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正值「眷」戀期 東海師生雲林虎尾「村」落創生探秘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籌備多面向系列豐富的企業學習參訪活動,這回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吸引同學們及教職人員熱烈報名,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同學們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東海領袖中心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參訪活動,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的經驗分享,讓同學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東海領袖中心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參訪活動,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的經驗分享,讓同學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參訪學習行動,同學們一下車就見到了多個由紅磚堆漆而成的聚落建築群,這是過去空軍軍人和軍眷們居住過的地方,名為「一村」。而讓同學們感到新奇的,是現在已經為數不多的「文化路徑:五分車」,外形酷似縮小版的火車,負責運送甘蔗,讓生產甘蔗的虎尾鎮可以進行外銷維持經濟,導覽中同學們彷彿穿梭到了一百多年前。

  

       建國眷村管理中心執行長劉志謙表示,團隊已進駐建國眷村長達12年的時間,一開始這個地方荒煙蔓草,地廣人俠,因此發起「酷酷掃勞動日」邀請附近民眾一同整理,也同時讓大家知道這個眷村的存在。後續他們一邊整頓一邊持續舉辦各式文化祭、市集和劇場導覽等活動,讓更多外地人湧入,才讓眷村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樣子。

建國眷村管理中心執行長劉志謙將眷村的保存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最初保存階段」、「保溫階段」、「活化階段」,分享「雲林虎尾建國眷村」的長期在地行動。

建國眷村管理中心執行長劉志謙將眷村的保存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最初保存階段」、「保溫階段」、「活化階段」,分享「雲林虎尾建國眷村」的長期在地行動。

 劉志謙分享,他將眷村的保存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最初保存階段」,在雜草叢生中他們選擇先整理出一棟可以使用的建築作為他們最初的據點,而這個階段也是最艱辛最難熬的時期,他告訴我們,建國眷村這裡原是附近居民的「大型垃圾回收廠」。因為荒蕪,大家都把家裡不好處理的大型傢俱全往這裡丟,導致他們前一天可能剛整理好的區域,隔天馬上又被新的垃圾堆滿。直到他們長時間投稿了多場創業、農村洄游等相關企劃才讓政府開始重視這座「充滿可能性的眷村」

 

       而第二階段則是「保溫階段」,他們持續透過向文化部提案讓北部的相關領域專家進駐,有了專家的支持與建議,他們開始舉辦活動,例如2018年的建國眷村文化祭、點亮眷村市集等,也結合全民國防教育,利用場地的優勢讓學校團體帶領學生來到這裡進行軍訓課程,將影響力擴大。

 

       而最後一個則是現在的「活化階段」,劉志謙表示,不能一直讓建國眷村只是存留在長輩的記憶裡,或是年輕世代的歷史課本裡,他開始思考,怎麼讓年輕世代透過他們「自己的方式」了解眷村,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吸引各個年齡層並充滿活力的眷村」。因此他與在地大學合作,舉辦劇場式導覽,全國古蹟日,更開設多場眷村相關系列課程、主題市集、免廢市集等,讓觸角伸到每一個年齡層,藉此達成真正的活化。

參與學生表示,透過參與地方團隊的分享,對於「地方創生」概念不再感到陌生,也對於眷村、創業充滿想像,期待未來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

參與學生表示,透過參與地方團隊的分享,對於「地方創生」概念不再感到陌生,也對於眷村、創業充滿想像,期待未來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

許多同學表示藉由經驗豐富地方團隊的分享,對於「地方創生」這個的概念他們不再感到陌生,也對於眷村、創業充滿想像,期待自己也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

 

       課外學習更多元化,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還舉辦眷村系列活動第二彈:【正值「眷」戀期「村」落創意拼貼趣】,讓同學們參訪完建國眷村後,可以藉由學習拼貼創作技巧,將自己眷村行之啟,用藝術創作記錄下來,並且作品將變成成果展展出。

avatar-img
4會員
9內容數
菜鳥新聞稿寫手,從東海大學領培中心發跡,紀錄有關新聞稿、採訪通知等媒體類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海領培中心 的其他內容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務處領培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企業參訪,特別由校友總會榮譽總會長李基正和副總會長劉美華領軍和師生來場「南投茶山行:茶園研學」 東海大學學務處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企業參訪,特別是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和東海推廣部合作推出牛奶節系列二活動 - 「“牛”轉東海 騎趣狂歡趣味嘉牛華暨馬術成果展」,逾300名大小朋友報名參加 「“牛”轉東海 騎趣狂歡趣味嘉牛華暨馬術成果展」,透過學校報名系統,沒想到報名超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務處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城市廣播電台」參訪,不只學生也吸引東海大學婦女會志工們參與,師母與學生共學一窺電台的內部運作,深入了解城市廣播網的真實面貌,DJ主持人還親自帶領師生親身感受電台的運作,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訊】東海大學婦女會多年來舉辦婦女會獎助學金,旨在扶弱濟貧、助學賑災。為協助東海大學清寒、弱勢與急需救助之優秀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特設立東海大學婦女會教育獎助學金。這次典禮旨在鼓勵東海大學學子追求卓越,同時提供經濟支援,讓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務處領培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企業參訪,特別由校友總會榮譽總會長李基正和副總會長劉美華領軍和師生來場「南投茶山行:茶園研學」 東海大學學務處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企業參訪,特別是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和東海推廣部合作推出牛奶節系列二活動 - 「“牛”轉東海 騎趣狂歡趣味嘉牛華暨馬術成果展」,逾300名大小朋友報名參加 「“牛”轉東海 騎趣狂歡趣味嘉牛華暨馬術成果展」,透過學校報名系統,沒想到報名超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務處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與學生社團-企業導生社合作舉辦「城市廣播電台」參訪,不只學生也吸引東海大學婦女會志工們參與,師母與學生共學一窺電台的內部運作,深入了解城市廣播網的真實面貌,DJ主持人還親自帶領師生親身感受電台的運作,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訊】東海大學婦女會多年來舉辦婦女會獎助學金,旨在扶弱濟貧、助學賑災。為協助東海大學清寒、弱勢與急需救助之優秀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特設立東海大學婦女會教育獎助學金。這次典禮旨在鼓勵東海大學學子追求卓越,同時提供經濟支援,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12-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對聯第三次上課 時間-2024/05/20 指導老師-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1項為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希望能夠努力保護和捍衛文化與自然遺產。
Thumbnail
虎科大112-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對聯第一次上課 時間-2024/4/29 指導老師-虎科大李玉璽教授 對聯在台灣傳統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素材。以冠首對聯最常見,對聯注重平仄押韻,並必須用台語漢文發音,是認識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素材。 走讀虎尾活動,讓學生走過虎尾,與雲林產生近距離接觸。
Thumbnail
臺南市南區 地點: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日期:2024/03/31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12-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對聯第三次上課 時間-2024/05/20 指導老師-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1項為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希望能夠努力保護和捍衛文化與自然遺產。
Thumbnail
虎科大112-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對聯第一次上課 時間-2024/4/29 指導老師-虎科大李玉璽教授 對聯在台灣傳統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素材。以冠首對聯最常見,對聯注重平仄押韻,並必須用台語漢文發音,是認識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素材。 走讀虎尾活動,讓學生走過虎尾,與雲林產生近距離接觸。
Thumbnail
臺南市南區 地點: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日期:2024/03/31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