永恆的忘我和死亡,我們是多麼心甘情願去幻滅,因為我們是經由愛戀這條途徑去走到存活的盡頭,只有愛戀才使得我們不反悔,也唯有愛戀才能使心靈昇華。(〈思慕微微〉,頁11。)
七等生原來將愛情看得如此重要,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等事。他在〈思慕微微〉與〈一紙相思〉中,創作出了一個不甘寂寞卻孤獨生活的七等生,面對愛情時內新的豪放與細膩,這裡個看似對立的情結,放在一起卻產生了最迷幻的矛盾,七等生是擁有孤獨靈魂的愛情至上主義者。愛情至上主義,七等生大概是繼翁鬧以降,最值得閱讀的作家之一了(翁鬧是日治時期的臺灣作家,是個不折不扣的愛情至上主義者)。如果要認識七等生矛盾而精彩的內心世界,這本書非常適合閱讀。
再來談第二部份「七等生的文學觀」。這本書沒有特別將此部分列出,但卻可以讀到許多七等生的文學觀。首先是七等生的創作觀,七等生寫道:
凡是一種東西,當它從「虛無」向「享有」移轉,終究必定是一種「創作」的活動。(〈愛樂斯的傳說〉,頁142。)
七等生看待創作的態度,是從「虛無」向「享有」移轉,因此當他「享有」了什麼的時候,才是他真正創作的時候,而文字正是他「享有」世界的方法,他透過文字驅趕內在「虛無」的空虛感,所以他不停創作著。
七等生對於文學意義的看法則是:
文學所傳感於讀者的是作者自己心動的節奏,不是那些排列出來的收集到來的報導。(〈讀寫給永恆的戀人手記〉,頁114。)
文學對於七等生而言,就是將情感傳遞給讀者,使讀者感受到他「心動的節奏」。因此七等生不停透過文學,將自己的心動,透過文字,傳遞給讀者,文學成為他與讀者的交流之地,他與讀者在文學的世界,持續交織著彼此「心動的節奏」,持續共鳴著。
七等生的文學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他對於「文學是虛構的」這件事的認知,因為一切的文學絕對都是虛構的,所以他說:
可是在文字裡的想像範圍裡,事情是循著一個思想的邏輯在進行,所得到的效果是去明白一件事情而已,無法完完全全和現實所發生的事作比對。(〈思慕微微〉,頁16。)
七等生太明白「文學是虛構的」的概念了,因為:第一文字/語言與世界的特質不同;第二文字/語言無法鉅細靡遺的「表達」想法。而如果朝著這個方向思考,便能發現其實不能說七等生寫出了許多「自傳式小說」,只能說他是創作了許多小說中的七等生/劉武雄而已。
讀過《思慕微微》,方知七等生孤獨靈魂的愛情至上主義,才發現了許多七等生對於文學看法的秘密,這一切都必須透過讀者去發掘出來,如果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妳,也不妨一同透過《思慕微微》來挖掘出更多七等生的秘密。

本文閱讀版本:七等生著,《思慕微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3月。
*參考書目:
  1. 關於七等生使用冷僻字的部份,可參考林明昌:〈耍孤僻,因為愛——讀七等生《削廋的靈魂》〉,發表於臺北:第七屆文學學學術研討會(主辦: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佛光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2020年12月19日。
  2. 關於「文學是虛構的」的部份,可參考 Jonathan Culler(喬納森.卡勒)著、 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
avatar-img
46會員
21內容數
本專題將以書評的方式,適時結合簡單的文學理論,並運用上位後設思考的模式,分析文學作品、理論專書。 上位後設思考,是藉由分析文章的架/結構、象徵/意象、技巧與作品內涵,但不涉及內容的分析法,屬於後現代的閱讀與分析模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筆者正在大量推廣的文本分析法,邀請讀者一同加入新興閱讀人的行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程冠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羅曼史作為頓悟》是夏宇在2019年發行的詩集,以羅曼史為題,不經意間帶給人一種特別的閱讀前的期待,想像當中可能讀到「羅曼史」般的愛情主題,不過這本詩集真的充滿了愛情嗎?恐怕又不是這麼單一的主題了。
《羅曼史作為頓悟》是夏宇在2019年發行的詩集,以羅曼史為題,不經意間帶給人一種特別的閱讀前的期待,想像當中可能讀到「羅曼史」般的愛情主題,不過這本詩集真的充滿了愛情嗎?恐怕又不是這麼單一的主題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水瓶座老公 可以享受安靜的相處,但要貼貼;可以吵鬧的玩樂,但也要貼貼 黏人? 我沒有呀~我只是想把妳放在我口袋裡帶走 在流行I人、E人的人格測試以前,大家最熱愛討論的應該就是星座話題,所以很當你新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沒話找話就會提一嘴對方的
Thumbnail
接近年末,估計又將掀起一波盤點熱潮,可能是職場工作上的目標盤點,也可能是個人生活的人生盤點。 盤點的面相十分廣泛且因人而異,這次我要盤點的時間範圍,是比當年度更大,甚至要往回追溯的懷舊遊戲。 身為八年級生,我的五款經典懷舊遊戲有哪些呢? 馬上來揭曉──
Thumbnail
爽快地制裁敵人、簡潔的動作刻畫,《唯一的思念》是一部圍繞表面溫柔內心卻惡劣反社會的天才少女葉唯一,以及對周圍人態度冷淡不擅長應對女性的學弟劉思念的高中青春校園故事 本書評將會從題材設定、文筆能力、角色塑造、劇情編排的四個層面去談論這部作品。
Thumbnail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文以載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知道,無論如何,生活總會繼續。而他,只是在這複雜的世界中浮沈的一個普通人罷了。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經歷了性與愛的啓蒙,卻也體會到了兩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他不再是那個天真地相信「文以載道」的少年了,但或許,這正是成長的意義所在。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延續建國眷村參訪學習行動,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推出系列活動二「正值眷戀期 村落創意拼貼趣」,讓前往建國眷村參訪的同學們,將所見化為內心的感動,透過紙膠帶創作記錄眷村獨特的風景和元素,變成一幅幅繽紛拼貼藝術作品。 授課講師顧天緣老師表示,同學們探索紙膠帶的多樣應用,挑戰以往對於紙膠帶的
Thumbnail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籌備多面向系列豐富的企業學習參訪活動,這回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吸引同學們及教職人員熱烈報名,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同學們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水瓶座老公 可以享受安靜的相處,但要貼貼;可以吵鬧的玩樂,但也要貼貼 黏人? 我沒有呀~我只是想把妳放在我口袋裡帶走 在流行I人、E人的人格測試以前,大家最熱愛討論的應該就是星座話題,所以很當你新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沒話找話就會提一嘴對方的
Thumbnail
接近年末,估計又將掀起一波盤點熱潮,可能是職場工作上的目標盤點,也可能是個人生活的人生盤點。 盤點的面相十分廣泛且因人而異,這次我要盤點的時間範圍,是比當年度更大,甚至要往回追溯的懷舊遊戲。 身為八年級生,我的五款經典懷舊遊戲有哪些呢? 馬上來揭曉──
Thumbnail
爽快地制裁敵人、簡潔的動作刻畫,《唯一的思念》是一部圍繞表面溫柔內心卻惡劣反社會的天才少女葉唯一,以及對周圍人態度冷淡不擅長應對女性的學弟劉思念的高中青春校園故事 本書評將會從題材設定、文筆能力、角色塑造、劇情編排的四個層面去談論這部作品。
Thumbnail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文以載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知道,無論如何,生活總會繼續。而他,只是在這複雜的世界中浮沈的一個普通人罷了。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經歷了性與愛的啓蒙,卻也體會到了兩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他不再是那個天真地相信「文以載道」的少年了,但或許,這正是成長的意義所在。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延續建國眷村參訪學習行動,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推出系列活動二「正值眷戀期 村落創意拼貼趣」,讓前往建國眷村參訪的同學們,將所見化為內心的感動,透過紙膠帶創作記錄眷村獨特的風景和元素,變成一幅幅繽紛拼貼藝術作品。 授課講師顧天緣老師表示,同學們探索紙膠帶的多樣應用,挑戰以往對於紙膠帶的
Thumbnail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籌備多面向系列豐富的企業學習參訪活動,這回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吸引同學們及教職人員熱烈報名,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同學們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