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他們創造夢想 卻未被當成人對待-《消逝的韓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為了做出我們想要的成品,把人們叫來,一天超過二十個小時的勞動,在他們背後用力推著、催促著早已疲憊不堪的這些勞動者們,這種曾經是我最不屑的人生,我難以再繼續維持下去了。
raw-image


你今天也看韓劇了嗎?不論是俊男美女、面對逆境的勇氣,或是「正義必勝」的真理,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一天工作超過20小時,領著微薄的薪水,還要面對各種潛規則與軍事化的管理,這不是第三世界藍領階級的寫照,而是韓國連續劇工作者的日常。但所有的血淚,都被以「藝術家」、「可以邊工作邊看明星」美化,直到2016年韓劇《獨酒男女》副導李韓光自殺後,才有人真正開始重視。

在哥哥過世後成立了「韓光媒體勞動人權中心」,從完全的門外漢,到成為韓劇工作人員的權益守護者,作者李韓率以這本書揭露了攝影機後,不為觀眾所知的種種黑暗。從剖析韓劇的製作流程與職業介紹、從業人員面臨的困境,以及未來可改進的參考藍圖,《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以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包含勞工「帶著死的覺悟」拍攝、制度的不合理,或是資方的唯利是圖,一幕幕都上演的都是「把勞工當『工具』而不是人」的戲碼。

「如果說工作二十一個小時是殺人般的工作,那就減少成十八個小時吧。不過,本來是六天的行程,要改成一週工作七天。」


看似荒唐的對話,確確實實在勞資協商中發生,一般勞工連看都覺得可怕的工作內容,卻被視為是一種恩澤,甚至就連外國製作單位也「有樣學樣」,覺得韓國員工理所當然就該這樣「使用」。看完書中的內容,也才終於了解相較於一般每週動輒120小時的拍攝日程,僅是遵守韓國勞動法規,每週拍攝68小時的《機智醫生生活》,為何會在當時獲得熱烈討論。


「在忙碌的一天結束後,喝杯酒。把自己獨處的時間當成禮物,送給辛苦一整天的自己,並對自己說『明天也加油』!」
(中略)
在最後一場戲裡,傳達給觀眾充滿撫慰的台詞,這也是《獨酒男女》受到許多人喜愛的原因。但這每集都尊重人、安慰人的連續劇,其實是在不尊重任何人的工作現場中做出來的,(後略)

如同恐怖片中,主角吃完好吃的東西後,才發現材料是自己意想不到東西,讀完《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給人的衝擊,或許更加巨大,甚至有種被韓劇的美好「背叛」的感覺。包含「屍戰朝鮮」、「花遊記」、「我的ID是江南美人」等知名作品,都在書中被提及,由此可知這樣的型態在韓劇間是如此平常。身為觀眾,或許我們更該了解這些發生在攝影機後的故事,讓韓劇成為真正能夠讓所有人幸福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5會員
477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3
一場像樣的訪問,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要不槍彈上膛、砲火四射,逼出口供;要不暖語含苞、漫天花舞,誘出真心話。
Thumbnail
2025/05/03
一場像樣的訪問,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要不槍彈上膛、砲火四射,逼出口供;要不暖語含苞、漫天花舞,誘出真心話。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有意思但也不少爭議內容的作品。 故事圍繞在一家廣告公司轉,但因為是韓國影集,因此這廣告公司其實是巨大財閥的分公司而已,然後故事非常台灣八點檔的充滿各種鬥爭算計,大多數角色也都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動不動就大吼大叫…… 好啦!雖然有這些缺點,但依然是好看的影集,內容充滿對於儒教社會的控訴與無奈,還有各
Thumbnail
有意思但也不少爭議內容的作品。 故事圍繞在一家廣告公司轉,但因為是韓國影集,因此這廣告公司其實是巨大財閥的分公司而已,然後故事非常台灣八點檔的充滿各種鬥爭算計,大多數角色也都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動不動就大吼大叫…… 好啦!雖然有這些缺點,但依然是好看的影集,內容充滿對於儒教社會的控訴與無奈,還有各
Thumbnail
最近意外追看了一部非常詼諧幽默的韓劇,改編自連載八年的網路漫畫,以韓國三星電子為原型所創作,描述社畜在職場上所遇到的困難與窘境而引發高度共鳴,截至目前為止已創下點擊26億次的驚人紀錄,也因此影視化讓漫畫人物更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 為公司拋頭顱灑熱血的宣言 劇中男主角在面試的時候就很誇張的說要為公司奉
Thumbnail
最近意外追看了一部非常詼諧幽默的韓劇,改編自連載八年的網路漫畫,以韓國三星電子為原型所創作,描述社畜在職場上所遇到的困難與窘境而引發高度共鳴,截至目前為止已創下點擊26億次的驚人紀錄,也因此影視化讓漫畫人物更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 為公司拋頭顱灑熱血的宣言 劇中男主角在面試的時候就很誇張的說要為公司奉
Thumbnail
這陣子陸陸續續看了一些韓劇… 有的在韓國收視很不錯,有的開高走低… 我覺得近期的韓劇都還蠻好看耶~~~ 開高走低的내일(還有明天) 這是一部講述陰間使者們試圖拯救打算輕生的人們的故事。 一開始應該是因為主角及體裁的關係,首集就有不錯的收視率。 但第二集收視就直接砍半!!!WHY?!
Thumbnail
這陣子陸陸續續看了一些韓劇… 有的在韓國收視很不錯,有的開高走低… 我覺得近期的韓劇都還蠻好看耶~~~ 開高走低的내일(還有明天) 這是一部講述陰間使者們試圖拯救打算輕生的人們的故事。 一開始應該是因為主角及體裁的關係,首集就有不錯的收視率。 但第二集收視就直接砍半!!!WHY?!
Thumbnail
韓星紅得很快,一部好作品,馬上成為萬人迷,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韓國明星往往爬得快,跌得也快。
Thumbnail
韓星紅得很快,一部好作品,馬上成為萬人迷,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韓國明星往往爬得快,跌得也快。
Thumbnail
Netflix原創韓劇《魷魚遊戲》自2021/09/17上架以來熱度未減,一舉奪下90個國家的收視排行第一;除了原本韓劇需求量就大的亞洲區以外,就連在美國和歐洲國家也獲得了冠軍佳績。
Thumbnail
Netflix原創韓劇《魷魚遊戲》自2021/09/17上架以來熱度未減,一舉奪下90個國家的收視排行第一;除了原本韓劇需求量就大的亞洲區以外,就連在美國和歐洲國家也獲得了冠軍佳績。
Thumbnail
《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作者為韓劇《獨酒男女》已故李韓光PD的弟弟李韓率。李韓光PD生前深受韓國影視拍攝現場的低薪高壓高工時環境所苦,為了給哥哥公道與不讓類的事情再次發生,弟弟成立韓光機關處理相關片場勞務事務,並出版此書讓更多人知道韓國拍攝片場不人道的環境...
Thumbnail
《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作者為韓劇《獨酒男女》已故李韓光PD的弟弟李韓率。李韓光PD生前深受韓國影視拍攝現場的低薪高壓高工時環境所苦,為了給哥哥公道與不讓類的事情再次發生,弟弟成立韓光機關處理相關片場勞務事務,並出版此書讓更多人知道韓國拍攝片場不人道的環境...
Thumbnail
生而為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看韓劇呢?太多坑可以入,這個名為k-drama的洞又綿又熱、墜下去的時候隨著追上最新跟上的集數,兩邊越來越窄,卻不粗糙。 它曾在印第安納飄雪的寒冬帶我回到張滿月湖邊的的古代初戀。它曾在2016年夏天把剛從高中畢業、18歲的我送去烏魯克,生命與劉時鎮、姜暮煙一樣擱在繩索上
Thumbnail
生而為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看韓劇呢?太多坑可以入,這個名為k-drama的洞又綿又熱、墜下去的時候隨著追上最新跟上的集數,兩邊越來越窄,卻不粗糙。 它曾在印第安納飄雪的寒冬帶我回到張滿月湖邊的的古代初戀。它曾在2016年夏天把剛從高中畢業、18歲的我送去烏魯克,生命與劉時鎮、姜暮煙一樣擱在繩索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