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能源,我們有很多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放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的56.4%,皆為超過一半的佔比。而台灣能源有98%仰賴進口,這也說明為什麼能源政策對台灣這麼重要。

那思考淨零排碳下的能源,我們有什麼選擇呢?

除了石化能源外,再生能源是其能量來源是可以再生,目前有太陽(光/熱)能、風力能、地熱能、生質能、水力能、海洋能等,簡述如下:

太陽光能: 分地面型與屋頂型,以地面型較多。目前發電效率約為20.x%,所以需要用面積換電量。另外,當沒有太陽光時,就無法發電;太陽能板報廢後不易回收,因為其本身的矽晶原材與表面的玻璃,還有中間的銅銀導線等,不容易分解處理。 (可愛的太陽,我只能感受您五分之一的愛)

風力能: 分成陸域風電與離岸風電。風力是離地面越高、越不受大樓影響則風力越強,所以岸邊所見的風機都相當高聳,如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苗栗竹南龍鳳漁港風場。風機所產生的發電量端視風力強弱,如遇颱風則需暫停避免發電機組燒毀,這同樣也反應風力的大小不穩定所產生的能源也不穩定的屬性。(脆弱的心,風大風小都不行)

地熱能: 探勘地熱如同探勘原油,雖然知道哪裡有溫泉,但卻不一定抓到哪裡可建地熱電廠。目前台灣有九大案場,其建置與運轉還是要看開發結果,同時因地熱多在保護區,所以也須兼顧森林環境與原住民相關權益。(找尋地下的寶,可別破壞地上的美)

生質能: 丹麥利用畜牧業產生的糞尿做沼氣發電,並目標在2030年取代天然氣的使用。丹麥國土面積與台灣接近,有180座沼氣發電廠,台灣養豬、養牛等畜牧業或廚餘等生質材料回收進行發電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可減少廢棄物的問題。(屎尿也是寶,發電轉成金)

水力能與海洋能: 台灣河川短急,但因水情影響,所以水力發電比例偏低。但四面環海,或許當海洋能發電的技術更成熟,可以跟離岸風電一起,產生出一定比例的基礎電力配置。(溫柔的水,也有滿滿的能量)

2020年的發電量佔比,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2.2%,包括燃煤44.9%、燃油1.6%、燃氣35.7%等,再生能源占比為5.5%(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1%,核能為11.2%。

台灣發電結構圖,經濟部能源局

台灣發電結構圖,經濟部能源局

除了發電外,電從發電廠到使用端,這中間需要靠電網,而效率的提升就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與碳排,電網距離越長、中間電壓轉換越多,則造成的效率越低。供需的平準,尖峰與離峰使用、再生能源的有或無,也會需要儲能技術的協助。

到了用戶端,如何減少使用、用電設備提升用電效能,這些也都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碳排。

在發電、用電的過程中,不管是汽電共生、魚電共生等,都是將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另外的資源來使用,所以這種系統性合作將資源循環利用也能有效降低碳排。

這些減碳的過程中,仍然還是會有碳排的產生。因此,負碳技術或森林、土壤吸碳的做法,在政府國土規劃時,納入考量也將會對達到淨零排碳或碳中和有著舉足的重要性。

而資金投入、技術開發、營運人才等方面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佔有約55%碳排放量的能源,我們其實也是有很多選擇,並非只有同意與不同意的選項,下圖為能源架構圖可供參思考。

來源: 微笑 步魯斯 2020/12/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笑步魯斯的沙龍
8會員
23內容數
2023/09/23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Thumbnail
2023/09/23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Thumbnail
2022/07/22
大自然是最懂循環經濟的,所有的產物都能循環地再生於這個生態圈,因為大自然已經設計可以回收的材質、回收的路徑、回收的使用等,來讓生命綿延不絕,那我們的產品呢? 從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循環經濟的起頭與結束循環不絕的關鍵,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7/22
大自然是最懂循環經濟的,所有的產物都能循環地再生於這個生態圈,因為大自然已經設計可以回收的材質、回收的路徑、回收的使用等,來讓生命綿延不絕,那我們的產品呢? 從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循環經濟的起頭與結束循環不絕的關鍵,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7/07
打開抽屜,都還有三四隻舊手機,除了打算做為備用機之外,還有備用機的備用....? 其實,或許是擔心資料、或許是懶惰,就讓這些回憶沉在抽屜的裡面。這份Fairphone手機產品服務化的報告,卻點出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如果手機可以,那其他的資通訊電子產品呢? 摘錄一些重點讓我們可以借鏡:
Thumbnail
2022/07/07
打開抽屜,都還有三四隻舊手機,除了打算做為備用機之外,還有備用機的備用....? 其實,或許是擔心資料、或許是懶惰,就讓這些回憶沉在抽屜的裡面。這份Fairphone手機產品服務化的報告,卻點出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如果手機可以,那其他的資通訊電子產品呢? 摘錄一些重點讓我們可以借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了解台灣能源的現況後,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永續的能源有哪些吧!
Thumbnail
了解台灣能源的現況後,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永續的能源有哪些吧!
Thumbnail
ESG學院 在臺灣,可持續能源的定義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形式,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綠色化、高效率和多樣性的特點。可持續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 可持續能源的發展是臺灣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政府已經開始採取多種措施,以促進可持續能源的發展,包括資金投入
Thumbnail
ESG學院 在臺灣,可持續能源的定義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形式,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綠色化、高效率和多樣性的特點。可持續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 可持續能源的發展是臺灣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政府已經開始採取多種措施,以促進可持續能源的發展,包括資金投入
Thumbnail
「全民電廠」、「再生能源」到底是什麼? 可以吃嗎......? 你最近一定常常聽到「全民電廠」、「出租屋頂」吧?(我猜的XD) 不管,點進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年來,台灣開始有「能源」一波波聲浪湧起,不論是停電、缺電、漲電費,所有關能源的議題繞不出一個「電」字。 我們的電到底從何而來?什麼是「
Thumbnail
「全民電廠」、「再生能源」到底是什麼? 可以吃嗎......? 你最近一定常常聽到「全民電廠」、「出租屋頂」吧?(我猜的XD) 不管,點進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年來,台灣開始有「能源」一波波聲浪湧起,不論是停電、缺電、漲電費,所有關能源的議題繞不出一個「電」字。 我們的電到底從何而來?什麼是「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對於世界各國都關注於溫室效益的議題,如果不節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最終海平面上升等等現象,無疑是人類政在自取滅亡。
Thumbnail
對於世界各國都關注於溫室效益的議題,如果不節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最終海平面上升等等現象,無疑是人類政在自取滅亡。
Thumbnail
2021年4月由美國主辦的全球領袖氣候峰會,參與峰會的各國領袖皆共同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全球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世界各國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皆以再生能源為優先發展能源,而究竟什麼是再生能源?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讓這篇專欄文章為您簡單介紹五大再生能源為何。
Thumbnail
2021年4月由美國主辦的全球領袖氣候峰會,參與峰會的各國領袖皆共同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全球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世界各國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皆以再生能源為優先發展能源,而究竟什麼是再生能源?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讓這篇專欄文章為您簡單介紹五大再生能源為何。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