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米食】埔尾社區:客家粽串起情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鄭婷尹.攝影/程天佑、甘岱民

raw-image

每週二和週五,埔尾社區會聚集一群志工阿姨、叔叔,在社區協會的集會所準備施展廚藝,讓前來共餐的社區居民大飽口福,開心地共度午餐時光。

埔尾社區是北埔鄉人口最密集的村落,占鄉內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社區協會的志工也較其他村落多一些。拍照這天,我們在現場見識到阿姨們的真功夫。從煸豬油開始,眾人分工合作依序蒸米、炒料,包粽的前置作業就得花上近兩小時;但開始包粽之後,阿姨們各個手法俐落熟練,不一會兒就完成一串串的粽子。

客家粽的粽葉大多使用竹葉,吃的時候會聞到淡淡竹香。除了端午節時會準備粽子,平常也可以將粽子當作正餐填飽肚子,簡單熱一下就能享用。

此次為我們居中牽線、人稱「陳媽媽」的吳碧嫦女士,不僅是社區協會裡的核心人物,與先生一起籌辦社區共餐、課程等活動,本身也承襲母親手藝,四十年來經營一間小店販售菜包、粽子等米食。陳媽媽表示,目前志工們得要在協會門前煮食,人車往來稍感不便,因此協會正在規畫打造廚房,未來大家就能有更舒適的空間下廚,繼續用美食串起鄰里間的情感。


共下做粄仔 kiung+ ha+ zoˇ banˊ

客家粽 zungˇ er

raw-image

作法:

  1. 糯米:首先將糯米洗好、泡水2小時。大火蒸10分鐘後,轉小火繼續蒸約30分鍾。蒸好的糯米入鍋,加入適量醬油炒香。
  2. 餡料:用豬油分別炒香豆干丁、豬肉、香菇丁和蝦米,最後將全部的炒料與蘿蔔乾混合,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拌炒均勻。
  3. 將兩片粽葉一正一反交疊,以中間為中心點凹摺成漏斗狀(留約2/3空間來包料),漏斗末端要反摺一個摺角,以免餡料掉出來。
  4. 放入一些糯米壓實鋪底,加上適量餡料,再鋪上糯米。
  5. 捧住粽子的手可輕壓粽子的邊角塑形,另一手將粽葉蓋下來,順著粽體往下包覆邊角。多餘的粽葉順著粽子往左或往右摺,再用繩子綁緊,蒸過就可以吃囉!
raw-image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恁香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Boloye非洲實驗鼓團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蘆荻社區灶咖成立於2017年,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由老公寓、傳統產業、小吃聚集的巷弄裡。同年五月底舉辦第一屆『包粽博覽會』,至2020年,共計舉辦三屆。使用“博覽會”、“趴踢”的元素,邀請庶民包粽達人現身分享、示範、教學,還原粽子本身的豐富與多元文化;不再只是被市場畫定壁野分明的單一分類。
Thumbnail
蘆荻社區灶咖成立於2017年,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由老公寓、傳統產業、小吃聚集的巷弄裡。同年五月底舉辦第一屆『包粽博覽會』,至2020年,共計舉辦三屆。使用“博覽會”、“趴踢”的元素,邀請庶民包粽達人現身分享、示範、教學,還原粽子本身的豐富與多元文化;不再只是被市場畫定壁野分明的單一分類。
Thumbnail
北埔鄉內南邊有南坑和外坪兩個村落,因占地較廣、人口不多,兩村合併為一個社區。南外社區種植多樣蝴蝶蜜源植物,打造適合蝴蝶居住的生態池環境,近幾年也推出遊程體驗,不僅能欣賞蝴蝶翩翩飛舞,還結合客家米食體驗,帶遊客做出菜頭粄、蝴蝶造型的紅粄。
Thumbnail
北埔鄉內南邊有南坑和外坪兩個村落,因占地較廣、人口不多,兩村合併為一個社區。南外社區種植多樣蝴蝶蜜源植物,打造適合蝴蝶居住的生態池環境,近幾年也推出遊程體驗,不僅能欣賞蝴蝶翩翩飛舞,還結合客家米食體驗,帶遊客做出菜頭粄、蝴蝶造型的紅粄。
Thumbnail
北埔的石柿個頭較小,甜度高且口感佳,通常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其中又以大湖村為主要產區。往大湖村的路上沿途可見不少柿子樹,穿過蜿蜒山路,我們來到謝媽媽的家......
Thumbnail
北埔的石柿個頭較小,甜度高且口感佳,通常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其中又以大湖村為主要產區。往大湖村的路上沿途可見不少柿子樹,穿過蜿蜒山路,我們來到謝媽媽的家......
Thumbnail
出身竹東軟橋,徐雪桃女士結婚後住在南埔已經四十多年。平常擔任南埔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雪桃姐也將從母親身上學來的米食手藝傳授給其他志工夥伴,帶著年輕人一起做過菜包、菜頭粄……
Thumbnail
出身竹東軟橋,徐雪桃女士結婚後住在南埔已經四十多年。平常擔任南埔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雪桃姐也將從母親身上學來的米食手藝傳授給其他志工夥伴,帶著年輕人一起做過菜包、菜頭粄……
Thumbnail
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漉湯米齊」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才知她們口中的「漉湯米齊」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牛汶水」。
Thumbnail
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漉湯米齊」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才知她們口中的「漉湯米齊」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牛汶水」。
Thumbnail
每週二和週五,埔尾社區會聚集一群志工阿姨、叔叔,在社區協會的集會所準備施展廚藝,讓前來共餐的社區居民大飽口福,開心地共度午餐時光。
Thumbnail
每週二和週五,埔尾社區會聚集一群志工阿姨、叔叔,在社區協會的集會所準備施展廚藝,讓前來共餐的社區居民大飽口福,開心地共度午餐時光。
Thumbnail
距離慈天宮不遠處,也就是北埔老街熱鬧的中心位置,溫碧珠女士和弟弟在這裡經營小攤販售黑糖糕,一做就是二十年。出身峨眉客庄的碧珠阿姨,從母親身上學會了不少客家傳統粄糕的作法。當初決定開店時,選擇黑糖糕這樣較單純的品項作為生意的起始點,對於黑糖糕的口味和品質有自己的堅持。
Thumbnail
距離慈天宮不遠處,也就是北埔老街熱鬧的中心位置,溫碧珠女士和弟弟在這裡經營小攤販售黑糖糕,一做就是二十年。出身峨眉客庄的碧珠阿姨,從母親身上學會了不少客家傳統粄糕的作法。當初決定開店時,選擇黑糖糕這樣較單純的品項作為生意的起始點,對於黑糖糕的口味和品質有自己的堅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