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我們的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簡單的圖表,一目了然,這裡將對各項做進一步的解說.
  1. 再生能源(5.8%)
    截至109年12月31日,台灣再生能源的主力是太陽光電(40%),廢棄物發電(24%),慣常水力發電(20%)和風電(15%)。全球減碳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發展綠電是勢在必行的舉措,政府提出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20%的目標,卻是任重道遠。
  2. 抽蓄發電(1.3%)
    簡單來說,抽蓄發電是在位能和電能之間,搭配用電離峰和尖峰時間去做轉換,用“大型電池”來比喻會更貼切。
  3. 汽電共生(1.7%)
    汽電共生的發電概念是回收高溫製程工廠的廢熱,再以水蒸汽的方式帶動發電馬達轉換成電。
  4. 燃油,燃氣,燃煤(78.5%)
    人類取得能源最原始的方式---燃燒。人類能達成今天的規模經濟和科技成長離不開石化能源,但隨著溫室效應和地球暖化的各種天變現象,人類才意識到取得能源的方式需要做一些根本上的變化。除此之外,火力發電所引發的空污也是一大詬病。
  5. 核能(12.7%)
    通過特定元素原子核的分裂或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核能了。核能是一種非常有爭議性的能源,它產生的過程非常乾淨(不產生碳排放)且非常便宜,但原材料的開採和提煉與及反應後的副產物都帶有對人體極度危險的輻射。歷史上發生過三次重大的核事故,即美國三哩島事故,俄羅斯車諾比事故和日本福島事故,都讓各個國家重新評估使用核能的風險。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方向是2025年5月核能歸零,拋開政治因數不談,方向是正確的,畢竟36,193平方公里的台灣無法承受事故帶來的後果。
回顧歷史,體驗當下,打造未來。

結語

台灣要怎麼在狹縫中選擇出讓各方都能妥協的能源政策,要靠各個不同立場的台灣人民努力的溝通才能達成。慶幸我們生活在抉擇的十字路口,見證台灣能源的起承轉合。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法老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種傷害大腦的壞習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比特幣為我們的子孫打造了乾淨的能源由於 ESG( 企業社會責任)逐漸受到重視,反對比特幣的媒體常常對挖掘比特幣的能源消耗提出問題,創造出一種“比特幣消耗了很多能源是我們沒有電的元兇”的論述。本篇文章想要從比特幣與能源的角度端正視聽,我認為比特幣除了建立起一套去中心化的全球資產系統,也幫助了再生能源的成長,並且將乾淨能源儲存下來
Thumbnail
avatar
Fenix
2021-07-03
我們的愛,永生不死:電影《綠洲》在觀看韓國導演李滄東2002年的經典作品《綠洲》時,腦海中不斷縈繞著其中的一段歌詞:「我想你和我一樣,我們能看見他們未曾看見的。你和我都將永生不死。」歌曲與電影,兩者相距八年,卻很有默契地彼此產生連結。彷彿洪宗道與韓恭洙的愛情一樣,也是「永生不死」。
Thumbnail
avatar
映画案內所 Arstin
2021-06-01
【戰爭主題策展】電影《讀報人》│為了能好好的往前走,我們努力學習放下過去,即使那很不容易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1-03-28
我們的線上電玩展!─策略遊戲篇電玩展取消了沒關係,我們自己辦!希望在這艱困的時候,我們也能和玩家來場熱鬧又安全的線上祭典。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年有哪些有趣的策略類獨立遊戲吧。
Thumbnail
avatar
Duke Rabbit 兔兔公爵
2020-03-25
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電影)「從另一個人身上感受到安全感與穩定感,同時又保有個人的自由與獨立,歸屬感與自由的追求,看似背道而馳的兩種價值觀如何達到平衡,對現代愛情來說,這是最大的挑戰。」
Thumbnail
avatar
Peijung Chen
2019-02-26
誰能治癒我們的玻璃心? 經歷創傷或失敗之後,對我們日後的行為或決策到底有多大影響?
Thumbnail
avatar
Kirana
2018-04-22