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在金門】第六篇:城鄉差距(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上一篇裡我提到了金門與北台灣在物質方面的城鄉差距,雖然兩者相差甚遠,但是不同的生活步調有各自美好之處,久了之後也就習慣了。

但來自各個地區的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這點就讓我即便到畢業前夕都沒有真正的適應過。


raw-image


我一入學之後的第一間寢室裡住著四個北部人,兩個桃園人好像沒多久就熟絡了,另一位住在台北的女生看起來就比較冷,而剛到陌生地方的我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和陌生人交流,但憑藉著裝會網路線這個技能,也讓附近幾個寢室的同學們都對我留下不錯的印象。

大部分在寢室裡的時間我們都是沒什麼交流的,連看影片都很有禮貌地戴著耳機,就怕影響到其他人。

但是這樣的安靜對我而言是壓抑的,也因為住台北的那個女孩和家人之間的電話經常會讓人聽了很緊繃,或許她始終都沒意識到自己和家人說話的口氣有多差,但我和其他兩個桃園人經常會面面相覷,聽著她不耐煩到近乎嘶吼的喊罵著,到掛電話之後的低氣壓,讓我們常常處於一個很難high起來的狀況,也因此,我和隔壁寢室的人開始熟絡之後,我就決定換寢室。

但沒想到,換寢室之後才真正開始讓我面對南北差異所帶來的影響。

另一間寢室住著兩個台中人和兩個台南人,我一開始是去那裏打地鋪,但沒過多久其中兩個室友就開始熱戀,所以同睡一張床之後讓出她們的另一張床給我,於是我們就過著五人擠一個寢室的日子。

剛開始搬到這間房的時候我很快樂,因為相較於我原來的寢室,這裡充滿了歡笑聲,大家不論是上下課還是吃飯都會一起行動,晚上要出遊也總是全寢室總動員,讓我開始有和大家是一體的歸屬感。


raw-image


但是慢慢的會發現有一個很明顯的差距,就是相較於我的生活步調,其他人很明顯是慢很多!不管是早上起床盥洗還是決定午餐的速度,她們的緩慢令我焦慮。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在趕早上八點的第一堂課,因為在離島的關係,系上的教授們都認為學生已經被「困」在島上了還不來上課很不合理,於是每個教授像是說好的一樣會在每堂上課前五分鐘點名,比較嚴格的教授規定若遲到超過三次就會被當掉!

因此常常會在早上七點多的時候聽到同層樓的寢室鬧鐘聲此起彼落,睡眼惺忪的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揹著書包揉著眼睛趕往教學樓上課,但往往大家都已經離開寢室了,我的室友們卻還坐在書桌前發呆,更多時候他們可能還賴在床上叫不醒,總之就是完全沒再顧慮時間,一副「慢慢來,課不會有人搶著上」的態度。

我相信這不能完全歸類到城鄉差距,應該和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態度更有關係。這也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而已。大部分時候他們會習慣群體活動,但也因為這樣就容易拖時間,而我在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受不了,決定自己起床去上學、買早餐再去上課,我發現心理的焦慮感頓時消失了,或許是我再也不用害怕因為互相等待而花費太多時間導致遲到了!

久而久之,相較於選擇中南部同學熱情的群體生活,我發現自己更習慣冷靜地獨自行動,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不用遷就、不用等待、也不會焦慮,選擇自己要的東西很簡單。

雖然容易被說是冷淡的北部人,但我知道大學生活本來就是學習獨立和面對孤獨的一門課,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就和誰綁在一起的,每個人到最後都會只剩自己陪伴自己,所以把自己的選擇擺在第一位,先照顧自己的感受也沒什麼問題,不要麻煩到別人就好!這是我在大學的這四年所確信的想法。


raw-image


不過,當冷淡的北部人遇到困難時,這些熱情的南部人總是會伸出援手,將我拉出低谷,每人東一句問候、西一頓照顧,讓我總是被這滿出來的關懷和熱心暖到熱淚盈眶,或許她們一直默默的在觀察我的狀況,只是不敢第一時間就問我,或許也是知道好強的我不到最後關頭不會認輸。很謝謝有她們一路暖心的陪伴,讓我感受到特別的溫暖和幫助,這樣的城鄉差距很特別,我也很喜歡。

直到現在畢業很多年了,我最好的朋友們不是那些班上成績名列前茅的北部人,而是那幾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離不棄、相互扶持的中南部同學,我這才明白讀大學的意義,絕對不是要讓誰帶著優越感去看低誰,而是在一個來自四面八方的學校內,找到遠在天邊卻跟我志同道合的那些人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台北始終是一座令人心累的城市啊。
Thumbnail
台北始終是一座令人心累的城市啊。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他鄉遇故知本是一件樂事,但出了國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原來台灣人並不會善待台灣人。
Thumbnail
他鄉遇故知本是一件樂事,但出了國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原來台灣人並不會善待台灣人。
Thumbnail
追求平衡 我是一森,來自臺東,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即將升上大三。我鍾愛以攝影記錄臺灣民俗,總穿梭各地的祭典、儀式場合,足跡遍及各地。過去,礙於地理空間上的限制,臺東往來各地不易,加上課業繁重,較少有機會能夠移動。進入大學階段,生活的彈性上大幅提升,同樣擴大興趣的發展空間,一有空閒
Thumbnail
追求平衡 我是一森,來自臺東,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即將升上大三。我鍾愛以攝影記錄臺灣民俗,總穿梭各地的祭典、儀式場合,足跡遍及各地。過去,礙於地理空間上的限制,臺東往來各地不易,加上課業繁重,較少有機會能夠移動。進入大學階段,生活的彈性上大幅提升,同樣擴大興趣的發展空間,一有空閒
Thumbnail
睡前確認「鎖了六道鎖」的新習慣,是從台北市搬到相隔一座橋新北市後最大的差異。
Thumbnail
睡前確認「鎖了六道鎖」的新習慣,是從台北市搬到相隔一座橋新北市後最大的差異。
Thumbnail
在上一篇裡我提到了金門與北台灣在物質方面的城鄉差距,雖然兩者相差甚遠,但是不同的生活步調有各自美好之處,久了之後也就習慣了。 但來自各個地區的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這點就讓我即便到畢業前夕都沒有真正的適應過。 尖峰時段的台北捷運,大部分人都低著頭沒有眼神交流。 我一入學之後的第一
Thumbnail
在上一篇裡我提到了金門與北台灣在物質方面的城鄉差距,雖然兩者相差甚遠,但是不同的生活步調有各自美好之處,久了之後也就習慣了。 但來自各個地區的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這點就讓我即便到畢業前夕都沒有真正的適應過。 尖峰時段的台北捷運,大部分人都低著頭沒有眼神交流。 我一入學之後的第一
Thumbnail
自從在成都生活與工作後,除了在那邊的一切是重新適應與體驗外,慢慢的重心轉移過去後,每每返台會發現對台灣的一些文化與人情事故,也是得重新適應與體驗。 距離感 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台灣時,人與人之間實體的距離與心理的距離,都會保持著一定的「舒適」間隔。這讓習慣了的自己與身邊一眾朋友都發現到了大
Thumbnail
自從在成都生活與工作後,除了在那邊的一切是重新適應與體驗外,慢慢的重心轉移過去後,每每返台會發現對台灣的一些文化與人情事故,也是得重新適應與體驗。 距離感 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台灣時,人與人之間實體的距離與心理的距離,都會保持著一定的「舒適」間隔。這讓習慣了的自己與身邊一眾朋友都發現到了大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頭2天有種心情,我一直在體會是什麼?好像年輕時一個人離開家去工作,單獨住,不知道同事或上司會對我好,或是欺負我?或離家上大學?其實我不是單獨去學校的,我上大學是哥哥陪我去的,而且我跟他同一個學校,他班上的活動會邀我參加,和他的同學一起玩,減少很多「孤單」的感覺(我高中後半段住不在校園裏的宿舍,一開始
Thumbnail
頭2天有種心情,我一直在體會是什麼?好像年輕時一個人離開家去工作,單獨住,不知道同事或上司會對我好,或是欺負我?或離家上大學?其實我不是單獨去學校的,我上大學是哥哥陪我去的,而且我跟他同一個學校,他班上的活動會邀我參加,和他的同學一起玩,減少很多「孤單」的感覺(我高中後半段住不在校園裏的宿舍,一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