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如何幫你把握黃金復健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較於傳統健保住院,大多住到28天時就必須面臨轉院的問題,PAC最多可以接受長達12週的住院復健治療,視患者體能一天最多可以接受3~5次的復健治療。
PAC全名是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是為剛中風的黃金復健期,提供密集性的高強度復健照護計畫,幫助讓患者早日恢復唷!
而且除了中風以外還有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等也可以使用PAC,詳情可以上健保署網站查詢~
▍該怎麼加入PAC計畫呢?!
在衛服部核可的醫院中,只要醫師評估核可後,就可以轉介到離家較近的社區復健醫院,就可以開始PAC復建照護計畫,也方便家人就近照顧唷!
▍PAC跟傳統的住院復健有甚麼不一樣呢?
相較於傳統健保住院,大多住到28天時就必須面臨轉院的問題,PAC最多可以接受長達12週的住院復健治療,視患者體能一天最多可以接受3~5次的復健治療。
▍每個月都要轉院很麻煩,參加PAC就可以住滿三個月了?
是的,PAC計畫一般來說以六週為單位,但在計劃期間每三週會定期評估,依據患者的情況決定提早結案或是繼續執行計畫。另外PAC結案之後就不能再入住健保的住院病房,需要返回家中改完門診復健,這點要先特別注意!
▍PAC計畫適合什麼樣的人參加呢?
PAC提供密集性的復健治療,如果中風患者本身心理與體力能夠承受高強度的復健計畫,願意配合醫院的治療,是可以更早恢復日常功能,早日返家的唷!
▍中風後復健照護其他還有什麼方式呢!?
除了PAC、健保住院復健以外,也可以返家自主訓練並配合門診復健、申請長照居家復能服務。如果家裡環境不方便也可以到輔具中心,申請無障礙與輔具評估,保障長輩在家中的安全。另外有部分醫院也有提供自費住院、或是部分住宿機構也有提供復健服務,都是中風後復建照護的選擇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支持與陪伴。
中風後復健是一條漫長的路,除了長輩本身需要努力復健之外,更需要家人的陪伴與關懷,才能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喔!
▍PAC計畫整理
✔參加對象
  • 限急性發作後一個月內
  • 醫療狀況穩定
  • 醫療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者
✔參加PAC期間
  • 住院期間每天可以進行最高5次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或語言治療(視患者需求與體能而定)
  • 總住院天數以3週為單位,若有需要最多可住到 12 週,每3週需接受包含 13 種量表的完整評估。
✔PAC結案條件
住院治療以3週為單位,每3週必須要接受評估,有以下情況需要結案,辦理出院準備服務繼續接受門診復健治療:
  • 已經進步到可以返家生活自理
  • 評估結果未進步或降低
  • 住院超過12週
結案後就無法再接受健保的住院復健
✔不同中風後照護模式比較
  • 健保住院復健:中風發病半年內,最多入住28天須轉院。
  • 自費住院復健:住院天數與復建計畫,依各醫院規定為主。經濟能力許可的家屬可考慮。
  • PAC計畫:須經醫師評估,可住院復健3~12週。一天3~5次復健治療。
  • 門診復健:一次門診,可以做六次復健治療。建議離住家附近交通方便為主。
  • 長期居家復能:一個月3~6次居家復能,由治療師親自到府。適合返家後不便出門者。
  • 住宿型機構:復建計畫依各機構安排為主,適合家屬時間、人力規劃困難,無法親自照顧長輩者。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昀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部分的輔具是需要事先申請之後,經由治療師評估,開立報告書才能夠核銷的,請務必等到治療師評估拿到報告書後,依照治療師建議選購輔具,有部分輔具是不需要開立報告書的,但也請先提出申請並詢問自己符不符合申請該項輔具的資格。
當你老了,或是意外生病,身體功能漸漸退化,手腳開始無力,原本看似簡單的事情,現在卻越來越吃力。從前可以在家中來去自如,現在卻連起身上廁所都有困難,家裡年輕人出外打拼,迫於無奈只好將你送到安養中心請人照護。 有許多老人住在養老院,生活完全依賴「看護」。
穿脫衣褲鞋襪都是每個人天天必做的日常生活活動,但是對於動作障礙的中風偏癱患者,卻是極大的挑戰 其實只要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讓中風患者單手就能夠穿上衣褲、鞋襪、內衣、拉鍊、鈕扣、鞋帶唷!
大部分的輔具是需要事先申請之後,經由治療師評估,開立報告書才能夠核銷的,請務必等到治療師評估拿到報告書後,依照治療師建議選購輔具,有部分輔具是不需要開立報告書的,但也請先提出申請並詢問自己符不符合申請該項輔具的資格。
當你老了,或是意外生病,身體功能漸漸退化,手腳開始無力,原本看似簡單的事情,現在卻越來越吃力。從前可以在家中來去自如,現在卻連起身上廁所都有困難,家裡年輕人出外打拼,迫於無奈只好將你送到安養中心請人照護。 有許多老人住在養老院,生活完全依賴「看護」。
穿脫衣褲鞋襪都是每個人天天必做的日常生活活動,但是對於動作障礙的中風偏癱患者,卻是極大的挑戰 其實只要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讓中風患者單手就能夠穿上衣褲、鞋襪、內衣、拉鍊、鈕扣、鞋帶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復健過程中面臨的身體狀況與心理變化,討論了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信心與勇氣。作者反思了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面對疾病時接受現實、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從心情的起伏到病友的支持,這段經歷讓作者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鼓勵讀者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挑戰與變化。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的試辦計畫,包含資金挹注、醫院及床位增加、計畫啟動時間以及照護方式等重點。該計畫旨在提升住院病人的照護品質,並且減輕家屬的照護壓力,通過增設醫院和床位,及提供輔助照護人力,確保病人獲得全方位的照護服務。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回憶在醫院中住普通病房的情形,記述了他和看護之間的關係,開始對疾病識知及破壞,以及對生病期間的一些挫折的描述。在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在醫院中的一些個人感受,並談到了他對於家人的思念和對出院的渴望。
工作滿一個半月了,我負責照顧的是長照病房的21位住戶resident。長照病房的住戶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是長期住戶,病況也比較穩定,沒有一大堆頻繁入院出院或是要外送醫院的情況,雖然要照顧的病房數比rehab的人數還要多,不過仍然比照顧rehab病房負擔小些,比較適合我這種新護士。 這篇文章我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2021年5月,倒下⋯,本文講述身為醫事人員的作者突然間發生中風,剖析了當時的處境以及其所經歷過的身體感受,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復健過程中面臨的身體狀況與心理變化,討論了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信心與勇氣。作者反思了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面對疾病時接受現實、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從心情的起伏到病友的支持,這段經歷讓作者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鼓勵讀者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挑戰與變化。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的試辦計畫,包含資金挹注、醫院及床位增加、計畫啟動時間以及照護方式等重點。該計畫旨在提升住院病人的照護品質,並且減輕家屬的照護壓力,通過增設醫院和床位,及提供輔助照護人力,確保病人獲得全方位的照護服務。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回憶在醫院中住普通病房的情形,記述了他和看護之間的關係,開始對疾病識知及破壞,以及對生病期間的一些挫折的描述。在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在醫院中的一些個人感受,並談到了他對於家人的思念和對出院的渴望。
工作滿一個半月了,我負責照顧的是長照病房的21位住戶resident。長照病房的住戶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是長期住戶,病況也比較穩定,沒有一大堆頻繁入院出院或是要外送醫院的情況,雖然要照顧的病房數比rehab的人數還要多,不過仍然比照顧rehab病房負擔小些,比較適合我這種新護士。 這篇文章我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2021年5月,倒下⋯,本文講述身為醫事人員的作者突然間發生中風,剖析了當時的處境以及其所經歷過的身體感受,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