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軟體的斷捨離

社交軟體的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今天早上在FB上又再度刪去了一個老同事的FB.
其實我想要這樣做已經好一陣子了,只是每次都好像覺得沒那個必要。
其實我們也沒有交惡或是甚麼,我覺得好像就是大家的人生走到一個分界嶺,生活,或是彼此分享的生活片段已經沒有甚麼交集了,我們兩個彼此之間好像也彼此之間沒有甚麼交流。

其實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熱衷在FB分享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天可能會PO好幾次的文,然後一PO完之後,就很想要看看PO文可以有幾個讚。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很無聊,人生就被這無聊的按讚給控制住了一樣。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因為手機設定的關係,需要連接到WIFI的時候才能使用,我發現我變得開始沒有這麼愛PO文,而沒有PO文好像也沒有少點快樂的感覺,就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減少了我的PO文次數。
FB唯一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功能就是它的回憶功能,回顧7年前或是10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做甚麼常常會勾起許多的回憶。
後來我在FB最常分享的就是我家的妹妹跟點兒,這一兩年則默默地分享一些我跟老吳的生活點滴,為我們兩個的婚姻生活做一些紀錄,大概的頻率就是可能就是一個月會PO上一則。
我有時候回頭看看我發的那些文,有些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無聊,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到底是為甚麼要說給這麼多人聽?然後,我又會回想自己到底想要從這些PO文得到什麼樣的安慰?
開始斷捨離的人生之後,我同時才了解到,除了物品需要斷捨離之外,我們的社交生活也是需要斷捨離。
過度黏著於這些社交軟體,並沒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反而之,我們為了要刻意製造自己生活很美好的這些假象,就只是為了要得到朋友之間羨慕的眼光,實在是一件很膚淺的事情。


老實說,生活過得好不好,也不需要別人的按讚來認同。
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啊。
老同事每天上傳自己的穿搭,又或是去那裏吃了甚麼,今天運動了多久,雖然都是很正面的,但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我想要這麼密切關注的一件事情,或許如果她分享一些好文章,或是一些重要的訊息,我還會覺得比較有趣一點。

因此今天早上,當我又再度看到她分享她去某個景點的穿搭照時,我就毫不猶豫的將她從朋友名單上移除。

以前也曾經追求過自己的朋友清單上人數越多越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誰的朋友的朋友,也不管認識不認識,先加了再說。

但你說,這些人真的關心我嗎?我想也沒有。

我的社交媒體帳戶也都還保留著,偶而還是會有一些想要分享的人事物,只不過就是像斷捨離家裡的物品一樣,只保留最重要的,能夠帶給你生活愉悅的。




avatar-img
台灣太太在北京的沙龍
136會員
853內容數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又再度不小心的發生了太太我暴怒的事情。 這次發生是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的至善園。 那天我跟老吳在故宮晶華吃完午餐之後,順便在故宮旁邊到處逛逛就跑去了旁邊的至善園。 如果老吳沒有帶我來的話,我其實還真是不知道故宮旁邊有這樣的一個大院子。 據說,之前張大千還住在這裡作畫。 張大千我還是知道的。
老吳是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人,而他娶的太太,就是我本人,是一個國小之後就離開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半個中國人,雖然我已經回來台灣生活好說也有快15年了,但,對老吳來說,我不過就是一個適應台灣生活的半個老外,但是對於何謂中華文化這件事,顯然是不及格的,所以平常他有事沒事就很喜歡給我上歷史課。
最近Netflix 推出了極簡生活主義系列新紀錄片叫做Less is now,中文翻譯為簡單就是潮。
前幾周跟一個老同事吃飯,她最近剛剛離開了朝九晚五的職場,她那天問我,有沒有擔心過因為離開職場之後就跟社會脫節? 雖然我也不是很清楚這樣的想法是從那裏來的,但是當她問我的時候,我是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她:當然不會。
離開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後,我就開始喜歡上搭公車這件事。 以前因為要趕著上班,每天在捷運裡面的人擠人,讓我多了很多很厭煩的情緒。 但,當現在出門可以避開這些人潮,而且我又有充裕的時間下,我逐漸喜歡搭公車漫遊。 因為老吳的關係,我從台北市的師大,搬來了這鳥不生蛋的北我們住的地方還不是離捷運站特別近的
最近還是繼續持續的忙碌的安排搬去南京的生活瑣事。 比如說,打包家裡的一些衣物跟用品,先行寄去南京。 還有,安排我家兩個寵物出國的事情,這也是目前最燒腦的事情。 寵物不會說話,也沒有自由的行動能力,他們只能順從主人們的安排,相信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出自於對她們的愛,因為她們對我們完全的信任,沒有任何一
最近又再度不小心的發生了太太我暴怒的事情。 這次發生是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的至善園。 那天我跟老吳在故宮晶華吃完午餐之後,順便在故宮旁邊到處逛逛就跑去了旁邊的至善園。 如果老吳沒有帶我來的話,我其實還真是不知道故宮旁邊有這樣的一個大院子。 據說,之前張大千還住在這裡作畫。 張大千我還是知道的。
老吳是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人,而他娶的太太,就是我本人,是一個國小之後就離開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半個中國人,雖然我已經回來台灣生活好說也有快15年了,但,對老吳來說,我不過就是一個適應台灣生活的半個老外,但是對於何謂中華文化這件事,顯然是不及格的,所以平常他有事沒事就很喜歡給我上歷史課。
最近Netflix 推出了極簡生活主義系列新紀錄片叫做Less is now,中文翻譯為簡單就是潮。
前幾周跟一個老同事吃飯,她最近剛剛離開了朝九晚五的職場,她那天問我,有沒有擔心過因為離開職場之後就跟社會脫節? 雖然我也不是很清楚這樣的想法是從那裏來的,但是當她問我的時候,我是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她:當然不會。
離開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後,我就開始喜歡上搭公車這件事。 以前因為要趕著上班,每天在捷運裡面的人擠人,讓我多了很多很厭煩的情緒。 但,當現在出門可以避開這些人潮,而且我又有充裕的時間下,我逐漸喜歡搭公車漫遊。 因為老吳的關係,我從台北市的師大,搬來了這鳥不生蛋的北我們住的地方還不是離捷運站特別近的
最近還是繼續持續的忙碌的安排搬去南京的生活瑣事。 比如說,打包家裡的一些衣物跟用品,先行寄去南京。 還有,安排我家兩個寵物出國的事情,這也是目前最燒腦的事情。 寵物不會說話,也沒有自由的行動能力,他們只能順從主人們的安排,相信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出自於對她們的愛,因為她們對我們完全的信任,沒有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