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商業|台灣當前的電力系統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與用電等環節,每個部分都環環相扣。

從生產端來看,台灣發電設備裝置容量為5,2680 MW (台電2018數據),仍有7成以上來自火力(燃煤36.6%,燃氣32.3%,燃油5.8%),水力與核能分別各佔8%左右,非水力再生能源大約也佔8%。而2030年以前,政策便是要努力提升諸如風力,太陽能,潮汐/地熱能等發電比例[1]。但我們都必須知道,這些再生能源大半屬於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不可能24小時持續提供穩定的發電,這使得在夜間,或風力/潮汐不穩定的時段,仍須仰賴傳統的發電方式,也就是燃氣複循環機組。當然,這裡就是系統性調度的重點,要如何把各地的用電時段與需求,配合再生能源,火力等發電,還要兼顧環保因子,就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

根據綠學院[2]刊載文章中的見解,「電力調度的目的是用最經濟、最有效率的方法確保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與安全」。畢竟民眾日常生活,甚至是工廠的生產製造,誰也不希望突如其來的斷電,而電力的調度也絕非僅在當下去做協調,而是必須把未來幾小時,乃至幾天幾週的電力需求都得通盤考量。於是,電力調頻,儲能,以及配合瞬間的用電尖峰,與再生能源無法工作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更好的方式來確保用電無虞。例如台電在去年與民間業者打造的「虛擬電廠」或「智慧電網」,就是用併網型儲能系統,來輔助電力的調度。再者,為補足再生能源發電不穩的問題,讓傳統燃氣的複循環機組在白天的時候「解聯」,傍晚再「併聯」,也是目前的解決方案。

可是,傳統的發電機組又不是電風扇,可以隨隨便便打開與關閉。複循環機組的併聯需要時間,如果未來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越來越高的時候,勢必需要更多的傳統機組,在太陽能,風力不工作的時候,頻繁解聯與併聯,否則,在傳統機組併聯數量及發電容量不足與再生能源完美搭配的情況下,不僅會影響到供電的效率,甚至是頻率,電壓,三相平衡等問題,導致跳電的發生。更別說,為了能隨時因應支援供電,大量的機組待命閒置,又或者為了確保穩定,基載電力需負擔24小時持續發電的責任,因此目前的架構下,仍會採取變動成本(燃料)最低為優先,以台灣現況,也就是燃煤發電(燃氣的比例逐漸上升)。

也因此,如何透過更好的區域電力調度系統,或是能建置再生能源自產自用,且無縫接軌台電智慧電網等方案,會是未來再討論再生能源的議題時,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又或,如何更有效率且正確的搭配傳統火力機組,進而在穩定供電,成本管控,與永續發展三方面找到平衡,短期內,也是各界需要花時間來協調的事。

環保終究是帶著政治正確的大帽子,而找文青吵架往往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不過,在談論能源問題時,其實不應該非黑即白的去全盤接收或否定,例如在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核電,綠電,傳統燃煤/燃氣發電之間,絕非通通沒有中間地帶。沒錯,長遠來看,綠能、永續、環保絕對會一直是政治正確的事,也是各國陸續邁進的目標,如果你閱讀本文後覺得作者在鼓催繼續理所當然地使用不環保的生產和消費方式,那代表你要不在斷章取義,要不根本沒認真看本文。

我們不該否定任何領域,在科技創新與因應環境風險因子的手段上,都能不斷變得更好,更進步,也更永續。以發電來說,如果把所有的資源傾注在研發更環保的火力發電(好吧,必須承認這聽起來很詭異),是不是有可能真的做出不輸給綠能的方案?當然,把資金通通撥給綠能發展,同樣會導致很好的結果,不僅符合眾生期待,照正常的預期,也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但人類的資源不可能以這種完全排他的方式,傾注在某一項特定的領域。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社會具備多元且複雜的面相,當科技發展解決了某部分的問題時,一定也存在過渡時期會產生的其他問題,或者,對於背景各異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權力結構的變化與既得利益的衝突,都是必須納入考量的成本。資本主義最厲害之處,就是他把看似毫無交集的各方,拉進某種能夠不斷尋求共識的機制之中,在這機制裡,金錢是一個很重要的誘因,同樣,環境,發展,人權,價值觀,技術升級,政治角力…等,也都會被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推向某個當下大家都可接受的平衡點。

[1] 2025 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要達到目標 25GW

[2] https://greenimpact.cc/zh-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本住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解釋了電網運作的基本原理,這篇文章介紹越來越多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併網後,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最後整理了近年台電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解釋了電網運作的基本原理,這篇文章介紹越來越多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併網後,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最後整理了近年台電的因應措施。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Thumbnail
2017年底,公投提案、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公投儼然成為政治運動,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但,深究其內裡,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 老實說,不論能源、農產品貿易,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真的適合公投嗎?
Thumbnail
2017年底,公投提案、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公投儼然成為政治運動,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但,深究其內裡,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 老實說,不論能源、農產品貿易,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真的適合公投嗎?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本篇沒有任何政治立場,只爭對能源議題做出些許看法與探討。 提供相關數據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這些資料都是來自台灣電力公司,可以看到其實從民國80年開始燃氣發電不間斷的上升,而燃煤發電則是從民國80年開始不斷上升至民國95年,核能發電則在民國100年後有了往下的趨勢,另外再生能源在100-105年有一
Thumbnail
本篇沒有任何政治立場,只爭對能源議題做出些許看法與探討。 提供相關數據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這些資料都是來自台灣電力公司,可以看到其實從民國80年開始燃氣發電不間斷的上升,而燃煤發電則是從民國80年開始不斷上升至民國95年,核能發電則在民國100年後有了往下的趨勢,另外再生能源在100-105年有一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
Thumbnail
11/24,台灣即將會有關於能源的相關公投,而高中生看世界也將會於即日起至11/22做出一系列的能源專題,敬請期待囉! 自從2016以來,能源就為一大重要的執政目標,而現在的台灣又有多少能源消耗比例呢?而主要發電的八種方式,又是甚麼呢?
Thumbnail
11/24,台灣即將會有關於能源的相關公投,而高中生看世界也將會於即日起至11/22做出一系列的能源專題,敬請期待囉! 自從2016以來,能源就為一大重要的執政目標,而現在的台灣又有多少能源消耗比例呢?而主要發電的八種方式,又是甚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